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08952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国家战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候变更与中国的国家战略 2011-01-04 14:54:26 王缉思教授访谈王缉思/张海滨张海滨(以下简称“张”):王教授您好,记得您曾在2002年略论当前世界的政治特征一文中曾提出资本畸形的过度扩张所造成的严峻社会不公和生态失衡。2007年,在北京高校国际战略探讨中心以“中国的国际战略探讨:范式的反思与构建”为主题的研讨中您又提出,以环境爱护和气候变更问题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平安问题在国家平安和国家利益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应当成为国际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是什么缘由促使您关注气候和环境问题?王缉思(以下简称“王”):我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主要出于三方面缘由。首先,跟我在牧区和农村的经

2、验有关。从1968年到1975年我在内蒙大草原上劳动了7年。当时,我们不敬重自然规律,把大片的草场毁掉,变成农田,要让内蒙古草原变产粮区,成立了好几个生产建设兵团。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很荒唐。我1997年回到原来插队的东乌旗去看,因为过度放牧等等各种人为因素,那里的草原已经面目全非,沙化严峻。因为不忍心再经验这种内心苦痛,我2009年改去了据说草场最好的呼伦贝尔草原。令我震惊的是,毁草造田的事还在大规模发生。为赚钱从内地引进移民,种植农作物,大搞旅游业,造成严峻的植被破坏,实在是令人心寒!对此,似乎还没有什么政府部门进行真正深刻的反思。其次,我有国际比较的个人阅历。因为工作缘由,我每年出国十几次,

3、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国内的空气、河流、湖泊、草原跟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国外特殊是发达国家对国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爱护意识比我们强很多,这使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很受伤。当日本人、美国人在舍命爱护自己的森林的时候,我们却在向他们出口那么多一次性筷子和家具。我在日本就餐时,用了很多中国筷子,心里很不舒适。第三,我留意到目前一些关于环境爱护、气候变更的错误观点,感到须要从理论上仔细加以探讨。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折服自然、破坏环境是西方的文化,爱护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文化。这种说法对吗?我们在内蒙“改造草原”,大讲“人定胜天”,莫非是受了西方的影响?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很多,包括人们生存的须要,

4、但是跟东西方文化的优劣没有什么关系。要爱国就为爱护国家的资源和环境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把账算到别人头上。谈气候和环境问题,当然涉及国际关系。但我主要不是因为探讨国际政治才关注这些问题的,而是因为关切环保,看到生态环境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希望从国际问题探讨的角度加以促进。一、气候变更问题究竟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张:气候变更问题很困难,技术性很强。关于气候变更问题是否是真问题,在国内外的舆论界和学术界有一些争辩。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播放了名为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的纪录片,该片认为,“全球变暖说”其实是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保分子创建出来的,背后是一个高达数百亿美元的产业。在

5、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的11月17日,一名黑客通过网络,入侵了英国东安格里亚高校(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气候探讨部门的邮件系统,盗载了大量的有关气候变更的文件,然后将这些文件上传到由气象科学家主办的“真实气候”网站上,声称探讨数据被人为掩盖,因此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说法值得怀疑。在我国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气候变更纯属自然现象,现在气候问题很热,其实是炒作。我们从事国际关系探讨的学者应当如何相识气候变更问题?气候变更问题究竟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王:气候变更问题是真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上最权威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更特地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气候变更2007

6、: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已经说得很清晰: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是无可置疑的,而且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至于你刚才提到的“邮件门”风波,2009年12月4日,负责科学部分评估的政府间气候变更特地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WGI)联合主席秦大河及托马斯斯托克(Thomas Stocker)教授也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全球变暖是全世界多数的独立探讨机构多方观测的结果,并不依靠于单一试验室。陆地、大气、海洋及冰雪覆盖的地区,都显示了这种趋势,全球变暖这一事实不存在疑义。2009年9月18日中国气象报刊登了北京高校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的气候变更下的生态危机一文。文章的基本观点是气候变更对我

7、国生态平安构成威逼,一些物种因为气候变更已经灭亡或濒于灭亡。我最近还主持了秦大河院士做的一个讲座,他讲的主题就是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有劝服力。其实,气候变更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科学家早在30年前就意识到气候变更同人类活动的关系问题了。气候变更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绝大多数科学家和各国政府都已得出一样的结论。有些人不信任这个结论,那是个人的自由,不能强迫,但是我们国家的政策不能建立在少数人不信任的基础之上。不能因为有少数专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就变更我们现在的政策导向。美国闻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打过一个比方:一个人生病了,然后找了十个

8、水平差不多的医生,八个医生都说是癌症,须要动手术;还有一个医生说不确定,没想好;只有一个医生说不是,用不着动手术。结果是,85的医生坚持应当动手术,15的医生反对,这时候他怎么办?确定去动手术啊,也就是说必须要敬重绝大多数专家的看法。因此,不论是从事国际关系探讨的还是其他问题探讨的,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另外,在科学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没有什么科学结论是全部专家一样同意的。进化论不是至今还有人质疑吗?我们不能说因为有争议,就不往下做事情了。假如这样,我们的社会怎么发展和进步?所以我们必需往前走,而要行动只能依据专家的基本共识。二、气候变更议题上的“阴谋论”和“陷阱论”张:目前在国内学术界,特殊

9、是在国际关系学界和经济学界,不少人认为气候变更议题是西方设计的一个陷阱和阴谋,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主要意图在于延缓和阻挡中国的快速发展。您对这种气候“阴谋论”或“陷阱论”怎么看?王:西方人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恒久无法说清晰,因为西方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不必过多去考虑西方人的动机是什么,而是应当考虑中国人的利益在哪里。假如我们照着西方的逻辑,依据西方过去的工业化方式去发展的话,是不是可持续的?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对生态环境不加以关注,不搞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中国会是一个什么状况?这跟西方的动机没有关系。假如去想西方的动机,就可能自己把自己弄糊涂了。假如说气候变更的议题是西方

10、的“阴谋”或“陷阱”,我也可以怀疑西方把中国当成“世界工厂”,以中国人的廉价劳动力和生态恶化为代价,在中国投资于附加值很低的产业赚大钱,才是阴谋和陷阱。而且我们已经是受害者了。假如我们依据过去的增长方式走下去,受益的是西方,吃亏的是中国的一般百姓,损失的是中国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生态。同样是西方人受益的事,为什么节能减排是阴谋,高能耗、高污染、低工资就不是阴谋?不能依据西方人设不设陷阱来确定我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这个思路是错误的。不能因为西方人想让中国做什么,中国偏不做什么。这个逻辑实在太简洁,也太可笑了。莫非西方跟中国力不两立?假如真的是势不两立,为什么中国还要跟西方合作?在邓小平常代,中国

11、意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贫困,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我们并不考虑西方是不是喜爱中国摆脱贫困。但是,过去的增长方式的弊病很快显露出来了。耗费掉我们那么多的自然资源,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先是给西方人生产鞋袜、衣服、玩具,后来是电器,现在又起先造汽车,但运用的都是中国人,耗费的是中国资源,或者是中国到外边买来的石油等等。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都很廉价,产品出口了,但是工业废料、受到污染的水和空气都留在这里了。怎么不想想西方人有没有设一个陷阱,就是使中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中国的劳动力恒久这么低廉,然后去运用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中国人的最大利益应当是我们工作的动身点。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是因为它符合最

12、大多数中国人的最大利益,不是因为它迎合了西方人的须要,与西方搞不搞阴谋无关。“西方陷阱论”等等,反映了一个肃穆问题:我们是不是太关注外国人怎么看我们了?是不是应当多关切中国人的看法?有的报纸成天关切西方人说我们什么,还出专版刊登外国怎么争论中国,这不是很惊奇吗?我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看报纸,从没见过这样的专栏,刊登外国人怎么看本国。这种对海外舆论极为敏感的现象,跟“阴谋论”盛行是有关系的。其实,假如国内媒体和公众不那么在乎西方人说什么,西方假如有什么阴谋、陷阱,不就起不了作用了吗?三、气候变更议题与中国的国家战略张:气候变更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从技术层面绽开的探讨已经很

13、多,但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的分析仍旧少见。您能否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气候变更问题的重要性做一个分析?王:中共十七大进一步确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同自然的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意味着中国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和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界定做出了进一步调整。这种调整,同全球化潮流下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和加强是相一样的。气候变更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而且关系到子孙万代的福祉。我主要还不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甚至觉得,从中国看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气候变更。事实上,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更这三方面问题是同根、同源、同步

14、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在我国,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甚至比气候变更还要严峻得多,特殊是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这个问题似乎外国人并不怎么关切,但我们自己应当关切。这些年来,我们采纳了传统的增长方式,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但我信任这是不行持续的。假如不转变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我们将来面临巨大的灾难。现在环境恶化已经很难逆转了,假如再接着下去就完全不行逆转了,我们的子孙万代将要受苦。2006年9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探讨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因环境污染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探讨报告。探讨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国

15、内生产总值的3.05。假如在当时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须要一次性干脆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如此看来,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的很大一部分,事实上被环境污染所吞噬。究竟经济增长重要还是治理环境重要?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多数人当然会说还是经济增长重要,假如经济不增长,将来会有钱去治理环境吗?但事情并不能这样简洁地进行加减法。治理涉及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提高到这么一个角度来考虑:人活着原委是为什么?拿钱就能买来健康吗?这不是一个简洁的经济增长方

16、式的问题,也涉及人生活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是要美国式的生活方式还是日本式的生活方式?张:您能否详细说明一下您所说的生活方式,特殊是美国式的生活方式?王:生活方式不等同于消费方式,比消费方式更宽泛。比如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表现在人均消耗的能量、热量、食物等都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人均住房面积比日本、中国这样的国家高很多,每户拥有的汽车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换句话说,它是一个高消费型的社会。不仅高消费钱,而且高消费全部跟生态环境有关的东西,比如汽车、住房、燃油、电、煤气,等等。这就是我所指的生活方式。明显,在中国一般人心里所想的生活方式,就是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就是说要住大房子,要开汽车,而且要好汽车,最好每人都有一辆汽车,还能到处旅游。同时还要求电费很低,水也可以随意用。国外很多大城市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彻夜通明,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就是现代化吧。现在外国人来中国经常表示惊异:哎呀,中国变更真大呀,到处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