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4644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相关实施杭州市“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现就实施杭州市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高校学生的就业需要,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政策引导,政府资助,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岗位技能水平,并提供对应的技能判定和技能岗位对接服务,以增强大学生技能来促进她们更多愈加好地实现就业。二、目标任务2021至2021年3年内,组织在杭高校学生、和有杭州户籍且未就业的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国家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建立对应机制,实现职业培训和就业岗位的

2、紧密对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三、关键内容(一)开展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要结合实际,采取本校培训、实训基地实训和培训机构培训等方法,主动开展职业培训。要结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促进培训和就业紧密结合。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操作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二)实施职业技能判定,提供技能水平认证服务。在各高校主动提倡实施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制度。对参加岗位实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有判定要求的大学生,由市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判定机构提供判定服务,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判定合格的,发给

3、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做好就业服务,促进技能岗位对接。各高校要主动为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定点机构和培训项目信息服务;要广泛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依据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特点,选择适宜项目参加培训。要继续实施技能岗位对接行动,面向大学生开展专题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社会保险服务等工作,改进服务方法,切实帮助大学生立刻实现就业。四、保障方法(一)加大工作力度,明确目标任务。各高校要深入提升对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依据在校学生落户杭州的意愿,制订职业培训工作计划,落实目标任务,逐步建立培训、判定和就业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久有效机制

4、。要引导大学生参加符合杭州产业升级和发展导向的、技术含量高和紧缺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要将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对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实施业绩考评,定时进行督促检验。要加强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二)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职业培训网络。要动员本市含有条件的企机关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主动负担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据条件公开、平等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社会公告和公布标准,确定一批社会信誉佳、专业特色强、培训质量高、培训效果好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及民办培训机构作为技能培训的定点机构。要引导定点机构依据企业需要和市场需

5、求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实现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同时,要加紧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在2021年底面向在杭高校开展技能操作训练和技能判定服务。(三) 主动开展定向、订单培训,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定向培训是指用人单位对拟招用的大学生,自行组织实施或由其委托定点机构组织实施的明确就业岗位的技能培训。定向培训项目由含有培训能力且经市劳动保障部门同意的用人单位组织实施,也可由用人单位委托定点机构组织实施。订单培训是指定点机构针对单个用人单位需求人数较少,岗位较分散的实际,自行开发并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后组织的明确就业岗位去向的技能培训;用人单位也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用工需求,由劳动保障部门有

6、计划地委托定点机构依据用人单位用工需求组织实施。(四)完善补助方法,健全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大学生参加定点机构组织的定向、订单培训和技能培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结业证书”,并首次在杭就业的,给其培训判定费用的50%补助,标准上不超出XX元/人。参加培训取合适年杭州市公布的紧缺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首次在杭就业的,给大学生本人培训判定费用的全额补助。高校学生在杭只能享受一次培训判定费用补助。同时,依据培训合格率、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就业率和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等对定点机构定时进行监督检验和业绩考评。(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气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图书图画等多个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本市的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教育培训机构的经验做法,宣传大学生参加培训后成功实现再就业的经典事例,引导更多大学生参加培训,提升技能,实现技能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