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12077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学案导学(新人教版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题目标】本课题通过尝试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使学生体验PCR这一常规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理解PCR的原理,讨论PCR的应用。【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PCR的原理和PCR的基本操作。课题难点:PCR的原理。导学诱思1PCR原理填写下列表格参与的组分在DNA复制中的作用解旋酶DNA母链合成子链的原料DNA聚合酶引物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将DNA的羟基末端称为 ,而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 。DNA聚合酶不能 开始合成DNA,而只能 ,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DNA的合成方向总是 。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复制的前提是 。在体外可通过

2、控制 来实现。在 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将解体,双链分开,这个过程称为 。PCR利用了DNA的 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双链的解聚与结合。由于PCR过程的温度高,导致DNA聚合酶失活,后来 的DNA聚合酶的发现和应用,大大增加了PCR的效率。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提供: , , , ,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2PCR的反应过程PCR一般要经历 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 、 和 三步。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并且由 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会与 结合,进行DNA的延伸,这样,DNA聚合酶只能 ,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成指数扩增。3实验

3、操作在实验室中,做PCR通常使用 ,它是一种薄壁塑料管。具体操作时,用微量移液器,按PCR反应体系的配方在 中依次加入各组分,再参照下表的设置设计好PCR仪的循环程序即可。4操作提示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 、 、 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 储存。使用前,将所需试剂从冰箱拿出,放在冰块上缓慢融化。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移液管上的枪头要 。疑难点拨1.PCR技术简介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它能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在几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这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

4、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被广泛的应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基因克隆和DNA序列测定等各方面。2细胞内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作用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DNA母链:提供DNA复制的模板 4种脱氧核苷酸:合成子链的原料 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 引物: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它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3DNA的合成方向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通常将DNA的羟基末端称为3,端,而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端。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

5、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4PCR的反应过程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oC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复性(温度下降到50oC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和延伸(温度上升到72oC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三步。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并且由引物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会与引物

6、结合,进行DNA的延伸,这样,DNA聚合酶只能特异的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成指数扩增。5PCR技术与DNA的复制PCR反应是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PCR反应的实质就是DNA复制,所以有关PCR反应的题目与DNA复制的原理相同,计算方法也大体相同。例如:PCR反应中的目的片段一般以2n的方式积累,其中n为反应循环次数。一个DNA片段在30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10亿个这样的片段。(230)典例解析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利用PCR循环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总数的( )A 1/10 B 1/5 C 1/16 D1/2

7、5答案:C解析:一个DNA分子利用PCR技术循环5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目为2n。而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其特点是:新形成的DNA双链,一条是来自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另一条是新形成的子链。这样最初由15N标记的DNA分子复制后,其标记的两条链就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这样两个子代DNA分子被标记了。以后均是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不论经过多少次复制,最初标记的两条链始终存在于两个DNA分子中,这样经过n次循环后,标记的DNA分子中2/2n,即1/2n-1。【课本问题答案和提示】练习1.提示:绘图可参考教科书中图5-9。PCR反应中的目的片段一般以2n的方式积累,其中n为反应循环次数

8、。一个DNA片段在30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10亿个这样的片段(2n=230=1 073 741 824)。2.提示:PCR引物是根据需要扩增的目标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的。引物的设计需要丰富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经验,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见本专题参考书目),书中有详尽的论述。【参考资料】1.琼脂糖凝胶浓度与DNA分离范围的关系凝胶浓度要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确定。编码双歧杆菌16srRNA的DNA片段大小约为1 500个核苷酸的长度,因此根据表4-1选用1(1 g/100 mL,下同)的凝胶浓度。表4-1琼脂糖凝胶浓度与DNA分离范围的关系琼脂糖凝胶浓度(%)线型DNA分子的分离

9、范围(千碱基对,kb) 0.35600.61200.70.8100.90.571.20.961.50.2312.00.122.核酸电泳缓冲液核酸电泳缓冲液有三种,分别是Tris硼酸(TBE)、Tris乙酸(TAE)和Tris磷酸(TPE)。在上述三种缓冲液中:TBE与TPE缓冲液容量高,对DNA的分离效果好,但TPE液中含磷酸盐的浓度偏高,容易使DNA沉淀。TAE液的缓冲容量低,价格较便宜。本实验选用的是TBE缓冲液。缓冲液中的EDTA可螯合正价阳离子,从而抑制DNA酶的活性,防止PCR产物被降解。10倍浓缩的TBE缓冲液配方如下。Tris108 gEDTA9.3 g硼酸55 g将上述物质溶解

10、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调节pH为8.08.2备用,使用时需稀释10倍。3.核酸电泳的指示剂与染色剂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是溴酚蓝,溴酚蓝在碱性条件下呈蓝紫色。指示剂一般与蔗糖、甘油或聚蔗糖400组成载样缓冲液。载样缓冲液的作用是:能够增加样品密度,确保DNA均匀沉入加样孔内;能够在电泳中形成肉眼可见的蓝紫色指示带,从而帮助预测核酸电泳的速度和位置;能够使样品呈现蓝紫色,使加样操作更方便。核酸电泳后,需要染色才能在紫外线下观察到带型。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溴化乙锭染色法。溴化乙锭(EB)是一种荧光染料,有剧毒,因此操作时要非常小心。EB可嵌入DNA双链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能发出

11、红色荧光。染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凝胶电泳液中加入EB,使其终浓度为0.5 g/mL;一种是在电泳后,将凝胶浸入0.5 g/mL的EB溶液中,染色1015 min。当凝胶染色过深时,可以将凝胶放入蒸馏水中浸泡30 min后再观察。4.PCR的常见问题PCR实验很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常见原因有:Taq DNA聚合酶活力不够或其活性受到抑制;引物设计不合理;提取的模板质量或数量不过关以及PCR系统的建立欠妥当;循环次数不够;等等。当实验中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时,应首先在原来扩增的产物中再加入Taq DNA聚合酶,并增加510次循环。为了防止假阴性结果的出现,在选用Taq D

12、NA聚合酶时,要注意用活力高、质量好的酶。同时,在提取DNA模板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提取物中含有抑制酶活性的污染物,如酚、氯仿等的存在。尽管Taq DNA聚合酶对模板纯度的要求不高,但也不允许有机试剂的污染。PCR扩增的先决条件以及特异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物与靶DNA的互补情况,尤其需要保证引物的3 端与靶基因互补。PCR技术高度灵敏,极其微量的靶基因污染都会造成非目标DNA片段的大量扩增,因此模板DNA的污染是PCR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此外,样品中存在靶基因的同源序列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为了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的假阳性结果,PCR操作时要注意做到:隔离操作区,分装试剂,简化操作程序,使用一次性吸头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