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10999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摘 要 :本论文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提取次 数和液料比对苦参中苦参碱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成分 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目的是为了优选苦参中苦参碱的提取条件,测定苦参中苦 参碱的含量。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为 60%、浸泡时间为 2.5 小时、浸泡温度为 60C、提取次数为2次、液料比为12: 1,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苦参碱含量与提取 率均较高,苦参中苦参碱的得率为 8.89%。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简便易行且 稳定性好。关键词:苦参; 苦参碱; 提取条件; 含量测定Matrine Extraction and Determi

2、nationAbstract: In this paper,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aking time, soaking temperature, frequency and fluid extraction than expected rate of extraction of matrine in matrine impact; using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ingredie

3、nts, a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TTpurpose of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of matrine in matrine condit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matrine in matrine content. The best conditions are: 60%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aking time of 2.5 hours, soaking temperature of 60 C, for 2 times the number of e

4、xtraction and liquid feed ratio of 12:1,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extraction of matrine rates are higher in Matrine Kushen a rate of 8.89 percen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simple and good stability.Key Words: Kushen; Matrine; extraction conditions; Determination目录1

5、 前言 11.1 苦参碱的特点 11.2 研究苦参碱的目的和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31.3.1 国外研究概况 31.3.2 国内研究概况 3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5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剂 52.1.1 主要仪器 52.1.2 药品试剂 52.2 实验方法 62.2.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62.2.2标准曲线绘制 62.2.3样品的测定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苦参碱的最大吸收波长选择与标准曲线绘制 73.2 单因素试验 93.2.1乙醇浓度对苦参中苦参碱得率的影响 93.2.2提取次数对苦参中苦参碱得率的影响 103.2.

6、3浸泡时间对苦参中苦参碱得率的影响 113.2.4浸泡温度对苦参中苦参碱得率的影响 113.2.5液料比对苦参中苦参碱得率的影响 123.3 验证试验 133.4 苦参中苦参碱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 144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 谢 161 前言生物碱是指从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类含氮杂环的有机物,具有碱性和显著的生 理活性。目前从植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有 5000-6000 种,一些生物碱因其具有防治 病虫害等作用,被开发为植物源农药产品,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适宜的提取方法对制备生物碱农药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 科技的发展,生物碱提取和纯化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如微波萃取技术、超

7、临 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等,这些方法使生 物碱中有效成分提取率和纯度与常规提取方法相比,均有所提高。苦参,别名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双子叶植物纲,豆科。落叶亚 港灌木。根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夏季开花,碟形花冠,淡黄色。中医学上以根 入药。根呈圆柱形,微扭曲,外表棕黄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皮孔突出,皮 薄易脱落,多破碎向外反卷,断面黄色,显纤维,有粉质,中心部微菊花心,味 极苦。主产于西昌、德昌、甘洛等县市,年产量 10万多公斤,功能清热燥湿,杀 虫利尿,主治各种传染性皮肤病和痢疾,痔血、湿热黄痘、是配制各种治疗皮肤 药品的主要原料,可根据其药用价值

8、、进一步开发加工增值。1.1 苦参碱的特点苦参碱 Matrine(Sophocarpidine) :本品系从豆科属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Ait.) 或平科植物广豆根 (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 中分 离出来的生物碱。性状:苦参碱是白金雀儿碱 (lupanine) 的异构体,为白色粉末,有四种形 态。a 苦参碱,为针状或柱状结晶,熔点为 76度;什苦参碱,为斜方晶状体,熔点为 87度;r 苦参碱,为液体,沸点为223度;&苦参碱是柱状结晶,熔点为 84 度。常见的是a 苦参碱,苦参碱能溶于水、笨、氯仿、甲醇、乙醇,微溶于

9、石油醚。苦参碱在 1958 年首次被分离和确认,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碱 (喹里西啶生 物碱,也称羽扇生物碱 tetracyclo-quinolizindine alkaloids) ,存在于 Sophora 类植物中,主要用来治疗癌症,病毒性肝炎,心脏病 (例如病毒性心肌炎 ),以 及皮肤病牛皮癣和湿疹 (psoriasis and eczema) 。1.2 研究苦参碱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国,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 1 亿多人,每年治疗经 费高达百亿元,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慢 性乙型肝炎的药物颇多,但临床效果高、低不一,临床比较认同的是IFN- a,但因其价格

10、较贵及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限,而苦参素有IFN-a相似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将是一种极有前途的乙型肝炎治疗 药物。目前公认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主要是苦参素。 苦参素是从苦豆子或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是氧化苦参碱。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利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参素具有以下作用:a. 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b. 降酶保肝作用。c. 抗肝硬化作用。d. 免疫调节作用。近10年来,国内、外对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碱的研究较多 20,但仅限于实 验研究。 1994年,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研究者发现氧化苦参碱抗麻鸭乙型肝炎 病毒作用,经上海市多家医院协作采用氧化苦参碱

1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均 取得良好疗效; 1996年12月,由卫生部指定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北京佑安医院完成了 40例随机双盲验证及其它有关药效、不良反应的基础论 证工作;1998年2月24日,卫生部批准氧化苦参碱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五类 新药。苦参素注射液,苦参素胶囊和苦参素片是我国自主开发完成、享有完 全知识产权的纯天然生物碱类药品,由于疗效可靠,临床使用量迅速增长,故进一步加强对苦参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效益。1.3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近几年来对苦参碱的研究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苦参碱的制备技 术和药理性质的研究。1.3.1 国外研究概况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纯

12、化苦参碱,在本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O rekn ov等就已 经做了研究。他们采用分级碱化、石油醚中反复溶解、转变为碘氢酸盐的方法来 分离提取苦参碱。而在1964年,外学者Aslunov等首次采用了氧化铝柱层析法来 提取分离苦参碱1。在 1973 年, Mohaxoba 等将苦豆子提取的总生物碱按照极性 的大小分成强碱和弱碱,然后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再结合柱层析法进行 提取和分离2。在1974年, Mohaxoba 又从可溶于石油醚的非极性生物碱中,利用 生物碱碱性强弱的不同,用同一溶剂分段萃取,再结合氧化铝柱层析提取分离苦 参碱,在1977年Kyhkapob用甲醇提取总生物碱经苯提取后

13、柱层析,提取和分离苦 参碱3。1.3.2 国内研究概况国内对苦参碱的研究起步较晚19。在1983年宁夏人名出版社出版的仲仁山著 的苦豆子的研究及其应用一书中记载了 1971年宁夏盐池制药厂赵博光等利用 生物碱的极性不同,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分为若干部分,再利用氧化铝柱 层析和反流分布法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苦参碱的工艺。 1980年中草药杂志第8期350 页公开了同样是赵博光等对苦豆草成熟的种子及花期叶中的苦参碱提取分离的生 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用甲苯提取分离苦参碱,所得产品纯度高,且具 有价廉、易回收的优点4。中国专利公开了从苦豆子制备苦参碱的工艺,它是将苦豆子经浸出、提 取、转型、

14、沉 淀、催化加氢和水相有机萃取,重结晶等工艺步骤,制得苦参碱。 高红宁5等利用陶瓷膜微滤技术来澄清苦参水提液,李宗效6等利用工业甲醇回流 提取苦参粉多次后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然后用亲脂性溶剂 脱脂萃取的方法来提取和分离苦参碱。张存莉7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阳离子交换 树脂对苦参中苦参碱进行了提取和纯化,并对不同的苦参中的苦参碱的纯化工艺 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张奎远8 等利用正交设计对乙醇的浓度、用量、提取时间、 提取次数等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了苦参中苦参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于喜水9等做了 乙醇法、氨-氯仿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三种方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树脂法提取 苦参碱收率高、质量好。

15、杨基森10等用正交试验对苦参提取、精制工艺条件进行 了考察,以苦参碱为定量指针,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工艺条件苦参碱含量变化 的动向参数,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损失较大,醇提水沉法损失次之。蔡中琴 11等 也用正交试验对苦参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试验选择提取溶剂、提取方式、 浓缩温度三个因子,每因子三水平,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用水作提 取剂,采用渗漉法,渗漉液80下浓缩为提取苦参碱的条件。秦学功12等也考察了 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工艺。在室温下用稀盐酸水提取苦豆子中苦参总碱,考查 pH值、浸提时间、苦豆子粉粒度及保持副压、超声波振荡下总碱浸出率,并对比 热浸状况,结果表明稀酸水冷浸条件下苦参总碱浸出率比热浸要高,并且也可加 快浸提速度。秦学功12等也作了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苦参碱的研究,以总生 物碱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从大范围筛选树脂,并研究吸附与解吸的优化条件。随着苦参碱研究的深入,其分析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目前用 来分析检测苦参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即酸碱滴定法、安培滴定法、改良 REIFER、试剂显色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纸色谱法、柱色 谱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3,其中前几种方法操作过程 复杂、灵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