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习计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129297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学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学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学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学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学习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学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学习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六年,孩子在学校里主要学什么?相对于知识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不这样做很别扭,很不舒服。比如,饭前便后养成洗手习惯的人,如果方便后不让他洗手,吃饭前不让他洗手,他会很难过,很不舒服,总觉得一件事情没做掉;比如在家里,有鞋子脱下及时整理摆放好的习惯的人,对于那些走到哪里就脱到哪里,东一只,西一只的乱扔,会很不习惯,如果说了不听,他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把鞋子摆好。这,就是习惯!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年级。错过了一二年级,再来补救很费时,而且效果很不好。即便是我们大人也一样,第一印象对我们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两个年级中,又

2、以一年级为重,一年级是习惯培养最好的一年,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一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一年级的孩子该培养哪些习惯呢?好的习惯有很多,甚至无法一一例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制约、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是生命的成长。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小朋友就把餐巾纸、铅笔、尺子、橡皮等都摆出来,然后自己管自己做小动作,把头钻到抽屉里,爬到桌子下面,或者把橡皮、尺子、铅笔拿来做跷跷板、转折玩;摆地摊型有的小朋友屁股往前翘,把凳子后面的脚翘得老高,或者把一只脚垫到屁股下面,坐没坐相;耍杂技型有的小朋友,把上课当成看电视,只看,不思,不说,不动;看电视型有的小朋友别人话没

3、说完,他就急着喊出自己的答案,以至打断别人的思路和其他小朋友的倾听唯我独尊型小朋友一做作业就拖拖拉拉。消极怠工型还有的小朋友见识明显滞后于同龄小朋友,缺少基本的自然、生活常识。认知滞后型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出现了问题。一年级已经过去大半了,如何在后面的时间里,有效地培养好我们小朋友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一、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1.作业前学习用品的准备语文学科课前准备要求: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块橡皮、一本书、一个练习本。铅笔盒容易掉到地上,发出响声,影响他人的学习,也容易干扰自己的学习。在家里也可以采用这种准备方式,做什么学科的作业,就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

4、,无关的东西放到边上,不要影响和干扰学习。2.作业后学习用品的整理做完作业,及时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品,全部整理好,放回原位,才可以离开。3.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第二天上什么课,该准备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一开始,孩子不会整理,我们提醒、协助他们整理,但是不要包办。现在的孩子,自己本子忘带了,就说:“妈妈忘记给我放进来了。”很多大人似乎也认为帮助孩子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是自己的份内事,孩子东西忘了,自觉地回去拿;实在没时间,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让他们送。这其实是害了孩子,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这也是害了自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再那么听话,你就会感觉越管越累。具体训练的方法:1.

5、“整理书包、课本、文具”计时比赛;2.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记录表;3.检查督促;二、培养孩子耐心、专心倾听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语文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乱喊乱叫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别人,“我不在乎你,我不尊重你,我也不值得你在乎,我也不值得你尊重”。其次,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1) 认真倾听大人的讲话,不随便插嘴;2) 边听边思考,别人讲的哪句话我赞成,哪句话我不赞成吗,为什么?(3)有不赞成的地方,等别人讲完了,再发表自

6、己的观点,赞成的可以给予支持。然后,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家长讲三四句意思连贯的话,请孩子耐心听完,进行商讨。如周六如果孩子作业做完就带他去看电影这件事。最后提一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这就需要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共识。不要爷爷这儿可以乱喊乱叫,爸爸那儿规矩森严,妈妈那儿又是另一种景象,这是很不利于孩子形成倾听的品质。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做人上,“真”比一切都重要。那在学科学习上呢?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思”,一个人不同于他人之处,主要就是他的思考力。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就

7、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我们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我们说啥,他们就会听啥。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们的思考或许会很浅薄,但是这是火种,很弱,但是可能引发燎原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火种生生不息地燃烧,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添把柴。当今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思维方式和我们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熟悉网络,依赖网络,有什么不明白就找百度,方便是方便了,但容易形成网络依赖症,造成思维碎片化、平面化,没有分寸感与历史感。“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要关注这个问题,上课或者读书,都要让学生有必要的思维训练,有感觉,有体验,有投入,学会辩证、逻辑地看待问题。从一年级起

8、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努力,如:“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是不是跟你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四、培养孩

9、子课外阅读的习惯中国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宋代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课堂上老师围绕课本的学习,对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来说,只是起到方法的引领和基础知识的奠基作用,真正要学好,除了指导学生读课本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有注音的儿童读物、绘本读物等。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巩固学过的生字,扩大识字量,丰富各种只是,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学习,除了课本知识,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终生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人生打底子的事情”。一

10、年级的孩子,是培养养纯正阅读口味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们对成人推荐的读物能比较愉悦地接受,并且在和大人的共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亲近感,体验阅读的快乐。多读书:每天固定时间读书,在家里设定一个“安静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作业、读书、写作;读好书:经典,书目推荐,见博客地址好读书:喜欢读书,孩子读书后,有发表观点的场所,学校里、家里都需要。读整本的书:每天看十几页,几十页,坚持看,天天看。如李睿毅、胡宇翔等小朋友,已经在看中、高年级学生看的书籍了。如窗边的小豆豆等。五、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

11、真写字的习惯。1.从最不喜欢的科目开始做,有助于你完成所有作业。2.每天在同一时刻开始做作业,有助于你提高做事的条理性。3.在固定的地方做功课。在家里布置一个安静、舒适、光线良好的学习区域。4.要让孩子做作业的地方井井有条。把孩子做作业所需要的所有用具,包括铅笔、橡皮、涂改液、胶水、剪刀、纸等。5.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坐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不会做,向你求助,你需要提供指导,但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如果你不会或者不确定,可以联系老师。6.要言传身教,不辍学习,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7.要对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表现出积极的兴趣。每天通过具体的提问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感受。8.观察孩子做作业时的情绪,如果孩子遭受到挫折,或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他休息调整一下。如果孩子感到心烦意乱,可与老师联系,就作业的质与量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