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3.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1649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63.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63.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63.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63.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63.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工作纪律执行难及对策的思考摘要:工作纪律执行难是一个长期被重视不够的问题,应该进一步重视。领导干部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政治的高度重视纪律问题。本文对工作纪律执行难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了一定探讨。关键词:工作纪律;执行难;对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小到一个具体的单位,从古至今,任何工作做得好的组织或部门,没有哪一个是制度缺位的。在任何一套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管理制度里面,也没有哪一套制度是纪律缺位的。原因是1“纪律是一切制度的灵魂,是执行力的生命。没有铁的纪律,再完善的制度也是摆设。不痛不痒的纪律,只会让制度死去。” 1纪律严明,才能出战斗力;纪律严明

2、,才能出生产力;纪律严明,才能出高效率。没有纪律,所有制度都很难得到执行,工作也很难顺利推进。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很早以前就从政治的高度总结道:2“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 2 强调:3“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3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作纪律,并不是一个执行得很好的制度。我们的行政部门人员,从上到下,无视工作纪律的状况许多人早已司空见惯,不遵守劳动纪律的现象大家早就习以为常,破坏劳动纪律的行为大家也早就熟视无睹。对上下班时间,单位明明有严格规定,可是上班迟到和下班早退现象却相当严重。到一些部门办事,八点钟到,九点钟以后才能见到办事的人;下班之前

3、去办事,不提前半小时以上到有时就找不到办事人员。这些现象,在有的部门已经成为不成文的畅通无阻的“规矩”。谁也说不得,谁也过问不得。认真抓工作纪律,管工作纪律的人,往往会被本部门甚至本单位成员当成“异类”,并遭到群体孤立,甚至无情打击。在无视纪律的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以前,单位进行民主评议时,认真抓工作纪律的人得到的评价往往很低(有时甚至是最低的)。久而久之,不仅下级怕抓工作纪律,可能上级也怕抓工作纪律。由于有横向比较,单个部门更是怕抓工作纪律。工作纪律执行难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所以,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工作纪律执行难的首要原因是,

4、该问题受到的重视不够。我们的各级领导,对该问题的认识并不统一,有的认为纪律问题很重要,应该花一点时间认真抓一抓。有的则认为不怎么重要,用不着花“太多”时间在抓工作纪律上。总之,从领导到群众,有不少人往往都把抓工作纪律当作“小事”,认为关心工作纪律是浪费时间,是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且认为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抓工作纪律上“没有必要”。因此,没有多少人真的花时间去持之以恒地抓了工作纪律,也没有几个人去认真探讨了工作纪律执行难的成因,更没有人提出了系统地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于是,工作纪律执行难的问题被长期搁置了起来。其次,对工作纪律重视不够导致对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领导到群众,有不少人并没

5、有对工作纪律问题作深入全面的探讨就对抓工作纪律下结论,作判决。得出的结论还惊人地相同或相似。例如,从领导还是群众,一般都认为:“遵守纪律,主要是靠大家自觉。”对于工作纪律已经得到良好执行的单位,在作总结时这样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工作纪律已经遭到忽视,甚至遭到破坏的单位,“遵守纪律,主要靠大家自觉”这句话则是不灵的,其道德感召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从有些部门长期存在工作人员上班懒散的现象来看,“遵守纪律,主要靠大家自觉”这句话对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其真正起到的作用反到是为不遵守纪律的人提供推卸责任的借口和拒绝纪律约束的“正当”理由。第三,由于对纪律问题重视不够,对其规律性的东

6、西认识不透,因此,在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纪律的一些问题,从上到下可能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对领导干部的考勤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考勤制度一旦建立,从领导到群众就应该一视同仁地执行,而且领导必须处处带头。这种意见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公正,其实是有问题的。各部门的实践结果也早已证明,上述意见是不完全正确的。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类似,领导干部的工作与普通员工工作是有区别的,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纪律要求和对普通员工的工作纪律要求应该是有区别的。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往往更高。把两者混为一谈是不科学的。不管是对普通员工、对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纪律要求,都必须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来提出,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来制

7、定。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过去制定的考勤制度,往往是“一刀切”的考勤制度。这使得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工作纪律相当困难,不能按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的情况经常发生。领导在遵守工作纪律上面临的困境,也为不愿接受纪律约束的人提供了否定工作纪律的借口。第四,制度建设发扬民主不充分,群众参与度不够。这必然会使制度的执行出现困难。在领导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组织的凝聚力还未达到理想程度的时候,群众与领导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有对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制订规章制度,如果缺少了群众的参与,或群众参与度不够,群众就会认为,单位出台制度,就是为了“整”群众,因而,在执行制度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进

8、而,使制度执行起来很困难。考勤制度本身就是“整”人的制度,如果制订该制度时,群众参与度不够,由上级制订制度,要求下级执行,遇到的抵触情绪将是最大最直接的。第五,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考评,不科学地强调群众意见的重要性,也是导致领导干部不敢放手抓工作纪律的重要原因。古人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让众多并不真正了解领导者个人情况的人,对涉及领导者个人,并可能得出各种不同看法的许多问题进行评议,并将这种评议作为上级判断被考核领导表现好坏的重要依据,本身就不很科学。对领导干部进行科学评价的指标是很多的,这些指标中,有相当部份是比较微观的。指标多就意味着,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了解不可能做到全面,评价不可能客观,更

9、不可能准确;微观指标的存在就意味着,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了解必须做到深入,否则,其评价就不可能客观、准确。要求所有参与评价领导干部的群众都做到这一点,是脱离实际的。另外,有不少人,在对领导干部进行评议时,或多或少都会带上点个人感情。领导干部民主评议结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很多时候就变成了群众对领导者的个人好恶。不得罪群众或没有得罪群众的领导获得的群众评价可能会比较高;干了很多实事,但是,得罪过不少群众的领导获得的评价就不一定高(往往是比较低的)。专门负责抓工作纪律的领导,得到的群众评价经常最低。在这种大环境里,有几个人愿意做经常会得罪人的事情。第六,管理没有理顺也是工作纪律执行不好的原因之一。管理没有

10、理顺,存在的原因一般是:其一,制度还不健全(其中包括部门职责不清,考勤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等);其二,职能部门工作不力;其三,片面强调保持社会稳定,束缚了职能部门的手脚,对不遵守甚至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和事,领导或职能部门不愿或不敢按规定采取相应措施。担心一旦采取措施,被处理的人就会闹事甚至上访,给执行纪律的人造成很大麻烦。第七,上级党政机关在遵守工作纪律上给群众的正面示范作用不到位。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在本地党政机关并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党政机关是其他各个行业都关注的对象,其一举一动客观上都在起示范作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迟到、早退都可以,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迟到、早退也应该不会有

11、什么问题。”这就是党政机关工作纪律执行不好可能给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提供的启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第一、主要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纪律问题,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纪律问题。真正把邓小平同志提倡的做“四有新人”的“四有”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念和个人要求,不能停留的口头上,更不能把它长期当作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的东西。而且对工作纪律要坚持“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第二、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观念。人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有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则是靠长期严格执行纪律形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会把结果当作原因来对待,误以为“靠大家自觉”是抓工作纪律的源头,这对严格

12、工作纪律是很不利的。第三、对不同性质的工作,应该有不同的纪律要求。例如,对上课教师,国家从来就没有明文规定教师要坐班;对于上行政班的人员,国家也从来没有要求他们上班要“三班倒”;对领导干部,也不能简单地像对待行政人员那样,要求他们必须与普通行政人员一样每天按统一规定时间按时上下班。总之,为使纪律要求符合实际,在制订工作纪律时,事先应当把各类人员的工作特点摸清楚,有针对性地提出纪律要求,这样才能防止制订的制度脱离实际。第四、发杨民主。考勤制度涉及到单位的每一个人,其约束力又大又直接。制订考勤制度时,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在单位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我们不主张搞极端民主和人人征求意见。可以采用合法的民主程

13、序制定制度。例如,召开工会法、教育法中规定的职代会或教代会就是非常好的形式。通过民主形式制订的制度,对单位里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一旦通过,就意味着制度体现的是集体的意志,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违反制度,往往意味着违背个人承诺。同时,也意味着自己没有诚信。失去诚信对每一个人都是很不好的事情。组织上按规定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处理,被处理者也不会有什么好说的,更不会有什么好闹的。总之,经过民主程序制订的制度,推行起来会比较顺利。第五、剔除领导干部考评中不科学的成份。一般情况是,宏观的、重大的、涉及面广的、比较单一的、群众比较容易搞清楚的、也可能比较有争议的问题适合采用民主决策的方式进行处理。微观的

14、、涉及面小的、项目比较多、内容比较复杂、群众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不适合采用征求群众意见的方式进行处理。民主的本质,在操作层面,实际上是让人民群众对重大的、宏观的、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决策,并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领导的工作,在操作层面,实际上是执行已经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并接受群众监督。将民主的着力点放在微观的、涉及面小的、群众不容易搞清楚的问题上是不科学的。过去采用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形式的确有不科学的成份,应该作必要的修改。第六、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理顺管理关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同时,不片面强调保持社会稳定(应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考察保持社会稳定问题),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和实现工作目标固有的工作规律组织开展工作,这是领导考虑内部管理问题应有的思路,同时,也是解决工作纪律执行难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让各职能部门都动起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果真如此,工作纪律执行难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比较容易。第七、采取适当方式,让上级党政机关知道下级盼望他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上级党政机关彻底改进工作作风,对促使其辖区内良好工作秩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参考文献:1陈玮.热炉法则J.重庆:商界杂志社,2007:792毛泽东,加强思想教育是搞好复课闹革命的中心环节人民日报 N. 1967年10月27日 3毛泽东,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解放军报N. 1967年2月27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