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10864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 _的反应物的_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相对质量_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_。答案: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质量总和总和总和2.在化学反应前后,因为原子的种类_,原子的数目_,所以宏观表现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答案:没有改变没有增减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元素。答案:CHO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在点

2、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克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8克 B.12克 C11克 D无法确定思路解析:生成9克水,则最少需要O2 8克,因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克,所以H2为(208)克=12克。同理,生成9克水,则最少需要H2 1克,那么O2的质量应为19克。答案:B点燃2.已知化学方程式:R + 2O2 CO2 + 2H2O ,则关于R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思路解析: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观点,就能对R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作出准

3、确的判断。由于R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则R中必有C、H元素,再依氧原子个数守恒,推知R中一定没有氧元素。答案:B3.(2012,黑龙江龙东地区)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 BNO CN2O DN2O3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解题。反应物中共有1个S、1个N、4个O,生成物中已出现1个S、3个O,还差1个N和1个O,则X的化学式为NO。答案:B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

4、种类没有变化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思路解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答案:C快乐时光安静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现在,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静得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全静下来了,一个小男孩尖叫道:“扔针吧!”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5、质质量总和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思路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因此A、B不正确。C中“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不一定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故不正确。答案:D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_。思路解析:质量守恒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种数保持不变。答案:AB3.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2.4g,则

6、生成C_g。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消耗2.4 g ,生成物C与D的总质量也为2.4 g,又知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则生成C的质量为0.6 g。答案:0.64.已知A+2B=C+D中,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生成4 g C和8 g D,若A完全反应,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_。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4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为12 g。又知A 10 g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B为2 g ,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51。答案:515.(山东烟台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7、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MNXY反应前质量/g8111810反应后质量/g83342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 B.X+Y=NC.N=M+X+Y D.X+Y+M=N思路解析: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类型。在反应前后M质量没变,可视为催化剂,X减少14 g,Y减少8 g,均为反应物,N增加22 g,应为生成物,反应表达式为X+YN,属化合反应。答案:B6. (2012年重庆)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BCl2CO2DN2思路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A7.某物质发生完全

8、燃烧反应,反应式为:CxHyOz+(x+-)O2 xCO2+H2O若1个分子的CxHyOz与3个O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了2个分子的CO2和3个分子的H2O,则x、y、z值分别为( )A2,3,4 B.2,6,1 C.1,3,2 D.1,2,3思路解析:x=2,=3,则y=6,用排除法选B。或列式x+-=3,解得z=1。答案:B8.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A51 B52 C53 D41思路解析:A + CD由于D为16克,A为10克,所以参加反应的C为6克,C余4克。B是

9、催化剂,所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104=52。答案:B9.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思路解析:这里包括两个反应:2Mg+O22MgOMgCO3MgO+CO2对于镁粉来说,生成物质量增加了,增加部分是反应氧气的质量。对于碳酸镁来说,生成物质量减少了,减少部分是CO2的质量,且增加量等于减少量,这样不难计算。同学们不妨动手试试。答案:4410. (2012,贵州铜仁市)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实验完毕后发现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思路解析:本

10、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后质量减轻了主要是该反应生成的氧气散逸到空气中了。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为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所以固体质量减轻。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 g镁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4 g氧化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解答: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的。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就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的质量的简单加和,而应是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所以本题简单地用:6 g+ 8 g=14 g的计算方法就得出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是错误的。可以用以下方法求出氧化镁的质量:解:2Mg+O22MgO2243268由于,所以氧气过量。设6 g镁能与氧气反应的质量为x。2Mg+O22MgO48 326 g x,x=4 g生成氧化镁的质量:6 g + 4 g=10 g。所以上述说法可以这样改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 g镁和4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后,可以生成10 g氧化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