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020137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DOC 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材料: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各位老师,你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谈有关新课程实施的话题。我们金水区教研室的老师们为了使一线老师能够轻装上阵,给大家提出了“先进入”的指导思想,鼓励大家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大家多做尝试,并多次到课堂听课,认真辅导,才使我们在高标准,低要求的前提下逐渐进入课改。今天我谈的话题是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这只不过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还希望会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谢谢!我就首先从观念的转变说起吧。观念的转变中我重点谈谈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关键在于教师。一、课堂要成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源泉角色转变的

2、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就是放下自己绝对权威的架势。如果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学生必定没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教师以教学参考书为权威,学生很可能跳不出参考书的范围,也就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放下权威,倾听学生们的心声,积极参与大家的争论,这时你会发现课堂充满了活力。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每次上完课,我总是非常兴奋,课堂上师生的唇枪舌战,引经据典,时常给我许多新的启示,许多新的活力,让我激动又兴奋。例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师生讨论总结的十分热烈,大家都在用自己最动人的语言称赞元方的诚信和懂礼,忽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

3、元方一点儿也不懂礼貌!”当时有很多听课老师,大家闻声一齐望过去,一个平常很懂事的男生,他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看到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望着他,他站起来说了一番话,至今让我难忘,他是这样说的“元方时年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与父亲的朋友讲话,把人家批评的无话可说,这说明他聪明,可他对人家的惭愧(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和元方握手)不理不睬,这多伤人心啊!”大家都默默无言,陷入深思,有一个同学起来反驳他“他是怕那个人打他才不回头的!”有人起来帮他说:“不对,元方就是不太懂礼貌,他只记得批评别人,却不注意自己的行动!”。“他已经把不懂礼貌的父亲的朋友批评得惭愧了,能说他不懂礼貌?”“不接受别人的歉意

4、就是不懂礼貌!”大家争的两眼放光。像学习斑羚飞渡一文时,许多同学发现作者精心描绘的飞渡一节,其实从文中的具体数字来看,那些半大斑羚是无法成功飞渡彼岸的。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们一向是站在作者和参考书一边的,这已经成了一种惯性,当这个不能成功飞渡的问题的提出来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简图,一边画一边讲,试图说服大家。谁知,我的小反对派们也不甘示弱,一个叫金山的同学也跑上讲台画起简图,也是一边画一边讲,我在旁边观察,大家听得十分专心。“大家看这儿,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老斑羚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这时,老斑羚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他一边说还一边画,同学们

5、专注地看着他和他的图画。“注意弧线的最高点,这个点应该是老斑羚跳跃长度的一半,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着:最健壮的公斑羚一次最多能跳出五米远,一般的斑羚能跳四米左右。这就是说,老年斑羚跳到最高点的时候只能跳2米左右的距离,在这个点上,半大斑羚踩着老年斑羚的背第二次起跳,他要跳的是四米左右的距离,而不是课文中说的两米!他会跳过那四米左右的距离吗?”这种发现让我们展开了一场对于文中数字的重新认识和分析的讨论,这样的争论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没有了教师的权威,课堂已经没有了台上与台下的距离,师生在互动中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对

6、于同学们争论的问题最好是没有统一答案。课堂上同学们创造性的发现也来源于教师心中无权威。有一篇文章给我许多启示,这篇文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文章讲述了作者一生中多次读红楼梦的不同收获,说是青年时期读红楼梦收获的是爱情,文革时期读红楼梦读到的是阶级斗争,老年时读红楼梦收获的又是不同的内容。同一个人读同一部书,读的时间不同,收获的内容也不同,对同一个人,同一本书来说,收获还如此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看法不同的同学会更多。教师的心中也要有这样的认识。读过这篇文章后,我试着在教学中不再统一同学们的认识,允许同学们对文章有不同的见解,当不同的见解和发现在课堂上提出时,我才发现,这时学生的目光闪着异彩!同学们

7、读书的劲头也足了,因为他们都想有与众不同的发现,都希望自己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多读课文,不得不认真仔细的分析课文,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多查阅资料,多参加讨论,有了课堂之外的许多积累,课堂上的精彩言论就时时闪现了。例如:学习珍珠鸟一文时,有同学在课堂上连续发难,说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完全是虚假的,因为鸟的天堂在自然界中的森林里,而作者却把鸟关在自己的笼中,使其成为自己的玩物,这是爱吗?我引用课文中小鸟笼外的吊兰的可爱和温馨,从而引出小鸟在人类家中其实很幸福,它有着与自然界的家极其相似的生活环境,它无拘无束,它吃喝不愁,我谈了许多,自以为能说服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谁知他们一个个,一

8、项一项尖锐地批驳我,反问我,其中有一句话我很难忘:“布置的再像家也不是家呀!”,甚至还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服我,有的孩子还谈了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的娇惯令他们很苦恼,很不幸福。我们大家由相互说服,变成了相互倾听。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对他们自然就多了一份理解。这种理解,使我们师生关系融洽,使课堂气氛和谐向上。无巧不成书,学了这一课后,有燕子在我们教室门前搭窝,我想考验一下同学们是否真的会爱护动物,就不动声色地对他们进行观察,结果我白费心机,到放假,燕子窝依然完好无损。看来教育达到目的了。又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阿长与一文时,阿长善良、爱孩子,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不幸而又希望一生平安,大家你一言我

9、一语地在总结着,有一个同学也发表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她说:“长妈妈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有些同学在偷偷地笑她的话,她红着脸为自己辩解到:“她很会讲故事,并且她讲的故事让鲁迅记的很久。”偷笑的脸慢慢变了,有人反驳她:“你凭什么说她很会讲故事?”“我们一共学了鲁迅先生的三篇文章,其中有两篇都写到了长妈妈和她的故事,这不说明她很会讲故事吗?”“我们学了四篇鲁迅的文章!”有人给她纠正“四篇照样说明她很会讲故事!会讲很多故事就说明她有一些文化!”其实我们在课堂没有必要把课文的主题思想什么的给同学们一个统一的答案,要允许他们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看法,这样课文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也就丰富多彩了,语文课堂就不再沉

10、闷,同学们才能更有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语文学习也会因为课堂的丰富和活跃而延伸到同学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逐渐地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一泓清泉,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成为叮咚作响的小河,永远充满活力地向着知识的海洋奔流。教师心中无“权威”也是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增加课堂活力的关键。进入课程后,我更觉得我们做老师的,教给学生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我们要努力钻研该如何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这是一门学问。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放开教学参考书,做到心中无权威,让参考书真正地起到“参考”价值,而不是“标准答案”的作用。学习一篇文章,各有所得应该是正常的,众口一辞

11、就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如果我们只依靠参考书上的内容,就恰恰成了发挥我们创造性的羁绊。这样,我们就不能放开思想,用心去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也不能在课堂上谈出我们自己独到而精彩的见解。所以,放下我们自己心中的“权威”,会解放我们的思想,更会在无形中带动同学们思想的解放,师生思想的解放会使大家在学习中产生更浓的兴趣,更大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教学活动活力四射。第二,我要谈课程观念的转变。这里我谈三方面的内容:一,结合实际情况与课标,认真审定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也是充分发挥创造精神的关键。我们根据当地学生自己的特点,认真、具体地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学生要能够从每一篇文章中受到教育,获取生活

12、上的知识,从而提高素质水平,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二: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三;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提问,学会倾听,学会辨别是非。现在的学生大多在家庭中受到娇惯,有很多同学听不进也不懂逆耳忠言,语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他们明辨是非。二,充分利用教材、拓宽教材,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长他们的知识。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多了一项语文综合活动。对语文综合活动,一开始,我们也不知该如何下手,因农村的学生绝大部分没有读过课本以外的书,除了假期,其他看电视的时间也很少。也就是说,孩子们的知识面太窄,有许多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学习的,可他们的支持太片面,他们仅仅愿意给孩子买复习资料,把文学、

13、科普、生活类的图书视为禁书。农村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几乎也没有了,相当一部分是被家长逼着上学的,还有很多人连市里都不经常来。学生知识面窄,生活能力差。面对这样的实际状况,课下进行综合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我们试着有所侧重地进行综合活动的尝试。例如:“戏曲大舞台”这个综合活动,我们试着请一些胆大的、活泼的学生每人学唱一段戏,然后在班里进行演唱,算是一次小的戏曲演唱会,可是这样仅仅让一少部分同学参与了活动,其他同学怎么办呢?后来又发动这些会唱的同学在班里教唱,然后回到语文课堂上来,请同学们每人写一篇文章,文章的写作范围就是“我学唱戏”,同学们学唱、教唱挺卖力,写起文章来也流畅了许多,这样的活动,同

14、学们有些被动,缺乏主动性,更没有对信息进行收集、积累、整理、创新的过程。在进行“母亲河”这个综合活动时,我们就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处于黄河故道,又在黄河岸边)在同学们中间搞了一次征集问题活动,从征集到的问题中找大家愿意研究的、感兴趣的问题来开展这次活动。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黄河的污染问题、治理问题,以及历史和有关传说诗文等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围绕“保护母亲河”这一主题,列出了以下几个活动课题:1、黄河沿岸的污染问题以及对黄河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法。2、收集黄河沿岸有关风土人情的故事传说和歌颂黄河儿女的文章。3、黄河对于郑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调查等等。并由全年级自由组合的研究

15、活动小组挑选课题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研究黄河沿岸污染问题的小组主动请求学校的理化组老师帮助,学习如何水质取样和对水质污染情况的测定。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郑州市所有流出市区的河流进行了采样分析,同时,他们还多次对黄河水质进行取样分析。虽然他们还没有科学的仪器,但他们的科学态度让人感动。收集沿黄两岸风土人情故事传说的小组节假日没有休息过,他们小组趁星期天的时间骑自行车跑遍了郑州西到邙山东到中牟边界河南岸各村,打听有关的故事等。同时,他们小组还留部分女同学在书店里查找有关歌颂黄河儿女的文章近百篇。值得一提的是承担第四个课题:黄河对郑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的小组。他们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因为,我们

16、这里现在不用黄河水了,所以他们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没有认识到黄河水对我们这里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这里种水稻,黄河水浇灌出的水稻,产量高米质好。正是这样,我们才逐渐走向富裕的。没有直观可感的东西,所以他们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活动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拓宽了书本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一些获取信息的方法。三、以学科为依托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深入。以学科为依托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学科教学的深入,而且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综合活动的实施给了语文组很多启示。我们试着把作文兴趣和写作的培养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结果,效果很好,我们学校一直不景气的作文教学有了起色。我们组织作文竞赛,朗诵比赛,还在学校开设小广播站。每次活动的结果都是课改年级的学生获奖率高。我想这和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关吧。作文杂志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