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15548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方程式教学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配”。注意:是调整化学式前的计量数而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在化学式中添数字。 配平后的计量数不是分数与小数,且应是最简整数比。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a、参加:是反应物,但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不能算在质量总和之内。b、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各物质:参加化学反应的和发生反应后生成所有物质,含气体、液体、固体。d、是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与物质的体积无关。3、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的新的分

2、子,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本身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思考:现有一密闭容器内有A、B、C三种物质各10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经测定,其中含A3g,C16g,D物质若干克,则该反应的反应式为: ,参加反应的物质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4、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变与不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变;分子个数不一定变;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各种原子个数、原子本身的质量一定不变。注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实际是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反应物减少的质量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相等。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及读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

3、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其主要含义是“质”和“量”两个方面。但对一个化学方程式在初中阶段内我们可对化学方程式从多角度进行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确定物质化学式:2、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3、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4、确定物质的组成:1、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是什么(某些反应条件还可看出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所需条件是加热的,一般是吸热反应;需点燃的,一般是放热反应。);2、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3、该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4、各反应物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5、各生成物有什么样的制法或哪些反应能产生这些物质;6、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理特性可以推知该反应具有什么样的现象;7、该反应我

4、们可以利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哪些方面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反应类型、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重要应用等方面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等等。如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Mg+CO2=(点燃)2MgO+C通过这个反应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还可知道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还可根据镁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推测出该反应的现象;也可知道二氧化碳在该反应中提供了氧,而镁在该反应获得了氧,所以还可知道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镁具有还原性等。课题二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遵循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书写方法:一、“写”。注意: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5、要相同;各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必须正确;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2、配:调整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使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注意:只有一个条件一般写在等号上方;加热(用“”表示)、点燃、高温等条件不能混用。某物质燃烧时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而不能写成“燃烧”。“通电”不能写成“电解”。“”表示某生成物是气体,“”表示某生成物是沉淀。在反应物化学式后不能标注。有气体参加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不用注“”;有固体不溶物参加反应或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即使有难溶于水的物质产生也不用注“”。方法之一:1、任意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某一物

6、质的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在配平过程中“1”都写上,说明该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已暂时确定);备注:最好是该化学反应中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物质。2、然后依次确定其它物质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3、将计量数中出现的分数化去掉分母,化成最简整数比;4、配平后计量数是“1”省略不写。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示例一)NH3+O2=NO+H2O,这个反应的配平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1NH3+O2=NO+H2O;(确定NH3计量数“1”,据此可知化学反应前N、H两元素的原子个数从而确定反应后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b、1NH3+O2=1NO+3/2H2O;(根据N、H两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NO、H2O计量数)c、1N

7、H3+5/4O2=1NO+3/2H2O;(根据NO、H2O计量数确定O2计量数)d、4NH3+5O2=4NO+6H2O。(去分母,化为整数)(示例二)FeS2+O2=Fe2O3+SO2a、FeS2+O2=1Fe2O3+SO2;(确定Fe2O3计量数“1”)b、2FeS2+O2=Fe2O3+SO2;(确定FeS2计量数)c、2FeS2+O2=1Fe2O3+4SO2;(确定SO2计量数)d、2FeS2+11/2O2=1Fe2O3+4SO2 ;(确定O2计量数)e、4FeS2+11O2=2Fe2O3+8SO2。(去分母,化为整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1、不能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

8、字,也不能在化学式中添加数字;2、配平后的计量数比必须是最简整数比(但若有时计算需要也可扩大相应倍数);3、配平方法有多种,但最终结果是要使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所以每个同学应根据自己所理解及适应的方法进行配平;4、配平时应有耐心,不是一次就能配平,而是逐一确定所涉及元素的原子个数。也就是逐一确定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练习)一、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Al+ Fe3O4=() Al2O3+ Fe NH3+ O2 =() NO+ H2O FeS2+ O2=(高温) Fe2O3+ SO2 H2O+ Fe=(高温) Fe3O4+ H2 Al4C3+ H2O= Al(OH)3+ CH4 C6H6+ O2

9、=(点燃 ) CO2+ H2O C3H7OH+ O2=(点燃 ) CO2+ H2O Fe2O3+ CO =(高温) CO2+ Fe Fe3O4+ C=(高温) CO2+ Fe NH3+ Cl2= N2+ NH4Cl* MnO2+ HCl(浓)=() MnCl2+ H2O+ Cl2* KMnO4+ HCl= MnCl2+ KCl+ Cl2+ H2O* Zn+ HNO3(一般稀)= Zn(NO3)2+ N2O+ H2O;* Zn+ HNO3(稀)= Zn(NO3)2+ NO+ H2O * S+ HNO3(浓)= H2SO4+ NO2+ H2O* S+ HNO3(稀)= SO2+ NO+ H2O*

10、P4+ HNO3(浓)= H3PO4+ NO2+ H2O* HCl+ K2Cr2O7= KCl+ CrCl3+ Cl2+ H2O* Na2S+ HNO3(稀)= NaNO3+ NO+ S+ H2O* P+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21) H2S+ KMnO4+ H2SO4= MnSO4+ K2SO4+ S+ H2O *(22) H2S+ K2Cr2O7+ H2SO4= Cr2(SO4)3+ K2SO4+ S+ H2O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燃烧: ;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1、;6、实验室制取氧气: ; ; ;7、电解水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单计算计算过程中要注意: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设未知量(不能带单位);、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并且要配平后才能计算);、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比例式;、写出结果;、简明的写出答案。2、所用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即使是反应物但未参加反应的部分质量不能代入计算过程;3、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单位要代入计算过程。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物质之间质量的关系,若涉及体积等时要注意质量、密度、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5、不管题目中有无数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

12、分子质量是常见的隐含的已知量;6、所代入物质的量必须是纯净物质的质量,在解题时,不纯物质质量要转化为纯净物质质量后方能代入计算过程,一定要注意混合物与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换算;7、要注意“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反应一段时间,(所加指示剂)恰好变为无色,反应到不再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与足量(或一定量)的物质发生反应”等这样一些句子所包含的意义。一、基本计算1、8g铁与足量氧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多少克四氧化三铁?2、实验室需用氧气8g,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试计算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若改用氯酸钾,所需质量又是多少?3、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来测定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现有硫酸铜溶液,其中含有硫酸铜2g,那么氢氧化钠溶液中至少要有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才能恰好完全反应?4、实验室中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