“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21002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倔强的小树苗”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实验中学的小莉、小雨在打扫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时,发现一株小树苗长在走廊边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小莉说:“小树苗的生命力真强,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好好照顾它。”小雨说:“小树苗的生命力虽然强,可它长错了地方,如果我们把它移植到花坛里,不是可以生长得更好吗?”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审题立意分析】本次作文题型为新材料作文,题目由一则叙述性材料和写作要求组成。叙述性材料

2、提供了一个可供考生写作的具体情境,考生可据此具体情境中的要素(人、物、事件、细节等)选取角度审题立意进行写作,也可在具体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延伸至人生、社会等更宽广的层面上进行拓展写作。材料中的要素有小莉、小雨、小树苗、下水道边的地砖缝。小树苗是一株成长中的小植物,而下水道边的地砖缝是小树苗萌芽生长的具体环境,现在长出了一株小树苗,这是引发小莉、小雨讨论的具体背景。小莉、小雨的话语代表了各自对小树苗生长于地砖缝中这一具体事件的看法。小莉认为小树苗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萌芽生长,这体现了生命的坚强,值得大家学习,小莉从小树苗身上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因此认为要好好照顾小树苗。小莉的看法反映的是对弱小

3、但顽强生命的尊重、赞扬。小雨的看法与小莉有交叉之处,也意识到小树苗生命力的顽强,但她认为小树苗长错了地方,建议把小树苗移植到花坛里,如此,更利于小树苗的生长。从小树苗与生长环境的角度考虑,小雨认为应该为小树苗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除了围绕小莉、小雨二人对小树苗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这一事件发表的不同看法选取角度立意外,考生还可以把小树苗作为立意的角度,小树苗生长于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一方面体现了生命的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关于每一个生命生长环境的思考。同时,在立意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材料中的两个细节,一是“小树苗”而非大树,意指此处的生命应是处于弱小、发展状态的生命,而非蓬勃与强大;二是材料中小树

4、苗从萌芽到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下水道,阴暗肮脏,地砖缝,空间狭窄。这两处均是命题材料所设置的具体细节。综上所述,本题围绕小树苗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这一具体情境提供了三个立意角度。小莉角度:尊重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都拥有生长、发展的权利;善待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小雨角度:为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提供合适的、良好的生存、成长环境。小树苗角度:卑微与弱小不是放弃成长的理由。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选取哪一个角度立意,所持观点均要来源于材料,不能凭空产生,考生可在对命题材料所提供的具体情境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延伸,并展现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例如由“小树苗”与“走

5、廊下水道边的地砖缝”的关系可以延伸至对人才与成才环境的思考、社会底层群体与平等尊重、社会保障的思考等,而这种思考的差别,也是区分考生写作水平、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考生不能无视材料的存在,全文毫不提及材料内容,不能全文不联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例文示例:为每一份希望提供发展的可能一株小树苗长在走廊旁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无疑,这是生命的坚强。对此,小莉赞叹不已,但除了赞叹,面对那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的不屈的小生命,我们是否还应该要做些什么呢?是的,这一株小树苗理应为我们所赞叹。在地砖缝中如此逼仄的环境中依然能萌芽生长,这令人肃然起敬。生活不易,生存不易,他们不能选择生长的环境,但依然去争取生存

6、的可能与生长的姿态。一株小树苗,不能扎根于肥沃松软的土壤,不能享受那惬意的阳光雨露,下水道、地砖缝,这就是他们所面对的生存现实。蚊虫的滋扰自不会少,甚至那从走廊上经过的每一个步伐,都有可能令他们弱小的生命陷于夭折的境地。这是生长在走廊边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的小生命所面临的人生。而现实生活中,如此的小树苗难道还少吗?犹记得那张被视为“希望工程”宣传标志的照片,照片中,手握铅笔的大眼睛女孩,直视前方,眼中满是希冀。这一张照片曾经打动了无数人,也让我们更为明了“希望工程”的“希望”所在。而那位大眼睛女孩,又何尝不是一株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的小树苗?弱小与卑微并没有剥夺他们对希望的执着、对未来的憧

7、憬,但我们,难道只作为旁观者俯视之,然后为之鼓掌,表现我们的怜悯与赞叹吗?不,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与作为,而应该像小雨一样,在赞叹之后,为改变它们的现实处境作出应有的努力,为它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让它们也能像其他的小树苗一样能汲取成长的必要养分、享受那阳光雨露,而不是顾影自怜、自怨自艾。他们不能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每一个弱小、卑微的小生命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与成长的尊重,让每一个匍匐前行的个体都能感受到希望的力量与奋斗的意义。这是一种美好,一种温暖的美好。不是鄙夷与遗弃,不是止步于怜悯与同情,不是满足于赞叹与感动,而是满怀着对生命与奋斗的敬意为现

8、实的改变作出努力,就像“希望工程”,给与希望,创造希望的可能,让每一株小树苗都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这是一种温暖的美好,也是让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因此,当我们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下水道、看到地砖缝,看到那在地砖缝中坚强成长的小树苗,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那落后的乡村、那破败的瓦房、为生活辗转奔波的农民工、在城市蜗居一角的青年.生存的现状与生活的状态千姿百态,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不应厚此薄彼。每一种努力,都应令人尊重并肃然起敬,而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都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不管你是弱小、卑微的小树苗,还是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为每一份希望提供发展的可能,让每一棵小树苗都能茁壮成长,这是

9、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1086字) 不论何方,光芒万丈一株生长在下水道边地砖缝中的小树苗引起了两位同学的讨论。小莉认为它生命力真强,而小雨则认为它长错了地方,应该挪到花坛里,这样才会长得更好。于我而言,我更认同小莉的观点。诚然,挪至花坛,加以呵护,也许长势确实会更良好。但,那是实用至上功利主义者的观点。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来说,有太多的因素不是我们“挪”一下就可以改变的。比如我们的出身、遗传、家境、血缘、所处的客观环境等等。身处何处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像小雨同学所看到的那样焕发出足够的光芒,让生命有足够的精彩。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那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

10、人不正因为处于一个“错”了的时代,“错”了的地方吗?不抱怨环境,是金子总会发光。平凡之处更显伟大,恶劣之境方显坚韧,逆境之中更显价值。我赞美小树苗,不是因为它将来枝繁叶茂,能遮风挡雨,取木建房,而是因为它们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不断地接近太阳,把枝丫伸向天空,去抚摸温暖的风,去拥抱迷人的蓝。它长势良好,枝繁叶茂只是守林人,木匠所关心的。生命本身有它独特的完美。超越实用至上功利主义的想法吧!逆境之中体现出来的蓬勃的生命力与精神才是它们的价值所在。论起生长环境,应该没有比黄山松更恶劣的了吧?无一丝土壤的乱石堆上!可是,世人为何赞美黄山松?顾城在哲思录一书中这样写到:“生命本身就是闪耀的此刻,

11、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是的,就像精神不会被所处位置而阻挡一样。面对恶劣环境,不屈的生命力才是我们所提倡的。这样会激励更多平凡的人们不放弃对生活梦想的追求,不失去对生活的期盼,不抱怨自身,不埋怨周遭,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更精彩的拼搏中去。于社会,这是有大裨益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出生农村,忍饥挨饿,置身于暗无天日的地下煤矿中。虽有机会换个工作环境。但他做出的选择却是留下,留在大地的深处,为什么?因为他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在于永不止息的奋斗。被风吹过的树,才显得有神。这风,是电闪雷鸣,是狂风暴雨,是无情水火,是穷乡僻壤但也正因此,它装饰了自然的四季。就像无数身处平凡岗位的人们,风里来雨里去,他们装饰了梦想一样。感谢小树苗,它虽比四季短,却比世界长。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