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03232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汇总计算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1某企业拟购人一套设备,有AB两种型号可供选择,该企业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为33,预定投资报酬率为14,其他有关资料如下:项目 A B购置成本 200000 150000有效期 5 5预计残值 20000 15000预计税前净利 40000 30000根据以上资料,采用净现值法分析确定企业应选购哪种型号的设备。(5年,14的复利现值系数)o519(5年,14的年金现值系数)3433答案:A型号:税后净利=40000(1-33)=26800(元)折旧率=(200000-20000) /5=36000(元)净现值-200000+(26800+

2、36000) 3.433+200000.51925972.4(元)B型号:税后净利=30000(1-33)=20100(元)折旧率=(150000-15000)/5=27000(元)净现值-150000+(20100+27000) 3.433+150000.519=194793(元)A型号的净现值大于B型号的净现值,所以应选择A型号设备。2某公司准备投资上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l0万元。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8万元。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

3、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假定均于当年收到现金),第一年的经营成本10万元,以后各年为55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40。流动资本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要求:计算该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答案:固定年资产折旧=(80-8)/5=14.4(万元)NCFo-1=-40(万元)NCF2-10(万元)NCF320-1010(万元)NCF46(85-55-14.4)(1-40)+14.423.76(万元)NCF7(85-55-14.4)(1-.40)+14.4+8+1041.76(万元)3假定某公司有一投资中心,今年一季度的有关资料如下;销售收入 150000元营业资产(季初) 70000元营业资产

4、(季末) 90000元营业利润 15000元预期最低报酬率 14要求:计算该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与剩余收益。答案:营业资产的平均余额(70000 +90000)/2=80000 (元) 销售利润率=15000/15000010010 资产周转率150000/80000=1875(次)资产报酬率101.875=18.75剩余收益=15000-80000143800(元)(三)1假设某公司计划期间第一季度的简略销售预算如下表所示。若销售当月收回货款60,次月收款30,第三个月收款10,计划年度期初应收账款金额22000元,其中包括上年度11月份销售的应收账款4000元,12

5、月份销售的应收账款18000元。要求:(1)计算上年度12月份及11月份销售总额各为多少?(2)预计第一季度各月份的现金收入。答案:(1)上年11月份销售总额=400010=40000 (元) 上年12月份销售总额=18000(30+10) =45000(元)(2)该公司预算年度第一季度的分月销售预算及预计现金收入如下表所示。2福州化工厂可在同一同过程中生产出甲、乙两种联产品,它们可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也可加工后出售。有关产量、售价和成本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甲产品乙产品产量(吨)400200联合成本(元)24 0002 000分离后立即出售单价(元)38018分离后进一步加工成本(元)36 0

6、002 000加工后的销售单价490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出甲、乙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答案: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进行差量分析:甲产品:差量收入=加工后收入-加工前收入 =400490-400380 =44 000(元)差量成本=加工(36 000)-加工(0)=36 000差量利润 8 000(元)乙产品:差量收入=加工后收入-加工前收入 =25200-18200 =1 400(元)差量成本=加工(2 000)-加工(0)=2 000差量损失 600(元)所以,甲产品以继续加工为宜,乙产品以分离后立即出售为宜。3假定某分部的经营资产为20 000元,经营净收益为6 000元。 要求:

7、(1)计算分部的投资利润率。 (2)如果利息按15计算,其剩余收益是多少? (3)如果采用投资利润率来衡量其工作成果,预计对管理部门的行动有何影响? (4)如果采用剩余利润来衡量其工作成果,预计对管理部门的行动有什么影响?答案:(1)分部的投资利润率= =6000/20000 =30 (2)分部的剩余收益=经营净收益-经营资产按规定的最低利润率 =6000-2000015 =3000(元) (3)采用投资利润率作为分部业绩的评价指标,分部主管将倾向于排斥利润率低于30的投资方案,因为它会降低分部业绩,分部的这种考虑,是一种短期行为。因为假定整个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5,那么只要高于15的投资就会

8、提高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 (4)如果采用剩余利润作为分部业绩的评价指标,分部主管将愿意接受只要高于最低报酬率(15)的投资机会,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分部的剩余利润。(四)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答案: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

9、成本=10+5+7=22元 (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贡献边际=40600-(22600+4600)=8400元 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 2、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2(1)如表所示四个案例是四个工厂分别在过去一年中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假定每个工厂产销平衡,同时都只产销一种产品。要求:根据本量

10、利分析的基本原则以及贡献毛益的实质,通过具体计算,将有关数据填入表空白栏内,并分别写出其计算过程。(2)如表所示四个案例是四个工厂在过去一年中生产和销售的情况,假定每个工厂产销平衡,同时都只产销一种产品。要求: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贡献毛益率的实质,通过具体计算,将有关数据填入表空白栏内,并分别写出其计算过程。答案:(1)解: 5000件 64 000元 30 000元 30 000元5元 4元 15000元 16000元计算过程:案例1: (1) Tcm- a= p Tcm= a+ p=10 00O+10 000 =200000(元) 又 cmx= Tcm x=5 000(件) (2)

11、 px - bx = Tcm bx=px Tcm =50 000-20 000=30 000(元)案例2: (1) Tcm= cmx=38 000 =240000(元) 又px -bx=Tcm Px= Tcm + bx = 24 000 +40 000 =64 000(元) (2) Tcm a =p a = Tcm p = 24 000 9 000= 15 000(元)案例3: (1) px -(a+bx) = p bx = px - a p = 45 000-18 000 - ( -3000) =30 000 (元) (2) Tcm=Px bx =45 000 3 000=15 000(元)

12、 cm = Tcm/x = 15 0003 000 = 5(元)案例4: (1) Tcm = px bx =81 000 45 0CO =36 000(元) cm = Tcm/x = 36 000/9 000 = 4(元) (2)p = Tcma= 36 00020 000=16 000(元) (2)解 108 000元 60 000元 45 33 000元 250 000元 175 000元 35 110 000元 案例1: (1) bR = 1 cmR =140 =60 bx = pxbR = 180 000 60 =108 000(元) (2) Tcm=pxcmR = 180 000 4

13、0= 72 000(元) a = Tcm p =72 000-12 000=60 000(元) 案例2: (1) Tcm = Px bx =300 000 -165 000 =135 000(元)cmR =Tcm/px =135 00030 000 = 45 (2) p = Tcm a=135 000-100 000 =35 000(元) 案例3: (1) Tcm a =p Tcm= a + p=80 000+(-5 000)=75 000(元) 又cmR=Tcm/px px= Tcm/cmR =75 000/30% =250 000(元) (2) px bx = Tcm bx = px-Tcm =250 000-75 000 =175 000(元) 案例4: (1) Tcm =px bx =400 000- 2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