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00819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关键词】 高龄 冠脉介入术 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加健康知识,使其行为有利于向健康方向发展。如果对高龄冠脉介入术后病人护理不当、观察不及时,将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注重高龄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1 临床资料 我们从2004年5月2009年1月对我科住院的50例高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中男性32例,女性19例,年龄6081岁之间;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24例,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冠脉综合征3例

2、;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伴高血压25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4例。2 健康教育2.1 术前教育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的认识。通过护患交流,入院评估,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手术的过程、术中、术后的配合及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平卧时间、目的、方法、肢体活动度等)。使患者对手术有大概的了解。列举成功的实例,加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术前1天训练患者床上解小便,送介入室之前排空膀胱,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术前2 h患者如有饥饿感,可给予进食,但勿过饱。2.2 饮食指导术后进食可抬高床头2030,开始给予半流质、易消化软食,24h后给予低盐、低脂、低糖、易消化、不含高维生素的饮食。

3、2.3 心理护理冠心病病程长,合并症多,加上受到疾病的折磨,所以患者对这一技术还存在怀疑、担忧和恐惧等复杂心理,因此我们在加强术后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文化素质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开导。使患者思想负担减轻,情绪稳定,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2.4 安全用药老年人由于衰老,记忆力减退,对药物治疗的目的、服药的时间,服药的方法不够理解,故常有遗忘、不按时、有时漏服下次补上等特点,加上老年人的各系统、各脏器功能均趋向衰退,新陈代谢降低,即使药物剂量为一般正常用量,甚至稍低于一般用量,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指导老年人用药是护理人员必须十分重

4、视的一项护理任务。3 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3.1 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持续心电监护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一些并发症至关重要,因此对术后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巡视(一般1530min观察1次),严密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有无频发室早、室速、房室传导阻滞,有无ST段、T波等心肌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的表现。3.2 伤口出血及皮下血肿进行出血观察登记,记录拔管后、术后12h、24h穿刺部位创口出血情况;特别是在术后前3h,一旦发现腹股沟有肿块,应观察其硬度、范围、波动及杂音。为了预防穿刺口出血,局部伤口沙袋压迫6h,穿刺不顺利者适当延

5、长时间,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应绝对卧床24h,并用1.5kg沙袋压迫伤口,穿刺侧肢体制动1224h,避免弯曲,咳嗽及大小便时应用手压迫穿刺口以防出血。一旦发现应重新加压包扎,酌情减少抗凝剂。对于局部有血肿及瘀血者,应采用50%硫酸镁湿敷。3.3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由于患者心理过分紧张和拔管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呕吐、全身大汗等;心电监测:心率骤然低于50次/min,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严重者有神志和意识改变,此时应立即静脉快速滴注5%GS或NS补液、多巴胺35mg静推、阿托品1mg静推。所以在拔管时应

6、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并备好抢救药物。3.4 低血压冠脉介入手术期间低血压常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或急性心脏缺血引发的心源性低血压,均于术后30 min至2 h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所以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情况,发生血压下降时立即告知医生;并学会判断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血压下降时伴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出冷汗,严重时发生心脏停搏,一旦发生,立即处理,经升压、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3.5 假性动脉瘤由于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患者体形肥胖、高血压及介入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发生假性动

7、脉瘤,假性动脉瘤一旦出现,很多患者都会表现出焦虑、烦躁;另外,患者有局部的疼痛、肿胀等不适,所以术后应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工作,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的形成,一旦有出血、血肿,应早期发现并立即通知医生,重新给予包扎、压迫止血,严密观察出血情况、血肿范围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同时观察穿刺侧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足背动脉搏动、肤温、感觉;加压包扎解除后,查看局部有无肿块及搏动感。3.6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长期卧床造成血流淤滞、按压股动脉力量过大、静脉壁损伤等,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或红斑等。静脉血栓最大的危害是肺栓塞。所以,密切观察下肢血运

8、、皮肤颜色及下肢有无肿胀、麻木、无力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用药时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给药途径,在用药期间尽量避免一些有创伤性的检查,对注射穿刺部位按压时间相对延长;同时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并嘱患者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4 出院指导因PCI术后,需长期坚持定时服药,所以认真做好药物知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应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说明按医嘱正确服药的重要性,不能随意停服或漏服,并指导在服药期间如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诊,坚持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和凝血时间,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对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糖尿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患者,由于其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更应注意监测和观察与抗凝有关的栓塞征象。患者在服药期间,若因其它疾病就诊,应该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抗凝治疗,以免其它药物干扰抗凝治疗,而发生意外。出院后应劳逸结合,避免强体力活动或运动,防止受凉、跌倒和情绪激动。5 结 论 健康教育是护士在自己的岗位上对住院病人从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种教育。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提高了护士自己的业务水平,增进了护患交流获取病人及家属最大程度的配合与支持,有效地预防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