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206006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第二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模拟试题4(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第1题: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对总体与总体单位概念的理解,题中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为总体,而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为总体单位,每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第2题: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其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全面的登记、计量B.是否全部按期填写调查表C.是否制订全面调查方案D.是否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调查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对调查方法的掌握情况,按照

2、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非全面调查是指对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第3题:某等距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9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860,则末组组中值为( )。A.840B.860C.940D.960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同时考察连续变量的特征。 (1)末组开口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 900+邻组组距/2 (2)邻组组距=上限-下限,连续变量邻组间上限、下限重叠,根据已知条件,邻组组距=900-下限,下限待求 (3)邻组组中值=(上限+下限)/2,因此

3、860=(900+下限)/2,解方程得到下限=820,代入(2),得到邻组组距=80,再代入(1),得到末组开口组组中值=940第4题: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相对数和平均数B.绝对数和相对数C.绝对数和平均数试题来源模考吧D.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指标的几种表现形式,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的数值与总体范围的变化无内在联系。题中绝对数是数量指标,相对数和平均数是质量指标。第5题:假定某产品产量2011年比2003年增加了168%,则2003-2011年期间平均发展速度为

4、( )。答案:B【解析】第6题: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 )。A.各种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动B.各种商品销售额的总变动C.各种商品销售价格的总变动D.居民消费水平的总变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销售量指标综合指数相关知识,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将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考察不同时期销售量的总变动。第7题:调查时间是指( )。A.调查工作开始的时间B.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D.调查工作结束的时间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调查时间、调查期限的概念理解,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第8题:组距数列中的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组中

5、值相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频率相等的数列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相关知识,在组距式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叫不等距数列(或异距数列)。第9题: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4%,职工工资水平提高5%,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A.0.20%B.2.00%C.9.00%D.9.20%试题来源模考吧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总指数的计算,如果知道现象的提高或下降的程度,则应转化为个体指数后,再计算总指数。本题已知职工人数、工资水平的增幅,应将其分别转化 为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的个体指数,即104%和105%,然后计算(104

6、%x105%-1) x100%=9.2%,不能简单的将两个增速直接相乘。第10题:单位代码的赋码机构是( ).A.国家统计局B.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D.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单位代码管理相关知识,单位代码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赋予,并颁发由技术监督部门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第11题: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第12题: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A.营业外支出B.利息净支出C.装卸费D.工会经费第13题: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不包括对下列项目的投资( )

7、。A.房屋建筑物B.房屋的配套服务设施C.单纯土地交易活动D.土地开发工程第14题: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 )。A.3个大类,8个中类C.6个大类,8个中类B.3个大类,18个中类D.6个大类,18个中类第15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A.多产业基本单位B.多产业法人单位C.多产业机构单位D.多产业法人隶属单位第16题:收入法增加值的构成包括( )。A.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B.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C.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D.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第17题: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之一是纳

8、税人销售货物的( )。A.销售利润B.销售费用C.销售额D.销售成本第18题: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应列入绩效工资的是( ).A.全勤奖B.节约奖C.股权激励奖D.劳动竞赛奖第19题:统计工作的基础阶段是(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统计的过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其中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第20题: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调查时间、调查期限的

9、概念理解,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就本题而言是一年(2011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就本题而言是一个月(2012年1 月1日-2012年1月31日)。第21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方法中,限额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 )万元及以上.A.2000元以上B.1000元以上C.500元以上D.200元以上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关于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的统计范围,即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第22题:统计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对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反映、指导和( )。A.监督B.掌握C.调控D.

10、总结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统计报告的作用,它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反映、指导和监督社会、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c、D三个选项描述的都不准确。第23题:我们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切入点是( )。A.企业同时期指标值试题来源模考吧B.企业各时期指标值C.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D.企业发展的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要熟知企业发展的历史,通过各个时期指标值的对比,来研究企业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性。第24题:统计调查项目制定必须贯彻的原则是精简效能和( )。A.成本核算B.事后监督C.按部就班D.层层审批答案:A【

11、解析】本题考察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统计调查项目制定必须贯彻精简效能、成本核算原则,凡通过抽样调查、行政记录、重点调查能够满足需要的,不得组织开展全面调查。第25题:GDP按照现价和不变价格分别核算,现价核算采取当期价格,不变价格核算采用的价格则是( )。A.上期的B.本期的C.预期的D.固定基期的第26题:负责C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单位是( ).A.国务院B.国家发改委C.国家调查队系统D.各级人民政府第27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季一次,其中限额以上部分( ).A.每周一次B.每旬一次C.每月一次D.每年一次第28题:统计分类标准是由专家起草,经有关部门反复协商一致后,

12、由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其依据的基础是科学理论和( )。A.社会实践B.专家经验C.政府规定D.常用习惯第29题: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的填报单位均为( ).A.劳务派遣单位B.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C.实际用工单位D.户籍所在地行政单位第30题:生产活动统计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调查、整理和提供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生产活动成果流量,或一定时点上的存量,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 ).A.基本目标B.基本条件C.基本物资D.基本范围二、多选题第31题:在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全国人口数是总体B.全国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C.全国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

13、标D.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E.人口的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答案:BCD【解析】:本题考察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等概念,在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全国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人口性别是品质标志,而人口性别比是比例相对指标。第32题: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整理方法,它( )。A.应有分组标志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D.对总体而言是“分”E.对个体而言是“合”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察对统计分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统计分组是针对总体、按照分组标志进行的,对总体而言是分”,对个体而言是合”

14、。第33题: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2001-2005年原煤产量87.4亿吨B.生活质量C.某家庭的年收入5万元D.200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比2000年末增加1.8亿千瓦E.空气污染答案:AD【解析】本题考察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程度,首先要明确总体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B、E没有反映数量特征,C描述的对象是个体,A和D均为总量指标。第34题:写好统计报告的前提是熟悉每一个统计指标( )。A.起源B.含义C.背景D.口径E.计算方法答案:BDE【解析】本题考察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要了解统计指标体系,熟悉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含义、口径和计算方法。第35题:以下属于纳入一套表制度的企业调查表有( )。A工业活动B.调查单位基本情况C.科技活动D.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E.信息化情况第36题: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包括( )。A.制造业B.建筑业C.采矿业D.房地产业E.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