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10675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内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HE染色即苏木精一伊红染色。二.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2.明显极性3.有游离面和基底面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单立肾小管、甲状腺单柱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呼吸管道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皮肤表皮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形细胞、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梭形细胞、杯状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

2、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纤 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 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三.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 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3. 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输的作用4. 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一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

3、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2. 纤维一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 基质一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一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浆细胞一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功能:1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2. 参与体液免疫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肥大细胞:易染,水溶。脂肪细胞:胞质内含一大脂滴纤维一1.胶原纤维:新鲜呈白色,故又名白纤维。粗细不等,韧性大。2. 弹性纤维:新鲜呈黄色,故又名黄纤维。弹性强,韧性差。EM下一弹性蛋白+胶原纤

4、维3. 网状纤维:又名嗜银纤维。致密结缔组织:特点-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三种类型一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组织。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四. 血液血液组成:45%血细胞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55%细胞外基质一90%水 +血浆蛋白(血浆)红细胞:简称RBC形态一1.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5um。2. 无细胞核和细胞器。3. 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t)平均寿命为120天 网织红细胞:1.未成熟的红细胞2.含少量核糖体白细胞:分类1.有粒白细胞一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 无粒白细胞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

5、胞:最多,大,含细小均匀的嗜天青颗粒,核分叶。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核左移一细菌感染时,杆状核与2叶核的细胞增多。核右移一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时,4-5叶核的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0%-1%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 蓝紫色。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嗜酸性粒细胞:0.5%-3%内含粗大,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染成鲜红色。具有特征性的双叶核。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含嗜天青颗粒。淋巴细胞:25%-30%核大呈圆形,一侧常有浅凹。胞质嗜碱性,天蓝色,有嗜天青颗粒。血小板:双凸圆盘状,直径约2-4um。无核。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功能一止血与凝血。五. 软骨和骨(名解)软骨陷窝一软骨组

6、织内的小腔隙,被软骨细胞占据。同源细胞群一由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同群细胞。软骨的类型:透明软骨一最常见,新鲜呈半透明。分布于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软骨等。弹性软骨一大量弹性纤维,耳廓、会厌及咽喉等处。纤维软骨一大量胶原纤维,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处。骨组织中的细胞:1.骨祖细胞小,胞质少,核椭圆或细长。2.成骨细胞骨质表面,有基质小泡,对类骨质的钙化有重要作用。3.骨细胞骨陷窝一骨细胞胞体所在的腔隙。骨小管一骨细胞突起所在的腔隙。4.破骨细胞巨大的多核细胞骨干环骨板:密质骨在骨干的内外表层形成环骨板,外厚内薄。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密质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中央管+哈弗斯骨板(同心

7、圆排列) 间骨板:填充于骨单位之间,无中央管。六. 肌组织分类:骨骼肌(有横纹,随意肌)心肌 (有横纹,非随意肌)平滑肌(无横纹,非随意肌)肌细胞又称肌纤维。骨骼肌LM 长圆柱状核多 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常考)肌节一1.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2.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3.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EM 1.肌原纤维:粗肌丝和细肌丝。只有细肌丝的地方就是明带,出现粗肌丝就是暗带。(名解)2.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二联体一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调节钙离子浓度)3. 肌浆网:

8、滑面内质网。心肌(考比较):LM 1.短圆柱形,有分支,互联成网2.多为1-2核,居中3.有闰盘4.有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平滑肌:LM 1.细胞长梭形2.单核居中3.无闰盘4.无横纹七. 神经组织神经元的形态:胞体、树突、轴突轴突无尼氏体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也 是一种细胞连接方式。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般所说的突触。EM突触前成分(神经元的突触终末,称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含许多突触小泡,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含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多是圆形的清亮小泡;含单胺类递质的则为小颗粒型小 泡;含含氨

9、基酸类递质的则为扁平清亮小泡;含神经肽的往往是大颗粒 型小泡。突触小泡表面附有一种蛋白质,称突触素。神经胶质细胞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 星形胶质细胞: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界膜一-胞体发出的突起末端扩展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血一脑屏障-胞体发出的突起末端扩展形成脚板, 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一脑屏 障。(选择)2.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3.小胶质细胞:最小,血液单核细胞形成,神经系统受损后可转化为巨噬细胞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 施万细胞:功能一(1)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2)促进受损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2.

10、 卫星细胞神经纤维组成: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的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一个接一个的套在轴突外 面,相邻施万细胞之间不完全连接处有一狭窄,称郎飞结。感觉神经末梢:1.游离神经末梢一参与冷、热、轻触和痛觉。2. 触觉小体一参与产生触觉。3. 环层小体一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特点(1)表面背囊。(2)有神经末梢。(3)中央有一条均质状圆柱体。4. 肌梭九.眼和耳角膜特征:1.透明圆盘状,中间薄周围厚。2. 无血管和淋巴管。分为5层:角膜上皮(未角化的复扁)前界层(不含细胞)角膜基质后界层角膜内皮(单扁或立方上皮)视网膜(视部) 分为四层:色素上皮层(单立上皮)视细胞层

11、双极细胞层节细胞层视细胞层含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感弱光,分布于周围;视锥细胞感强光和颜色,分布于中间,有三种功能 类型,分别含红敏色素,蓝敏色素,绿敏色素。十.循环系统心壁从内向外分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大动脉又称弹性动脉,中膜很厚,含 40-70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中动脉又称肌性动脉,中膜较厚,含 10-40层环形平滑肌纤维,其间有少 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毛细血管结构:内皮、基膜、周细胞分类特点分布连续毛细血管1.连续内皮2.完整基膜结缔组织,肌3.紧密连接4.大量吞饮小泡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和肺。有孔毛细血管1.许多内皮窗孔胃肠粘膜,某2.小孔有隔膜些内分泌

12、腺3.完整基膜和肾血管球等。血窦1.有窗孔,无隔膜肝、脾、骨髓2.管腔大,不规则和某些内分泌3.内皮细胞间隙大4.基膜连续或不连续或无十一.皮肤一. 表皮 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分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非角质形成细胞种类: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二. 真皮 由结缔组织构成,分乳头层和网织层,无明确界限。乳头层:紧靠表皮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网织层:乳头层下方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深部常见环层小体。汗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分泌部由一层锥形细胞组成,导管部由两层较小的立方细胞构成。 十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和免

13、疫细胞构成。淋巴细胞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三类。巨噬细胞:血液单核细胞传出血管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形成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以及由其分化形成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1. 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2. 骨组织的破骨细胞3. 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4. 肝巨噬细胞5. 肺巨噬细胞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淋巴小结LM 1.圆形,边界清楚2.主要由B细胞构成,含少量Th细胞3.分为初级淋巴小结(无生发中心)和次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4.抗原刺激可增大和增多胸腺:皮质(大量胸腺细胞)髓质(少量胸腺细胞,含胸腺小体)血一胸腺屏障结构: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2. 连续内皮基膜

14、3. 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4. 上皮基膜5. 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淋巴结的结构:1.被膜:输入淋巴管2.门部:血管和输出淋巴管3.小梁4.淋巴组织和淋巴窦脾的结构:1.红髓2.白髓3.被膜和小梁十三.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功能:降低血钙浓度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一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一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一分泌性激素(主要为雄性激素)腺垂体远侧部的5种细胞:1嗜酸性细胞一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2嗜碱性细胞一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促性激素细胞3. 嫌色细胞十四.消化管消化管壁(除口腔和咽外)自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四层。 舌乳头:丝状乳头一最多,锥形,舌背,无味觉菌状乳头一较少,蘑菇状,舌尖与舌缘,有味蕾,鲜红色轮廓乳头一十余个,舌界沟前方,有环沟胃1.上皮 特征:(1)单层柱状,表面粘液细胞组成。(2)椭圆形核位于基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