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14982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精选三篇 2021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范文在生活中,汇报十分的主要,汇报含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写起汇报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2021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1一、存在的关键问题1、学习教育情况令人堪忧。留守儿童的监护通常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基础上全部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没有能力教导孩子学习;学校老师即使和留守儿童结对“成长导师”,但也只限于在校期间,无法兼顾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碰到困难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向老师寻求

2、帮助,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本身的改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处理,但家庭不能充足给她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2、性格行为存在缺点。长久和父母分离,造成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心,碰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部分差错得不到立即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部分显著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他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尤其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任性、压抑、敏感、不安、害怕等缺点性格和因祖辈的溺爱造成的部分留守儿童我行我素、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

3、,严重影响留守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3.安全情况不容忽略。一是饮食卫生安全。因为学校较远,父母不在身边无人接送,二分之一以上的留守儿童午餐在学校处理。因为留守儿童缺乏营养观念,中午不好好吃饭,喜爱到校外小摊上买些辣条、炸火腿肠等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成长;二是生活卫生习惯存在隐患。因为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全部不好。二、对策和提议1、强化家庭教育和家长职责。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生教育,其和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含有不可替换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基础。所以,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方

4、面健康发展,并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亲密联络和沟通。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方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方面关心的理念。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收义务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求和确立孩子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加强和孩子联络,发明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和孩子沟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更多关注。2、完善学校教育。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立案,分类区分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老师要常常和家长联络,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5、,方便立即帮助留守学生,并常常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和她们沟通交流,慰籍她们残缺的感情。要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她们知法、遵法。“成长导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立即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她们健康成长。3、整合社会力量。一是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经过实现农民增收降低农民工外出务工;二是降低学龄儿童异地接收教育的门槛,让留守儿童能有机会跟父母一起生活;三是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

6、违法行为,经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分辨是非,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强化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监管网络,加强联络和配合,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料和关爱。留守儿童现实状况调研汇报2伴随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停增多,她们失去父母呵护,身心、学习、成长全部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近段时间,我们经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xxxx市xxxx乡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以下调研意见:一、基础情况:xxxx市xxxx乡中心小学共有496名学生,

7、其中有32名学生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全部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不愿和其它同学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这些孩子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监护的。因为老人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劳作疏于照料孩子,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有限,留守儿童的安全及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二、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关键问题一是生活方面:和其它孩子相比,她们缺乏父母的照料,轻易在营养情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主要,假如不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轻易出得多部分。二是心理问题:因为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心的缺乏,很多孩子缺

8、乏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极少和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觉,这些孩子其实尤其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她们最大的心愿。因为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和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一样程度地存在,轻易出现性格上的缺点和心理上的障碍。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悉,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部分农活全部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确保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所以下降。暂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妥,甚至有的监护人放任自流这些孩子,最终使这些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入学率相对高一点,初中阶段则呈下降趋势,更

9、有孩子产生只想读完初中的想法。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主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很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全部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为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立即的指点和帮助,部分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立即得到纠正,轻易养成部分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五是安全问题:因为老人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劳作疏于照料孩子,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突出。加之留守儿童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有限,正处于玩耍的黄金时期,寒暑假更是她们放松的最好时间,逃脱了老师严格管理,摆脱了家长严密监管,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这让她们的安全处于一个尤其危险的环境,应该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10、和关心。三、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1、监护人本身原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她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不然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以为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和全方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略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因为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多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情况差,本身需要人照料,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

11、监护人本身素质较低。她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料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她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2、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造成农民不得不想措施改进家庭生活,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困境,选择进城务工盈利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所以,我们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3、家长缺乏家庭可连续发展观念。我们经过调查发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即使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她们大多是能够在故乡经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她们却追求快速改进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

12、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她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她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她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儿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4、复杂的社会原因难辞其咎。因为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因为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和情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她们把部分和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看成时髦去追求,看成偶像去崇敬、去效仿,进而使她们在心剪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很多的迷惑和问题,这么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本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四、处理

13、留守儿童问题的提议鉴于现在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提议近期处理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多个方面采取方法:一是加强宣传,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职责。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负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为严防留守儿童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学校应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法律常识等相关知识培训,让家长及监护人明确应负担的监管范围、时间、职责等;结合案例,关键介绍寒暑假期间极易发生的溺水、交通、雷击、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对预防工作和救护方法进行具体讲解。二是多关心过问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因为父母长久在外,留守儿童得到父母的关爱甚少,很轻易使留守儿童形成孤僻叛逆、消极自卑、攻

14、击报复的性格。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课,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放学后组织留守儿童集中写作业,老师轮番看管、教导。老师定时和留守儿童谈心,帮助她们克服孤僻、害怕、冷淡等心理,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缺失。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心。为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心,学校应该组织开展爱心母亲牵手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使留守儿童取得爱心母亲的关爱,让爱心母亲从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关爱、学习上解惑,让孩子们感到心有些人爱,身有些人护,难有些人帮。经过结对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四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实施假期全程跟踪监管。寒

15、暑假前,学校应对每位留守儿童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具体统计留守儿童父母的详细去向及联络方法,并登记造册,形成留守儿童数据库,立即掌握留守儿童的最新动态。寒暑假期间,学校应该开展家访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身心健康提出详细的要求。班主任每个月最少要和留守儿童联络两次,做到学校、监护人、父母相互沟通;学校还应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和家长充足交流,形成协力。五是加强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孩子提供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确保留守儿童有个温馨、愉快的家园,使其既愉悦身心,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成长的愉快,找到回

16、家的感觉。尤其是寒暑假期间,留守儿童之家应该无偿为留守儿童开放,不仅提供学习场所,而且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真正把留守儿童之家办成留守儿童满意,外出父母放心,社会舆论认可的学习、生活场所。总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假如不能得到立即的处理,影响的不但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她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隐患。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主要性,从而使大家由自发、自觉到有组织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发明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