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13572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文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港口机械和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目 录一、装备制造的行业监管41、主要监管部门42、主要法律法规4二、装备制造行业概况51、港口机械行业5(1)港口机械行业现状5集装箱起重机6散货机械8(2)港口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82、海工装备行业9(1)海工装备简介10钻井装备11生产装备12辅助船舶12(2)海工装备行业现状13(3)海工装备行业的发展前景143、装备制造行业的特点16(1)行业周期性较强16(2)资本密集型行业17(3)订单式生产17三、装备制造行业的竞争格局171、港口机械行业17(1)市场竞争格局17(3)市场份额182、海工装备行业19(1)市场竞争格局19(

2、2)市场份额21四、装备制造行业的进入壁垒221、资金与经营规模壁垒232、技术研发壁垒233、项目履历壁垒234、制造能力壁垒24一、装备制造的行业监管1、主要监管部门(1)国家环保部、国家海洋局与其地方各级主管部门,负责陆上和/或海洋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国家海事管理部门,负责对于临水作业施工进行监督管理。由于港口机械、海工装备等产品制造涉与临水作业,其生产活动受上述政府部门的监管。 (2)国家质检总局与地方各级质检部门,负责对包括重型装备在的全国与地方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对生产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等重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3)国家安监总局与其地方管理

3、部门,负责全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港口机械、海工装备等制造业务生产过程中面临较多高空作业、箱体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外场露天作业以与特种作业,生产活动受安监部门的监管。 2、主要法律法规(1)根据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和地方制定的环保法规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各生产单位不得向中华人民国管辖海域倾倒任何污染物。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2)根据中华人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目录等法律法规,生产集装箱起重机、海工装备等产品

4、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 (3)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装备制造行业概况1、港口机械行业港口机械主要包括集装箱起重机与散货机械。集装箱起重机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桥)和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场桥),场桥可进一步分为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TG)与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MG)。依据工作性质、港口停靠船舶的规模与类型、所装卸货物的种类与港口吞吐量的水平,各港口需要搭配选用不同类型的港机产品。 (1)港口机械行业现状港口机械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全球港口建

5、设投资情况,而后者与集装箱和大宗干散货海上运输规模密切相关。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海上运输量不断增加,2008年世界集装箱海上运输量和干散货运输量达到历史性高位,但受随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海上运输量在2009年出现明显回落,这对全球港口建设和港机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回暖,尤其是美国经济的探底回升,全球集装箱与大宗干散货海上运输量正快速回升。国际著名航运咨询机构Clarkson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在2010年刷新了2008年创造的1.37亿TEU的历史最高水平,较2009年增长超过12.3%,达到1.4亿TEU,并且预计2011年

6、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达到1.54亿TEU。宏观经济和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对港口机械行业的复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集装箱起重机和散货机械的细分市场概况如下: 集装箱起重机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在2009年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港口基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使得有关港口建设当局的投资资金趋紧,因此大量港口建设项目被搁置或推迟。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制造行业在2009-2010年经历了市场需求的低谷期,根据Cargo Systems的统计,全球围岸桥和场桥在2010年的订单量分别较2009年下降了38.80%和

7、36.22%。但经济回暖和海上运输量的快速回升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已经有效推动了全球港口投资建设的复。 根据Cargo Systems的统计,2010年的全球岸桥订单量为384台,较2009年大幅减少149台,降幅达到38.80%,与历史最高的2008年相比仅为当年的54.70%;场桥方面,RTG和RMG的合计订货量最高时曾于2008年超过1,000台,此后市场需求下滑趋势明显,2010年的全球场桥订单量较2009年大幅减少360台,降幅达到36.22%,仅相当于历史最高的2008年场桥订单的59.64%。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的触底回升为国际贸易往来重新注入活力,前期由于经济危机而搁置的

8、项目已经大量重新启动;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在大规模扩建重要港口、调整沿海港口布局结构。根据Cargo Systems的市场调研,岸桥市场需求意向正逐步复,业务订货需求显著增加,如现代重工等在金融危机时订单空白的传统主流制造商已经重新获得了生产合约;2010年欧洲、北美市场的场桥订单已经显著回升,非洲市场订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该等积极变化均为港口机械带来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World Cargo News的研究报告,自2010年下半年起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市场显著回暖,订单量大幅增长,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全球岸桥订单为218台,较上期(2009年7月至2

9、010年6月)增长了44%。散货机械全球散货码头投资建设规模是散货机械的市场需求决定性因素,而散货码头建设与海上干散货运输量联系紧密,因此,散货机械行业的景气程度受全球宏观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交易影响较大。总体而言,在港口机械市场中散货机械与集装箱起重机相比市场容量较小,但除了传统港口建设的市场需求以外,近年来如巴西淡水河谷(Vale of Brazil)等全球大宗商品生产商大规模兴建自用的业主码头,散货机械的市场需求前景较为乐观。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将有效带动散货机械的市场需求。(2)港口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2010年,全球海上运输规模的快

10、速恢复已使得世界港口吞吐量与增速显著提升。由于港口投资建设对于经济周期波动以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反应滞后性,因此,该等下游市场的良好发展趋势尚未充分体现在港口机械的订单需求中。但包括本公司在的全球主要港口机械制造商的客户采购意向和商务洽谈正持续增加,全球港口机械制造行业正在逐渐复。此外,港口机械的使用寿命约为20年,市场的替换需求亦较为可观。截至2009年全球岸桥保有量约为4,600台,其中1995年以前投入运营的约为1,000台。因此,2012年前后全球港口机械市场将陆续进入更换周期,按照常规港口建设中场桥与岸桥的比例为2:1推算,每年港口机械的年均替换市场需求将达到约400台场

11、桥和约200台岸桥。2、海工装备行业能源短缺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的具有极端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受到现阶段能源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可预见的时间尚无其他能够有效替代石油、天然气成为人类最主要能源消耗方式的选择。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全球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已经出现逐渐枯竭的迹象,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未来较长时期成为人类能源开采的重点。根据Douglas-Westwood的研究报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浅海采油量迅速增长,21世纪初开始深海采油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作为开采海洋油气资源的基础硬件保障,海工装备设计、制造行业也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增长

12、而快速发展壮大。(1)海工装备简介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勘探、建设、生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依赖不同类型的海工装备方可得以实施。此外,在海洋油气资源固定式平台服役期满后,仍然需要借助于辅助船舶将其拆除和处置。海工装备主要是指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与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装备。根据应用的阶段和功能不同,海工装备主要包括钻井装备、生产装备和辅助船舶。本公司目前在海工装备领域主要从事的业务为各类海工装备的设计以与自升式钻井平台和辅助船舶的制造。 钻井装备钻井平台是海工装备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产品,主要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

13、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钻井船、钻井驳船等。 根据全球著名油气工业咨询机构Rigzone的统计,截至2011年1月,全球围在建或完工的钻井平台装置构成如下:由上图可知,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全球海洋油气钻井装备中数量最多,占比最大。自升式钻井平台主要用于作业水深约为100米或以下的海域,由于目前浅海油气开采规模较大使得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数量众多。随着海洋油气开采逐渐向深海水域推进,未来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适用于深海作业的钻井装备需求也将快速上升。 生产装备海洋油气生产装备主要包括生产平台、储油平台、输油平台、居住平台等。其中占比较大、应用较广、较为重要的生产平台为浮式生产平台,具体包括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

14、半潜式生产平台等。 辅助船舶海洋工程辅助船舶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各个阶段均不可或缺的必要装备,主要包括起重船、铺管船、抛锚拖船、平台供应船、潜水作业船、救护船等。 (2)海工装备行业现状钻井设备是海工装备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产品类别,其订单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海工装备行业的景气程度,并且钻井设备的市场存量和使用率将直接决定生产设备和辅助船舶的市场需求。 由于目前海洋油气开采成本相对较高,海洋能源开采的活跃程度对于能源价格具有较高敏感性。在原油价格走高的情况下,能源生产商将大量新建海洋油气开采设施,从而增加对于海工装备的市场需求。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触底反弹,2011年4月达到高点,此后虽有所

15、回落但仍远高于2009年的水平,油价处于高位使得钻井装备使用率和日租费率等指标快速上涨,该等下游市场的繁荣已经直接反映在钻井设备等海工装备的产品订单中。根据Rigzone的研究报告,随着海工装备下游市场需求的复,2009年和2010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存量将稳步增加。在新建订单方面,包括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在的浮式钻井设备将由2009年的订单数量空白大幅增长到2010年的34台,自升式钻井平台也由2009年的11台增加到2010年的19台。 (3)海工装备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世界各国而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沿海国家发展海洋事业、实现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同时,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也促使世界各国不遗余力的发展海洋石油开采能力。以我国为例,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生产原油1.89亿吨,净进口原油为1.9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警戒线50%,达到51.29%,已经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海工装备制造业既是海洋油气开发的基础,又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对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海洋油气资源开采在作业环境、运输距离、技术难度等方面均与陆地能源开发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使得海洋油气开采成本较高,进而对于能源价格具有较高敏感性。根据Globex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