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10791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复习提纲 班级_姓名_学号_第1节 地球上的水1_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_。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口稍远处有水雾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打开空调时会从空调中涌出雾气2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_。人体重量2/3以上是_,因此人体的密度相当于该物体的密度。3地球上的水循环大致可以分为_循环、_循环和_循环3种。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_。如图环节分别是_4.形成水循环的动力是_和_。水循环中水的变化,即水的

2、_变化。下列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第2节 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正极得到的气体是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负极得到的气体是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用文字表达式表示:_。水的电解是_变化。2.水的电解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加液体的_性。第3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一个方向为_的浮力。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_。浸在水中的桥墩_(填“有”或“没有”)受到浮力。3称重法测浮

3、力(不碰到水底): F浮=_。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_ _ _的重力。即F浮=_=_。由此可得,浮力只与_、_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_。4物体的浮沉条件(前提是先将物体浸没,然后放手):(1)力的角度:F浮G,物体_,最终_, 此时V排_V物,F浮_G。(2)密度的角度:当液物 时,物体_,最终_;当液 物 时,物体_,最终_;当液物 时,物体_。5.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因为轮船始终_在液面上,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其受到的浮力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下同),由于排_,v排_,所以轮船会_(填“上浮

4、”或“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的水的_,单位一般用吨表示。(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来实现的,它的浮力_(在液面下)。(3)密度计:其刻度值特点为_,且刻度不均匀。如图同一支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的状态,则甲_乙。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写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酒精溶液_;碘酒_;浓度为_的生理盐水_。溶液是_、_的混合物,久置不分层。2.指出颜色:高锰酸钾溶液_;碘酒_。3.判断正误(打、):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_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_ 溶液中溶质一定是固体或液体。_ 溶剂一定是液体。_ 4.将少量的菜油,面粉,味精,白糖,泥土,洗涤液,胡椒粉

5、,血液,钡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第5节 物质的溶解 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注意:(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2.判断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若溶液中有沉淀,则_;若溶液中无沉淀,则应如何操作?_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大多数物质适用):_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大多数物质适用):_。这里的大

6、多数物质适用,是指除了_和_两种物质。4判断:(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_ (2)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_5.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内因2个)_和(外因1个)_。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内因2个)_和(外因3个)_。6.在_下,某物质在_中达到_时所溶解的_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单位为_。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这句话的意义是_。 7.溶解度曲线:(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影响很大的物质,如_,表现为曲线陡,这种物质晶体时一般采用_方法; 影响不大的物质,如_,表现为曲线平缓,这种物质晶体时一般采用_方法;(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

7、如_(也称为熟石灰)。(3)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_;(4)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_;线以下的点表示该物质_。8.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_;在110克的物质,称为_;在0.011克的物质,称为_;在小于0.01克的物质,称为_。9.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_。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_或_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公式变形可得:溶质的质量计算公式:_;溶液的质量计算公式:_。医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_。饱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公式:_。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_、_、_。(这部分内容可参考复习卷)11.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混合后_不变。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晶体:具有_形

8、状的固体;且有一定的熔点。2物质的分离有4种方法:_、_、_、_。3结晶法:适合于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的物质,如_;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的物质,如_。因此,要从食盐中分离出硝酸钾,可以采用_方法。4沉淀法:适合于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加入_,如明矾、活性碳等,它的作用是_。5过滤法:适合于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操作要点: 一贴:_;二低:_,_;三靠:_;_;_。6若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至少写出两个)_;_。若过滤很慢,可能原因是_。7蒸馏法:适合于_与_的分离。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_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_、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_、接受器、锥形瓶。 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冷凝管中的水应该是下面_,上面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