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096565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8.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跌幅比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港金融管理局立法会财经(cijng)事务委员会简报(jinbo)会2021年11月19日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产值(chnzh)跌幅比拟(bn) 这次全球(qunqi)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带来严重冲击(chngj)。在2021年第2季至2021年第1季期间,本地(bnd)生产总值连续4个季度收缩,累计(li j)下跌7.8%,几乎与亚洲(y zhu)金融危机期间的跌幅相假设 (连续五季累积下跌8.9%)。就业市场状况 失业率由8月的5.4%降至9月的5.3%,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回落。 这次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不及过往衰退时严重。在这次危机期间,失业率由去年9月起连续攀升12个月,升幅

2、达2.1个百分点,但较亚洲金融风暴和科网泡沫爆破时相对温和。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失业率由1997年10月开始飙升,16个月后到达高位,升幅为4.3个百分点, 而且其后仍反覆徘徊在高位至1999年底。至于科网泡沫爆破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首现于2001年初,失业率其后拾级而上至2003年6月高位,历时29个月,升幅达4.1个百分点。 本地就业市场在这次(zh c)危机中灵活应变,职位流失数字较亚洲金融风暴时少。除了因为企业部门财务状况稳健(wn jin)以外,部份原因是政府很快及主动地作出回应,特别是针对创造(chungzo)就业时机(shj)和协助陷入财困的公司(n s)方面,以期到达稳融、撑企业

3、、保就业的目标。例如扩大现有的中小企业信贷保证方案及推出特别信贷保证方案,以帮助企业渡过这困难时期。截至10月底,超过14,600间公司受惠于这些方案,间接帮助稳住该些公司逾25万个就业时机。同时,政府在今年和去年推出多轮财政纾缓措施,所涉及的总额达876亿元,占本地生产总值5.2%,对整体经济产生正面的提振作用。此外,政府部门亦加快了招聘程序,以填补约7,700个公务员职位。家庭的财政状况 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jngj)带来严重冲击,但个人的财政状况仍相对稳健。 个人财政状况大致(dzh)保持稳健:-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按揭(n ji)贷款拖欠比率仍保持稳定,处于0.05% 的

4、历史低位。但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按揭贷款拖欠比率(bl)由风暴前夕的0.29%迅速(xn s)跃升至1%以上并维持在此水平至2003年第3季。其他具参考价值的指标如经重组按揭贷款比率也相对稳定,2021年第3季处于0.11%水平,远低于2003年第4季的0.56%高位。- 信用卡贷款拖欠比率在6月底微升至0.5%,但仍低于10年平均水平,并远低于1999年初及2002年的周期高位,当时信用卡贷款拖欠比率分别为1.28%和1.9%。企业的财政状况 企业的财政状况亦较佳。 香港注册公司数目持续录得净增长,即新成立公司数目多于结业或破产的公司数目,间接反映企业的财政状况依然相对稳健。截至今年9月,有

5、80,814间新公司成立,35,282间结业,净增长45,532间。 在以往经济衰退期间,结业公司数目往往多于新成立公司的数目。银行业概况(I) 在这次危机期间,本港银行体系(tx)亦保持稳健。 本港注册认可机构资本额充足,平均(pngjn)综合资本充足比率升至16.5%(2021年第2季数字(shz),流动资金(lidngzjn)比率亦达47.5% (2021年第3季数字(shz) 。银行业概况(II) 零售银行贷款的信贷质素仍然良好:特定分类贷款比率在2021年6月为1.51%,逾期与经重组贷款比率在2021年6月为1.05%,分别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高水平 (在1999年9月分别为1

6、0.61%及8.58%)。跨境资金流入 国际收支平衡数据显示(xinsh)资金自2021年第4季初起大量(dling)流入,在2021年第4季及2021年第2季情况尤其(yuq)明显。 国际收支平衡数据(shj)亦显示2021年第4季私营部门资金流入的主要形式是境外持有的货币(hub)及存款回流(3036亿港元)。这可能反映了当时本地企业将资金汇回以舒缓资金流动性紧拙的情况。 资金在2021年第1及第2季持续流入。随着股市畅旺,2021年第2季录得更显著的资金流入。而这些资金流入的形式部份是香港居民在境外持有的货币与存款回流。凭国际收支平衡数据不能得知资金回流后的去向,但本港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

7、性于当时已渐趋稳定,这些资金流入似乎跟在2021年第4季时资金回流的性质不太一样。市场消息指出这些资金的去向可能跟股票市场活动有关。资金流入港元 局部由于经济复苏前景转佳,以及全球流动资金充裕带动对港元资产的需求上升,香港录得大量资金流入港元。这一点从银行体系的总结余增加及增发外汇基金票据可以反映出来。 近数个月亚洲地区录得大量资金流入, 香港亦不例外。 由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1月13日,大量资金流入令总结余及外汇基金票据的总和上升约5,675亿元。本港利率维持于低水平 由于资金流入以及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港元利率维持于低水平,并且略低于同期美元(miyun)利率。年初以来,香

8、港银行同业隔夜拆息接近零,3个月拆息(chix)亦稍降(在11月13日为0.12%)。资金流入亚洲的原因及潜在(qinzi)风险 近期大量资金持续(chx)流入亚洲,其主要原因包括:- 各国持续实施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造成市场(shchng)资金非常充裕。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已根本稳定下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情绪显著升温,资金渴望寻找更高回报。- 此外,亚洲货币与美元利率的差距扩大,而美元汇价持续弱势及利率接近零,亦催化美元套息交易活动,吸引资金流入亚洲。- 亚洲区的经济增长前景较其他地区特别是先进经济体为佳,是吸引资金继续流入区内的另一主要原因。 然而,资金持续流入,可能会产生以下的风险:- 楼价

9、上升可能会引致通胀预期上升,影响经济复苏。- 大量资金流入会造成流动性泛滥(excess liquidity),从而助长资产泡沫形成。假设资产价格长时间地上升,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之下,可能会导致杠杆比率过度加大,从而增加金融市场风险。香金融稳定风险评估(I): 通胀 尽管有资金流入及流动资金(lidngzjn)充裕,但由于全球各地产能过剩及劳工市场疲弱(p ru),香港在短期内的通胀风险(fngxin)不大。通胀数据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2年的预测显示(xinsh),香港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的通胀压力温和。香金融稳定(wndng)风险评估(II) : 资产价格泡沫: 股市 在市场憧憬香港及中

10、国内地经济复苏步伐较快,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升温的推动下,资金大量流入,港股从三月起跟随区内市场大幅上扬。 恒生指数自去年9月起大幅下滑,跌至今年3月9日的11,345点低位,跌幅到达46.6%。之后恒生指数迅速反弹,自低位起计升幅接近100%,超过美国标准普尔同期61.6%的升幅,但升幅接近其他亚太区股市(MSCI太平洋指数(香港及日本除外)升幅为98.0%),反映整个亚洲有大量资金追捧。 证券交投量回复至去年9月前的水平,最近3个月平均每天交投量到达657亿港元,稍高于去年第3季的634亿港元。股市估值 根据统计(tngj),目前恒生指数市盈率已高于约15倍的过往(guwng)三十年的长期平

11、均数。 但现阶段仍难断定(dundng)这个水平属于过高或过低。银行业所承受(chngshu)跟股市有关的风险 然而(rn r),近期股市上升对银行体系的贷款组合质素所造成的影响不大。股市相关贷款占本地贷款的比率大部份时间低于2%,只在2006-07年,以及2021年第二及第三季受到首次出售新股活动影响而急升。银行业跟股市有关的贷款额在09年第3季约为649亿港元。 因此,银行业所承受跟股市有关的风险甚低。资产价格泡沫: 房地产 物业(w y)市场转趋活泼(hu po),住宅物业(w y)价格及楼宇买卖成交量大致上回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整体(zhngt)住宅价格于今年9月处于(chy)19

12、97年高位的75%,但豪宅价格已回到1997年的水平,升幅较小型和中型物业快。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数字显示,住宅物业价格于2021年12月跌至近年低位后,连续第9个月上升,由年初至9月累计录得约23%的升幅。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显示,10月底住宅物业价格进一步按月上升0.6%,而11月第2周按月稍降0.4%。 至于楼宇买卖成交量那么在6月至9月间连续4个月超过10,000宗,10月降至9,300多宗。 尤其是多项超级豪宅的成交价相继打破纪录。据了解,不少新推出楼盘的买家并不需要银行贷款。监察物业市场走势图解 按物业(w y)市场的根本(gnbn)因素分析,目前物业(w y)市况看似相对稳定。 然而众

13、多(zhngdu)指标均于短时间内飙升,假设(jish)此情况持续下去,将增加物业市场的风险。 虽然在过去18个月内,反映家庭根本置业能力的指标-包括(1)供款与入息比率及(2)量度是否供比租廉价的购入本钱与租金差距指标-均没有太大变动,但这情况可能是由于现时利率太低 (在2021约为2%,在1997年那么约为8-10%) 而出现扭曲。 虽然预料量化宽松政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低息的情况不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置业人士应该注意利率可能会掉头上升,从而增加按揭供款及购入本钱。因此在申请按揭贷款时宜量力而为;否那么一旦利率重回较正常水平时,可能面对还款困难。 此外,图中所示确实认人交易比率相对较低,

14、可能是受到1999年政府提高印花税,影响楼宇买卖交易费用所致。当时政府提高了楼宇价格在3百万元以上须课缴的转让印花税率,以价格为6百万元的楼宇为例,税率由2.75%上升至3.75%。 为防范银行体系出现不审慎信贷的风险,金管局于10月23日推出新措施,将价值2,000万港元或以上豪宅的按揭成数上限调低至六成。金管局亦提醒银行,应以审慎方式进行物业估值及计算准借款人的供款与入息比率。10月23日有关住宅按揭贷款措施 豪宅(ho zhi)价格在2021年第3季急升。为确保银行妥善管理按揭(n ji)贷款的风险及保障银行体系稳定,金管局于10月23日向认可机构发出通告(tnggo),要求它们把价值2,000万港元或以上的住宅(zhzhi)物业按揭成数上限由七成调低至六成。 通告亦强调认可机构应以审慎方式进行物业估值及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认可机构尤其要考虑到现时(xinsh)处于历史低位的息率假设回复至较正常水平时可能对借款人还款能力造成的影响。金管局于10月30日向认可机构发出有关物业估值及计算供款与入息比率的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