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00612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关键词】 心绞痛中医药以其安全无毒、疗效稳定、简便廉 价一直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和临床医生所乐 于接受。特别是近年来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 中药制剂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因此按照中医 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系统总结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常用方药,探讨临床有效 的中医方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 经典方剂栝楼薤白半夏汤 本方由栝楼、半夏各 12g, 白酒适量组成,适用于胸闷如窒而痛,或痛 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 痰多,舌质淡,苔浊腻,脉滑之胸阳痹阻型 冠心病心绞痛,立法重在通阳散结,祛痰开 胸。本方若再加入陈皮、干姜、肉豆蔻等温 中理气、豁痰通阳之药,则效果更佳

2、。痰瘀 交阻者,加当归、丹参、赤勺、红花、泽兰、 益母草、桃仁、丹皮等;兼有气滞者,加陈 皮、佛手、郁金、 菖蒲等;若舌苔黄腻、 舌质渐红时为痰浊化热之象,上方去白酒, 加贝母、黄连;寒甚者,去栝楼,加桂枝、 附子、干姜、橘红;胸闷重者,加枳壳、檀 香;胸痛剧者,配合服用苏合香丸或速效救 心丸。血府逐瘀汤 本方由当归、生地、桔梗、 红花、枳壳、牛膝各12g,赤芍15g,川芎、 桃仁各 9g, 柴胡、甘草各 6g 组成,适用于胸 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 心悸不宁,发作每因情绪激动所致,舌质紫 暗,脉沉弦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治 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本方由桃红四物汤 和四逆散

3、加味而成的。胸痛甚者,加沉香、 降香、元胡;阳虚而致血瘀者,去地黄,加 桂枝、干姜;气虚致瘀者,加党参、黄芪之 类;兼见胸闷、舌苔白腻者,是为兼有痰浊 之气,加半夏、橘红、菖蒲。本方应用非常 广泛, 凡气血郁滞之症皆可考虑运用。有报 道用本方加减可治疗 50 余种疾病。实验研 究证明,此类方药具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 微循环,保护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减 轻病变程度,保护心肌结构,促进修复增强 纤溶酶活性,防治动脉硬化,增强缺氧耐力 和体力,以 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作用, 更有利于冠心病防 治。生脉散 本方由人参log,麦冬15g,五味子 6g 三味药组成,为主治热伤气阴的常用方剂 适用于胸

4、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 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 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之气阴 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治以益气养阴。若脉 结代,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可合炙甘草 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偏于气虚者,重 用人参、黄芪,加山药;偏阴虚者,加女贞 子、旱莲草、制首乌;心神不宁、烦躁惊悸、 失眠者,加伏神、龙齿、合欢皮;阴虚阳亢, 症兼见心烦易怒、耳鸣者,加钩藤、丹皮、 栀子;大便干结,加肉苁蓉、桑葚;大便溏 者,去当归,加葛根、芡实、肉豆蔻;胸闷 痛者,加鸡血藤、元胡、郁金、枳壳;呼吸 气短,时而喘者,加蛤蚧、白果。本方应用 非常广泛、灵活,可与多类方药连用,治疗 气血

5、两虚的各类疾病。药理研究结果表明, 本方能延长缺血心肌的存活时间及延长心 肌缺血所致的心脏停搏时间,增加心肌 ATP 含量,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输出量,抑制 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提高红细胞摄氧带氧能 力,增加肝脏内核糖核酸和糖原的含量,提 高肝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等。失笑散 本方由五灵脂、蒲黄各等份组成 共为细末,每剂6g,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 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定。适用于胸痛,多 呈刺痛,伴胸闷,心悸,舌下有瘀瘢,脉弦 之瘀血内停型冠心病心绞痛,立法重在活血 去瘀,散结止痛。本方药性平和,合用以奏 去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本方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降低血小

6、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升高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含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 量,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限制梗死范围及降压作用。由于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的急重症,临床 症型变化较多,所以选择方剂时要遵循中医 辨证论治的原则。随症取方加减,临床常用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剂还有益气养血、滋 阴复脉的炙甘草汤;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 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当归四逆汤;回阳固脱 的参附汤;滋阴益肾的左归饮;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的天王补心丹;补气温阳、温通止 痛的保元汤等。2 常用药物丹参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 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7、 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 肝脾肿大、心绞痛。药理实验证实,丹参对 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作用。多种丹参制剂均 能明显增加心脏冠脉流量,使冠脉阻力明显 下降,丹参能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实验动 物急性心肌缺血或其他心电图异常,复方丹 参注射液能减轻急性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 并加速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多种丹参制 剂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及扩张血管 作用;丹参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亦有较显 着作用,冠心病、肺心病患者用丹参注射液 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或恢复正常;丹参还有抗凝血和促纤溶的作 用,其对血凝过程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对肾上腺素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及 ADP

8、诱导 的冠心病人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丹参 的各种制剂在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可 能是各种活血化瘀药物中使用最多的,临床 上报道很多,疗效可靠而确切。应用丹参及 其复方制剂,仅有少数病例有口干、头晕、 心慌、气短或恶心、呕吐、手胀麻等症状, 但不影响治疗,继续使用一般可自行缓解或 消失。但丹参对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要慎用 川芎 为伞型植物科川芎的干燥根茎,味 辛性湿。 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 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大量药理研 究表明,川芎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作用,如 强心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增加 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左

9、室 功能以及钙拮抗作用等。川芎嗪有降低血液 粘稠度的作用。实验还证实川芎嗪对血栓素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对聚集的血 小板有解聚作用,且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的作用。川芎制剂能使实验动物血管阻力降 低,使脑、股动脉及下肢血流量增多,并能 使血压下降,川芎嗪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 干分布较多,又具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 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临床证实,川芎 嗪在改善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液流变学方 面优于复方丹参。川芎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 良反应。少数用药后有消化道症状。偶有报 道,川芎或其制剂可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赤芍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川赤 芍的根。功能赤芍味苦,性微寒。有活血散 瘀,清

10、热凉血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赤芍水 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赤芍 801 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损伤和 减慢心律的作用。赤芍对心肌细胞慢钙通道 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即存在钙拮抗作用。赤 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制为抑制血小板 释放 5-羟色胺及磷酸二酯酶,从而使血小板 内 cAMP 含量增加。赤芍 801 亦有明显抗血 小板聚集,且有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的作用 实验及临床证明赤芍 801 能明显对抗血栓的 形成;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小白鼠肠系膜微 循环障碍有一定预防、对抗及治疗作用。赤 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临床经验表 明,赤芍的镇痛作用不比当归差。临床应用 赤芍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较

11、好疗效。红花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 科,筒状花亚科。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 作用,主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酸痛、 冠心病。用红花醇提液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 不同梗死区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观察中,证 实红花可挽救梗死边缘区濒临缺血心肌,缩 小急性冠脉闭塞后的梗死范围,这种有益作 用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关。红花对全 身血管有轻度扩张作用。各种红花制剂均有 降血压作用。动物实验还表明,多种红花制 剂均对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大鼠 体外血栓形成皆有明显抑制作用,都能显着 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临床运用红花治疗 心血管疾病报道有很多。如用红花醇提物治 成的片剂和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获得较 好疗效。含有红花的复方制剂在冠心病的治 疗中更为普遍,如冠心片等。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涉及的药物很 多,除上述 4 种药物外,还有活血:当归、 益母草、丹皮、三七、银杏叶、鸡血藤、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