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19311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生德育实效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学生德育实效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普遍高校开始注重对于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能力,浅谈如何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中学生的品德修养,从而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了;中学生;德育教育;方法与策略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德育教育的工作基本都在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发展中增添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等方式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1.中学生德育教育日趋下降的原因当代部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出现了扭曲,例如在近几年多处发生过的恶性事件,使得改变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逐渐的提到了日程上。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在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还有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陶冶情操。积极培养学生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德育教育的兴趣,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陈旧,学生不感兴趣。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同时,迷失了自我,学会赶时髦,不尊老爱幼。所以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深造培训,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到发挥自身的主观

3、能动性,自我主动的去学习,争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辅助的作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教师要做到将德育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中,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都能进行熏陶,从而提升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受当代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利益功利化的心态,原本自身的自尊心受到磨灭,错误的价值观念,崇尚以个人主义为主流思想。更有甚者效仿西方国家的思想,崇洋媚外,树立及时行乐的错误观点,严重摧残了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现阶段,提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有利于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民族意识和情怀,在与不同民族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能够

4、秉持团结统一,互帮互助的民族内涵。 2.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实效中的策略 2.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 由于现在在社会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导致绝大部分的中学生认为古代的贤人不懂得现代的科学发展,不理解当代社会的国情。这种错误的心理就导致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纳起着排斥的作用,所以即使是再优秀的教师,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对他们不起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对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古代贤人的一些思想在当代社会仍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引起他们效仿贤人的一些思想观念,陶冶情操 2.2我国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发扬优秀的

5、传统文化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结合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的心理变化,选择适当地教育方式。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时,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他们对于人生有着新的理解,对于万事万物都包含慈悲之心。 2.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明确重点内容,将仁、爱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展开,促使中学生从中了解传统文化带给自身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导学生尊师重教,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感受在德育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作用。.4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

6、,渲染教学氛围 随着现代新兴媒体的发展,中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日渐增多,许多优秀的电视节目相继出现,为学生了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了许多的负担。课堂上教师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有利于烘托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还能将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网络中有许多精彩的视频以供教师教学,相比之下,学生并不喜欢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更喜欢看有人物的演绎。教师创新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提出想要迫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心,从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中学生

7、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提升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这种教育的方式在逐渐的被接受和采纳。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注重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培育出我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做出应用的贡献。学校积极的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有利于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熏陶,转变学生学习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觀念。 参考文献: 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2X(2). 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02(5).3阮秀章.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教育研究,202X(33). 4韩艳红我爱中国传统文化J.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0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