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17999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下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 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浅谈目前商品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商品混凝土是搅拌站集中搅拌, 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 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各种强 度等级的混凝土,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因其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解决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舌L、差问题、缓减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等方面,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被 广泛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因装备水平、技术和管理、

2、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商品混凝 土行业尚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目前商品混 凝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笔者 绝无意于得罪任何人或单位,只希望引起讨论,井共同探讨事关百年 大计的质量问题。一、当前,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体 上来讲,可分为管理因素、搅拌站自身因素、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完善 等因素:体制方面的因素:首先,建筑市场不规范,部分工程项目在发包 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项目业主在发包前,往往早已内定了各分包单 位,而承包单位为了接到工程项目,往往也就满足了业主的要求。在 这种前提下,如果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企业内定得好, 在施工过

3、程中也 就避免了不少麻烦;如果商品混凝土的供应企业内定得不好, 那在施 工过程中,增加了施工和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对工程质量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其次,对供应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目前对于商品混凝土的 管理,还停留在全部依*供应企业的模式上,即对于商品混凝土,只 要供应企业提供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 保证通过竣工验收就行了;而 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生产和检测 设备、计量系统是否完善等却关心很少。搅拌站供应企业自身因素:1技术方面,不能严格执行规范 进行配比设计时,混凝土配置强度偏低。有些搅拌站一味追求 低成本,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值和计算,采用低配比,造成混 凝土

4、配制强度过低。 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对变化后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众所周知,当粗、细骨料来源,水泥外加剂等改变时,除应对变 化了的原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还应重新进行配比设计。但实际 上,当原材料的来源渠道改变后,部分搅拌站却并不对变化了的原材 料进行检测;部分搅拌站因料源广泛,现场缺乏管理,存在将不同来 源的骨料混用,个别搅拌站甚至将不同厂家的水泥混用。这将严重影 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给结构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部分搅拌站忽视了粗骨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没有测定粗骨料强度。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规定;碎石的强 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值表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

5、以上时应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怀疑或认为有必 要时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 级之比不应少于1.5.对于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粗骨料强度一般都能 满足要求,也无需检验,但是,对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不是所有 的粗骨料强度都能符合要求,因此必须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多半搅 拌站的石子检验报告中。没有列出石子压碎指标值,有的混凝土强度 等级达到C50以上也一次检验都不做,这种不管不问质量的行为不 能不令人担心。 雨雪季节时不能及时测定砂、石料的含水量和及时调整水灰比 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 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遇到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 并及 时调整用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目前许多搅拌站没有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仪器, 多数情况下凭 经验判断含水率,进行用水量调整,有的干脆不估测也不调整;这样, 造成雨雪季节水灰比过大,拌合物的和易性无法保证,更无法保证混 凝土强度,既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影响工程结构强度。 外加剂使用方法不当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 外加剂的选用要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和气候情况,同时结 合原材料、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且选用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过试验最后确定。实际使用外加剂时,却很难做到上述要求。这其中有客观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