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应急预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095930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应急预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211标段南林路站人工挖孔桩应急预案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11标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05月06日人工挖孔桩应急预案一、 工程概况南林路站设在华林路与南林路交口以北,车站主体沿华林路南北走向,为地下二层结构。车站主体长度172.80m,建筑面积共计9456.70平米。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和1个紧急疏散出入口以及2组风亭。车站中心里程为右CK25+609.441。二、 应急原则为切实做好人工挖孔应急抢险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人工挖孔中出现的孔壁塌方、坠物或坠落伤人、有毒气体中毒、井下触电等事故的发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抢险及时,严格服从上级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服从大局。确保项目部承担的人工挖孔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二、应急策划(一)工程地质条件本站地貌为山前平原,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whc);震旦系南林路组石灰岩(Zwhn),地层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1素填土: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碎石、粘性土及少量建筑垃圾,有一定程度压实,部分孔顶部有40cm左右的沥青砼。该层于场区普遍揭露,厚度0.807.10m

3、,层底高程24.7971.27m。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1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局部含有少量碎石,层厚1.707.70m,层底高程21.0159.52m。仅见于ZD-hn-1、ZD-hn-37、ZD-HQXL-4、ZD-nn-1。3含碎石粉质粘土:黄褐色红褐色,可塑,所含碎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含量2030%,局部含量40%。层厚1.308.90m,层底高程25.71104.77m。该层主要分布于CK22+524.925+820.1段。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2红粘土:红褐-棕红色,可塑状态,局部含有大量全风化石灰岩,层厚1.508.70m,层底高程29.0634

4、.64m。主要分布于CK25+082.025+627.5段。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whc)主要分布于CK23+894.324+873.6段,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4个亚层,分述如下:1 全风化板岩:灰黄色土黄色,结构基本破坏,矿物成分完全变化,岩芯呈土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含有强风化板岩残块。层厚1.405.60m,层底高程48.6268.10m。2 强风化板岩:黄褐色灰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碎片状,少量呈土状,碎块、碎片手可折断,遇水易软化,局部含有中风化板岩残块,软硬不均。该层于场区内普遍存在,层厚0.7011.50m,层

5、底高程41.82104.07m。见于场区东侧。3中风化板岩:灰青灰色,板状构造,板理、节理较发育,裂隙面多见有黄褐色水锈,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块状。层顶高程41.82104.07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震旦系南林路组石灰岩(Zwhn)3中风化石灰岩: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闭合,充填有方解石脉及次生石英脉,裂隙面多见有褐色水锈,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块状。层顶高程21.8034.64m。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1溶洞:溶洞为灰岩溶蚀形成的,全充填粘性土及灰岩碎石、碎屑,软塑-可塑状态。揭露洞高0.403.00m,揭露洞顶埋深9.0023.50m,揭露洞顶高程24.4330.58

6、m,揭露洞底高程23.6328.78m。(二)水文地质本区地下水迳流条件良好。主要受人工开采、地下水渗透性等因素控制。经过短距离的潜伏径流,最终向海排泄。本次勘察期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2.03.9m。设计结构底板高程25.5m。经取水样试验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三)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施工场地危险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四)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根据人工挖孔施工的特点及地质情况,在

7、辨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施工事故的原因是孔壁塌方、坠物和坠落伤人、孔中触电、有毒气体中毒等。在工地以采取安全管理各种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人工挖孔应急预案。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1)全面依法制定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细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预案,并认真执行。(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指挥和管理,挖孔中的重点安全环节、部位要时刻监督,保证现场安全控制不留死角。(3)对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也比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严肃处理。(4)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三、应急准备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确

8、责任分工。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总 指 挥:丁 跃 副总指挥:陶馨杰、刘宏伟、张礼舜、杜冠芳应急领导小组:综 合 组 组长:陈忠富安全保卫组 组长:于海哲抢险救援组 组长:陈 岩医疗救护组 组长:关伟泽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 新善后处理组 组长:张 震2、应急组织的职责及责任人、联系方式总指挥职责: 联系人:丁跃 电话:(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2)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救援现场,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3)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应急

9、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4)在工地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5)在应急救援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副总指挥(即现场管理者)职责:联系人:陶馨杰 刘宏伟 张礼舜 杜冠芳 (1)评估事故的规模,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援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综合组职责: 联系人:陈忠富 (1)承担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协调应急领导小组的抢险救援工作,上报事故以及抢险救援的进展

10、情况。(2)确保通讯畅通,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3)提出抢险救援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4)指导抢险救援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5)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6)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安全保卫组职责: 联系人:于海哲 (1)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援的正常运作。(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3)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抢险救援组职责: 联系人: 陈岩 (1)实施抢险救援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

11、害。组织协调现场抢险救援和处置工作。(3)抢险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护组职责: 联系人:关伟泽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伤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伤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组职责: 联系人:王新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2)提供合格 的抢险救援的物资及设备。善后处理组职责: 联系人:谢厚念 与总指挥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事后生产恢复。3、应急响应在人工挖孔的施工

12、期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分班对施工进行监督。如发生事故,要第一时间反映事故现场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要将掌握的事故情况按程序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2)立即对施工现场内安全设施进行仔细排查。(3)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要组织人员立即进行人员的抢救,直到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或政府救援单位到达现场为止。(4)如有人员伤亡,立即与就近医疗机构联系,也可拨打“120、110、119”求助。(5)应急响应流程图事故发生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救援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人员伤亡

13、第三人民医院0甘井子区人民医院2姜维 13478906699监理赵庆文13322239270四、现场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进行救助。2、应急指挥部应迅速成员就位,按照应急程序处置。3、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判断事故发展状态,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中毒,必须先向井下通风或带好防毒面具才可下井救人;未使用安全电压触电,必须先切断电源。4、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5、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五、安全控制措

14、施本标段人工挖孔主要是桩的施工,针对此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种类和特点,提出响应的安全控制措施。1、施工前安全准备(1)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2)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研究制定施工控制程序,明确卡控的重点及责任人。(3)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学习需要的施工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4)机具设备由专人检查,保证其完好率,并制定施工机具设备的保养制度。(5)劳动保护用品在开工前按要求发放到员工手中。2、施工中安全控制重点及应对措施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围护措施。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围栏须采用钢筋牢固焊制,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砼围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利用吊桶运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提升机运土应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后方可投入运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孔壁情况。六、危险源识别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