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13425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1.3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1.3 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难点: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教学方法】导学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展示

2、筒车,长安城平面图的图片,指出筒车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唐朝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可以随流水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同时朗诵白居易描绘长安城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点明唐都长安规划整齐,与当时欧洲的罗马和西亚的君士坦丁堡并称为中世纪世界三大名城。然后设问:你还知道唐朝出现了哪些领先世界的生产技术?你知道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布局和城市繁荣的盛况吗?由此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什么是“开元之治”?2.你能够说出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吗?3.什么是“开元盛世”?4.唐朝衰落的原因如何?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唐玄宗即位以后,“

3、励精为治”:任用贤才(姚崇);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2.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1)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方面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3)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

4、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4.唐朝衰落的原因:唐玄宗后期,为富庶繁荣所陶醉,骄奢之心日益增长,早期的勤政纳谏作风逐渐退化。他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宠爱贵妃杨玉环,又用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为相,导致地方军阀安禄山和史思明长达八年(755年-763年)的武装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根据13页“文献

5、资料”和“动脑筋”: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1) 。(2) 。(3) 。(4) 。2.“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观察“筒车”的结构,说明它的灌溉原理。4.列表说出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分类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农业水利技术新品种作物种植新工具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商业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隋唐时期繁荣的原因:(1)以曲辕犁、筒车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2)地主阶级冲破豪门大族世袭垄断,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以科举制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制度的确立,巩固了社会变革在成果,焕发了社会的活力。(如三

6、省六部制)(4)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唐朝皇帝励精图治)2.“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出现原因的相同之处:善于用人;重视吏治;发展农业;戒奢从简。3.盛世局面给我们的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定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4.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唐朝建立后,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再到唐玄宗统治前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往频繁,科技文化繁荣,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史上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评价单。【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