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00314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设计(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本设计说明书是关于PN2.5DN600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主要是进行了换热器的工艺计算、换热器的结构和强度设计。设计的前半部分是工艺计算部分,主要是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估算换热面积,从而进行换热器的选型,校核传热系数,计算出实际的换热面积,最后进行压力降和壁温的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则是关于结构和强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进行设备内各零部件(如接管、折流板、定距管、钩圈、管箱等)的设计,包括:材料的选择、具体尺寸确定、确定具体位置、管板厚度的计算、浮头盖和浮头法兰厚度的计算、开孔补强计算等。最后设计结果可通过6张图表现出来。关于浮头式换热器设计的各个环节,设计说明书中都有详细的

2、说明。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 管板 浮头盖 浮头法兰AbstractThe design manual is about the PN2.5DN600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which included technology calculate of heat exchanger, th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of heat exchanger.The first part of design is the technology calculation process. Mainly, the process of

3、technology calculate i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esign conditions to estimate the heat exchanger area, and then, select a suitable heat exchanger to check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just for the actual heat transfer area .Meanwhile the process above still include the pressure drop and wall temperatur

4、e calculation . The second half of the design is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of the design. This part is just on the selected type of heat exchanger to design the heat exchangers components and parts ,such as vesting ,baffled plates, the distance control tube, circle hook, tube boxes. This par

5、t of design mainly include:the choice of materials,identify specific size, identify specific location, the thickness calculation of tube sheet, the thickness calculation of floating head planting and floating head flange, the opening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etc. In the end, the final design result

6、s through six maps to display.The each aspects of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has detailed instructions in the design manual.Key words: Shell-Tube heat exchanger,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tube sheet, floating head planting, floating head flange.目录前言1第1章 换热器概述2 换热器的应用21.2 换热器的主要分类21.3 管壳式换热

7、器特殊结构71.4 换热管简介8第2章 工艺计算9设计条件9核算换热器传热面积9压力降的计算13换热器壁温计算15第3章 换热器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17壳体与管箱厚度的确定17开孔补强计算193.3 水压试验243.4 换热管243.5 管板设计263.5 管板设计273.6 折流板333.7 拉杆与定距管353.8 防冲板363.9 保温层36法兰与垫片363.11 钩圈式浮头403.12 分程隔板463.13 鞍座463.14 接管的最小位置47第4章 换热器的腐蚀、制造与检验494.1 换热器的腐蚀494.2 换热器的制造与检验49第5章 焊接工艺评定535.1 壳体焊接工艺535.2 换

8、热管与管板的焊接535.3 法兰与筒体的焊接54第6章 换热器的安装、试车与维护556.1 安装556.2 试车556.3 维护56总结57参考文献59致 谢60附 录61前言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处理问题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原油换热器设计。浮头式换热器是锦州六厂炼油厂的典型设备,主要用于原油和油品等的换热,并且设计的原始资料及数据均来源于工厂中正在运行的设备。这次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为换热器的工艺计算、换热器的

9、结构与强度设计。其中,工艺计算主要是确定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器的选型、压降计算、壁温计算等;而结构与强度设计则主要包括:管板厚度计算、换热管的分布、折流板的选型、浮头盖及浮头法兰的计算、开孔补强计算以及各种零部件的材料选择等。在设计过程中,我尽量采用较新的国家标准,做到既满足设计要求,又使结构优化,降低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力争使产品符合生产实际需要,适合市场激烈的竞争。同时为了使本次设计能够进行顺利,我在设计前参阅了许多有关书籍和英文文献,并做了一定的摘要。因为换热器设计是属于压力容器设计范畴,与我所学的课程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这次设计对我的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不仅使我贯通几年里所

10、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还培养和提高我们群体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能力。换热器在设计过程中为技术分析与产品开发可以为设计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还能激发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在自己的脑海中巩固,这是我选择这个课题的初衷,而事实上我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一定存在许多疏漏和不够合理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特此致谢!第1章 换热器概述过程设备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在化工、炼油、轻工、交通、食品、制药、冶金、纺织、城建、海洋工程等传统部门所必需的关键设备,而换热设备则是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的过程设备

11、。在化工厂中,换热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投资的35%40%。1.1 换热器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能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是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流程上的需要。此外,换热器也是回收余热、废热特别是低位热能的有效装置。例如,高炉炉气(约1500)的余热,通过余热锅炉可生产压力蒸汽,作为供汽、供热等的辅助能源,从而提高热能的总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极力的研究十分活跃,一

12、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面世。1.2 换热器的主要分类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用途、工作条件和物料特性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换热器。 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三类:又称混合式换热器,它是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这类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常做成塔状,但仅适用于工艺上允许两种流体混合的场合。在这类换热器中,热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

13、,单位体积传热面比较大,故较适合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这是工业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类换热器。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壁面进行传热。按照传热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又可分为:管式换热器:如套管式、螺旋管式、管壳式、热管式等;板面式换热器:如板式、螺旋板式、板壳式等;扩展表面式换热器:如板翅式、管翅式、强化的传热管等。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由于设计题目是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而浮头式又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故特此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类型以及结构特点。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主要是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其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放置了

14、由许多管子组成的管束,管子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子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了增加壳程流体的速度以改善传热,在壳体内安装了折流板。折流板可以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就称为一个壳程,而图1-2-1所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为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以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

15、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以配合使用。这种换热器的结构不算复杂,造价不高,可选用多种结构材料,管内清洗方便,适应性强,处理量较大,高温高压条件下也能应用,但传热效率、结构的紧凑性、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等方面尚有待改善。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流体温度相差较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换热器的管端以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固定在两块管板上,而管板则以焊接的方法与壳体相连。与其它型式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结构简单,当壳体直径相同时,可安排更多的管子,也便于分程,同时制造成本较低。由于不存在弯管部分,管内不易积聚污垢,即使产生污垢也便于清洗。如果管子发生泄漏或损坏,也便于进行堵管或换管,但无法在管子的外表面进行机械清洗,且难以检查,不适宜处理脏的或有腐蚀性的介质。更主要的缺点是当壳体与管子的壁温或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时,在壳体与管中将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因此为了减少温差应力,通常需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利用膨胀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的能力来降低管束与壳体中的温差应力。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