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18223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门及门卫房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门及门卫工程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先3:7灰土、砼垫层,在进展柱、梁、板施工。柱、梁、板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设计图纸钢筋砼施工分一次浇捣施工。一、施工法1.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开挖地基验槽3:7灰土混凝土垫层独立柱基支模、绑筋、浇注混凝土主体构造支模、绑筋、浇注混凝土主体构造屋顶梁、板拆模安装工程零星工程竣工验收。1.2施工法1.2.1测量放线1、测量准备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展查看和必要的检核。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展初步的分工并进展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展重新的检验。准备好测量所需的辅助工

2、具和材料:50m钢卷尺1把、5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支、红蓝铅笔3把、铁锹1把、木桩假设干。2、现场定位测量根据给出的坐标在拟建建筑物围做好引桩,并建立平面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测量精度要求见下表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测量法精度要求测量法精度要求一般法:往、返测量取平均值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0一般法:盘左、盘右分中定点测角中误差103、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龙城北街路中0.000高程为776.65m及业主和测绘部门提供的控制点,我将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引入。4、基槽施工测量1平面放样测量1基槽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

3、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槽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2垫层边线的放样。根据轴线控制桩及根底平面图测出垫层的边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3钢筋混凝土构造轴线投测:待垫层砼浇筑完毕后,将根底垫层清理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展钢筋混凝土构造局部轴线的投测。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细部尺寸线。根底放线尺寸允偏差如下表长度L、宽度Bm允偏差mmL(B) 30530LB6010

4、60LB9015LB9020注: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2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测设,向基槽引测标高时,首先测地面标高控制点,经测量确认无误后,可向基槽引测所需的标高。2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必须正确投测。3基坑构造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壁定出根底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土开挖1、施工措施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并与监理、甲确认。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开挖的影响。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围的障碍物不影响土开挖。土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分

5、二次开挖,第一步杂土外运,开挖至-2.1m,第二步平整场地以后开挖至基底标高-4.1m。 开挖基坑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可在基底预留300mm原土由人工清底挖出。机械挖不到的土,应配以人工跟随挖掘,并用手推车将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以便及时挖走。修帮和清底:在距基底标高500mm坑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人工将预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基坑边尺寸,确定基坑标准。以此修整基槽边,最后清理坑底土。2、其他保证措施:土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展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展地下构造施工。回填时必须先去除虚土及坑杂物,然后用二八灰土分层夯实,

6、 压实系数0.94。基坑土开挖应格按设计要求进展,不得超挖。基坑边超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同时对开挖完毕的基槽侧壁注意进展保护。基坑开挖后,应进展基槽检验。要求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前,保存约200 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时人工开挖到设计标高,然后进展钎探: 要求梅花型布点,探距1.5m,探深2.0m,如发现异常或与地质报告不符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协商解决。3、施工机械的选择:为了加快土开挖进度,尽量防止或减少气候对土工程的影响,拟选用1台反铲挖掘机进展挖土,假设干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4、本卷须知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防止超挖。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

7、时进展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展沉降变形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开挖过程中,在基槽上、下各派一名专职平安员对土进展监控,保证在开挖过程中土坍塌时的人员疏散。每天在开挖前、后对基坑四进展巡查,并做好相应的巡查记录,以防出现土开裂等隐患,造成事故的发生。假设出现开裂、塌等险情,立即停顿施工,并将所有机械熄火停顿作业,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待险情排除后,专职平安员对其巡查无隐患时,可继续作业。基坑边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小于1.2m,并加设夜间红色标志。施工人员上下基坑由马道出入。钢筋工程1、钢筋采购钢筋采购格对供考核并提出供货要求,特别

8、是在用于纵向受力钢筋的部位,其钢筋在满足有关标准的根底上,还要满足规和设计关于抗震构造的力学性能要求。为便于钢筋供货合理,合格供优选1-2家。2、钢筋原材料检验钢筋进场时,材料员必须验证钢材质量证明书,其容包括:钢筋级别、强度和等级、牌号、规格、数量、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成份、定货日期、检验部门印章、合格证编号。验证合格证所列的工程齐全准确,所列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成份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钢筋规格、型号与采购方案相符。钢筋质量证明书最好为原件,假设用复印件时,要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钢筋进场时,按批进展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现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吨

9、为一批进展复试。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可使用。3、钢筋制作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到达设计和规要求 ,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作出试样,试制合格后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挂牌标识,堆放整齐有序。施工中需要钢筋代换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可代换,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钢筋外表干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钢筋经调直后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外表伤痕不得大于钢筋截面的5%。钢筋切断根据钢筋规格、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的搭接

10、头,以节约钢材。钢筋的下料长度根据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4、钢筋连接钢筋的连接形式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下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一致,仔细检查半成品尺寸、形状、数量与下料表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可进展绑扎。钢筋安装前应先熟悉施工图,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品种、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错漏,应立即纠正增补。安装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有关工种研究支模、绑扎钢筋等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法,以确保施工进度要求,减少绑扎困难,防止返工,加快进度。钢筋绑扎采用镀锌铁丝,铁丝规格根据钢筋直径而定。采用20*铁

11、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1框架柱钢筋框架柱钢筋安装必须满足相关图集及规规定。柱箍筋绑扎前在主筋上划好箍筋间距线,箍筋间距及肢数按图纸设计要求。柱箍筋距柱边50mm为第一根箍筋位置,往柱锚固向100mm再绑扎一根箍筋。浇灌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2梁、板钢筋主次梁钢筋同时配合施工,次梁下部、上部钢筋分别置于主梁下部、上部钢筋之上。主次梁中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并在受力较小处,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在梁跨度三分之一靠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在梁跨中处,并按50%错开。梁箍筋绑扎前在主筋上划好箍筋间距线,从距梁边50mm开场配置;箍筋间距及肢数按图纸设计要求。梁箍

12、筋开口向两道一循环,梁箍筋距柱边50mm为第一根箍筋位置,往柱锚固向100mm再绑扎一根箍筋。板筋绑扎,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弹好钢筋间距线,先绑下部钢筋,待管线安装后再绑上部钢筋,双向板的长跨下部钢筋置于短跨下部钢筋之上。顶板钢筋距梁边50mm为第一根钢筋位置。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3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采用专门定做的砼垫块、塑料卡块和钢筋马凳控制。梁高大于500mm时梁底和侧面各设两道垫块;梁高小于500mm时,梁底设两道、每侧设置一道垫块,间隔均1m。根底筏板和楼板底筋保护层,按每平米设置一个垫块。柱钢筋保护层在柱

13、四角竖筋外皮每间隔1m设置一个垫块。根底筏板上层钢筋采用16钢筋马凳支撑,间距1m,马凳支设在板底筋上;楼板负筋保护层采用8几字型马凳控制,间距1m。4钢筋定位措施框架柱合模以后,对部钢筋进展修整,柱立筋用侧定位箍和外侧定位箍外夹紧。并在上部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梁板钢筋绑扎时,采用专门定做的砼垫块和钢筋马凳控制。梁高大于500mm时梁底和侧面各设两道垫块;梁高小于500mm时,梁底设两道、每侧设置一道垫块,间隔均1m。板钢筋马凳采用梅花布置,间距为1m,每1m2不少于2个。钢筋马凳在制作时注意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工程本工程框架柱

14、、梁采用15厚多层板,顶板模板采用12厚胶合板。钢管采用483.5。1、柱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第一块模板安装就位安装支撑邻侧模板安装就位连接二块模板,安装第二块模板支撑安装第三、四块模板及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去除柱模杂物、封闭清扫口。2柱模板安装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侧板模厚度)后,按楼地面放好线的柱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 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柱模安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及截面尺寸等工程。柱模板支撑必须结实,预埋件、预留洞禁漏设且必须准确、稳牢。安装柱箍:柱箍的安装应自下而上进展,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

15、柱高及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展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4060cm,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2、梁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固定梁夹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在框架柱上找出梁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在底板上面弹出梁的轴线并复核。梁底支架采用双排钢管架,间距为900mm,支柱中间和下加横杆,立杆顶部加可调底座。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3。主次梁交接时, 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梁筋验收合格后,去除杂物,安装梁两侧模板,用立管卡住。梁侧模上口必须拉线调直。梁模由多层板与木龙骨固合而成,采用钢管扣件与室满堂脚手架连成一体。3、顶板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复核板底标高搭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