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02239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论文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极拳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健身作用摘要: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武术中一项别具风格的拳术,它具有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价值。在实际应用中有着独特的技巧。它的特点在于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沉静缓慢、柔和圆活、匀速连贯,其演练过程细致而松静,舒展而严紧。这种独特的风格与其它拳术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面向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新陈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和改善详细论述了太极拳对小学生的健身作用,并提出了小学生要练好太极拳时生理心理所需要准备的工作。关键词:太极拳,神经系统,新陈代谢,防病健身。1.前

2、言太极拳术博大精深,其健身养生的价值,技击护身的功能及深奥的经典拳论, 在中国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太极拳的拳和气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气在祛病保健中的气功为吐纳,在拳术中气与拳相结合,作为催劲发力的连接连合动作。因而有力发腰脊,气宜鼓荡。腰为轴,气为轮,发劲呼气等提法。太极拳中有内三合和外三合。所谓内三合,就意、气、力三合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所谓外三合就是在太极拳运动发劲时表现在肩、髋、肘、膝、手、足上下之协调一致。以上说的是太极拳运动在防病和治病方面都有其积极的意义。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

3、好的影响,从而给其它系统与器官的健康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太极拳在小学课堂中对小学生的健身医疗作用与原理,并就如何练好太极拳提出了科学锻炼方法。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有关的专著、论文、等资料。2.2逻辑分析法 结合相关的教科书与论文进行分析。2.3组织参与和实验法 通过实验得出相关的数据,总结出实验的结果。3.研究结果分析讨论3.1太极拳运动对小学生各个系统的生理影响3.1.1太极拳对小学生神经系统的影响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武术训练可以刺激骨骼生长,主要是通过刺激骨膜外成骨细胞,增加骨皮质的厚度和密度,练习时可以使肌肉和韧带拉长并具有弹性,使

4、动作幅度增大,并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符合应力的作用方向。通过各肌肉、关节的剧烈运动,致使其内脏各器官系统很好的发育,太极拳运动对发展机体的柔韧素质也具有良好的影响,关节活动的范围大大增加。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它的支配下进行的。太极拳是保养和恢复神经系统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承受性,保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控制和调节各系统活动的最佳手段,因为太极拳能使小学生大脑和脊神经系统与躯干和内脏周围神经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良好的刺激,同时它们相互之间又进行良好的刺激,得到整体性的锻炼,从而使整个神经系统得到保养和恢复。太极拳从起势一开始就要求 “心静”,精神内嵌,思想高度集中,不存丝毫杂

5、念,用意不用力,这些都使大脑绝大部分进入抑制状态而获得良好的休息机会。练拳时因为呼吸量的增大,血液循环加速,使大脑获得更多的养料和氧气。每个动作从眼到手,从而加强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和健康水平。练习太极拳需要完整一气。每个动作从眼到手、腰、脚等部分,需要式式相连,上下相随,连绵不断,川流不息。太极拳动作的某些部分又比较复杂,必须有很好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这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训练作用,并能增强大脑对其他各个系统的调节作用。3.1.2太极拳运动对小学生消化系统的影响练习太极拳可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和加速新陈代谢。由于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训练作用,加强和提高了人体各部位器官的技能活动,这样就

6、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呼吸运动对胃肠的机械刺激作用,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提高了消化技能,这样既能增加食欲,又可避免便秘等毛病,促进发育完善。太极拳消化系统的作用演练太极拳要求“虚胸实腹,气宣鼓荡”,使腹腔血液供应充足,同时使腹腔动脉血迅速回流心脏。由于腹腔血液循环畅通。使平滑肌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促进了消化器官本身强健。太极拳运动的腹式呼吸使横隔上下起落,对胃肠,肝,胰起到了良好的按摩作用,促使消化腺大量分泌消化液,使食物得到比较安全的消化,便于为人体吸收利用,这是练习太极拳对提高消化系统供销产生的另一种促进作用。由于深呼吸的

7、作用,促进了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速了血液循环,使肌肉丰润、柔软而有弹性,使骨骼坚实。太极拳的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可以对肠胃器官进行良性按摩。有助于肠、胃疾病的治疗。因此,经常练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减少便秘现象,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下降。3.1.3太极拳对小学生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太极拳柔和协调的动作,会促使血管弹性增强,血管神经稳定性提高,更能适应外界刺激。太极拳与剧烈运动不同,运动过后,舒张压会下降,长期锻炼,有利于防止高血压和血管硬化。小学生练习时要求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要做到匀、细、深、长,着重腹式呼吸,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锻炼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

8、和换气功能,有着良好的作用。太极拳由于要求深长均匀的自然呼吸,且要气沉丹田,呼吸的效果增加,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改善了心脏的营养的过程,为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人的一切活动,不论是外部器官和内部器官,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进行的,对心脏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影响也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下发生的。3.1.4太极拳对小学生运动器官的影响运动器官是人体运动主要器官之一,人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的。练习太极拳能强健骨骼,保持关节的灵活,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肌纤维,肌腱更富于弹性,练习太极拳时特别强调的是应“用意不用力

9、”。“用意念引发劲力”,这种劲力是在意念引导下的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太极拳具有螺旋式的弧形动作,它能使全身各部分肌肉群和肌纤维都参加活动。太极拳讲求“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即要求小学生立身中正安稳,姿势松展圆满,身体肌肉、关节不可紧张僵硬。动作如行云流水,悠缓流畅,连绵不断。练习时,头、眼、手、脚、躯干要互相配合,整个身体要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使小学生练成良好的体形。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及的长度,长年累月,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强收缩的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引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态

10、结构功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变形等方面的能力,使骨骼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由于练习太极拳时要求不断地作弧形运动,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3.2 太极拳对于小学生的其他健身作用3.2.1太极拳对于小学生的健身价值表现在它所具有的良好的持久性上。以为它的动作难度不大,效果明显,而不需要任何设备,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地面平坦、干燥,够太极拳路线来回往复,就可供个人练习了。总而言之, 由于练习太极拳的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从而在持久性方面,与步行活动一样,只要你有“诚毅”二字在胸间,就能以此成为

11、维持终其一生的健身运动方式了。这对于小学生一辈子身心健康的获益是不言而喻的。3.2.2太极拳对于小学生的养生作用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就是人类的健康,人类的寿命长短至今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所以需要进一步开发。这是因为人类大脑组织与细胞未得到充分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形成了绝大多数人以右手劳动为主的习惯,使左右大脑半球发展不平衡,左大脑半球的发展和智慧比右大脑半球强,同时人的智慧随着人体老化而减退,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尽量使之平衡和减缓其退化过程。参加太极拳运动是使左右大脑半球平衡,减缓智慧退化,进一步开发智慧的最好办法。太极拳要求全身进行统一的整体运动,尤其是要

12、求左右手同时进行协调运动。这样就必然有利于调节左右大脑半球的发展、协调与平衡,也有利于智慧退化的减缓和智慧的开发。同时,太极拳是在松静条件下,用意不用力,引导肢体进行同步轻柔的圆弧形武术运动的,这样必然会使气血随肢体运动流遍全身,因而人体组织与细胞,尤其是尚未开放的远端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那些即将衰亡的细胞,得以充血,获得滋补,有利于保持、恢复和开发大脑智慧。3.2.3太极拳对于小学生有净化心境、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能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精神,助人为乐的浩然正气;还可丰富智慧,开阔眼界,敏捷思路,胸襟坦荡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非常

13、有利于调整心理平衡,达到身心健康。二十一世纪是保健的世纪,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科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的寿限。从动物生长期角度研究,认为人的寿限应是125175岁。有的科学家从细胞分裂次数推算人的寿命,认为人的寿限应在120岁以上。尽管是科学推算,现实也证明,人类寿龄确实是在不断增长。然而太极拳是人们自我保健的良好手段,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延年益寿。3.3小学生练习太极拳时生理心理需要准备的工作3.3.1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学生需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准备练拳时,可以做做深呼吸、站站桩步,做一做轻微的四肢躯干的活动,这样使肌肉既关节松弛、肺脏舒张、血液

14、畅通。练拳是必须心平气和、精神集中,所有精力完全贯注到拳路中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起势开始前,必须要静二三分钟,二目微睁,使思想集中了,呼吸平稳了,然后再开始练习。3.3.2精神要专一。培养学生树立“三心一意”的思想,练习太极拳要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精神要贯注于每个细小的动作中,做到心里安静。如果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就会造成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周身失调,快慢无序等现象。我教太极拳第一节课时先讲理论,讲太极拳的起源于发展,讲什么叫太极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为下一步太极拳教学打下铺垫。另外,平常有时间给学生多放一些名家太极拳和推手视频,让他们边看便给他们讲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在脑

15、海里就对太极拳的每一招每一式有了定性思维。3.3.3练太极拳时,力求全身肌肉放松,不要使用拙力和僵劲,要特别注意重心的移动,这关系着全身姿势的好坏和协调。太极拳是一项式式相连,处处圆活的圆运动,不要摆好了手在动脚,而是一项“步随身换、手与神随”的运动,使动作做到连绵不断,川流不息,内外协调,上下相随。教会学生心领神会动作要领,教学中要以动作的含义、名称和技击的作用去讲解,示范,演示中不仅要“传形”,而且要“会神”。譬如:“手挥琵琶”,动作的式样要像两手抱着琵琶一样;“野马分鬃”动作要做到像野马奔腾时马鬃分开的形象;“白鹤亮翅”动作则要似白鹤舒展美丽的翅膀一样。在讲解到技击作用时,譬如“闪通背”

16、,就是上肢动作做防守还击的状态;“搬栏捶,就是上肢配合防守做进攻的动作;“搂膝拗步”,就是进攻与防守的配合应用。这样进行诱导学生去想象、体会动作要领,开动脑筋去会神动作的积极意义。3.3.4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节节深入,步步前进,练好一式,再练二式,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在练习过程中,不论进退身转和灵活变化等,要处处注意每个式子的姿势细节和动作要领,作到边学习,边巩固,边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快,学的好,效益高。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重复训练,才能加深印象;根据动作形成的规律而言,是从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从而达到动力定型,也需要反复的学习。为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技术传授动作形成的规律。3.3.5要有始有终,坚持下去,不要急于求成,但等日久见功。不要从兴趣出发,高兴就练,不高兴就不练,这样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效果。练时要多看、多想、多问、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