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00314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对班集体的几点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对班集建设的几点建议班集体的形成是班级的社会心理结构诸要素不断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结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与集体建设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我认为,班集的好与坏,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应用自己满腔的爱敲起学生心灵的窗口,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地摸索、完善中建立属于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班集体。一、 用爱心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班集体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其中存在着诸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网络式人际

2、关系,他们是纵横交织在一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古人曾说过“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爱其术”,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促进班集体建设的健康发展。师生之间的第一印象,关系着学生对你的态度及你在班集建设中扮演角色的成功与否。以独辟蹊径的开场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冲淡陌生感,让学生上来就喜欢你愿意与你交朋友;精心设计第一节班队会,以“实话实说”的形式在海阔天空的交谈中,确立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上好第一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领悟知识真谛;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处理好班中发生的第一次偶发事件,让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新鲜感受。让

3、同学们在尊敬、信任、坦诚中与教师沟通交往,促进班集的建设。爱是沟通一切美好事物的纽带。没有爱,一切都将会变得暗淡无光。同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情感最为有效的手段。爱学生,首先应重视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敞开心胸去包容他们的一言一行。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一把;当他们停步不前的时候,推一把。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用爱心去构建班集的每一砖一瓦,相信集体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二、 在说理中创设育人氛围1、 在集体建设中培养健康舆论舆论是集体建设中表达言论与意见的一种方式,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在生活中舆论对学生起着一种无形的约

4、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力量。如果学生能够在一个有健康舆论的集体环境中生活,那它会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从顺从走向认同,进而向内化发展。但健康的舆论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灌输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概念,培养他们鉴别思想与观念正确与否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与坏思想和坏行为做斗争的意识;其次,用正确的评价手段,对班级开展的每次活动进行评价,利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热点话题进行辩论,从中分辨一些是与非,以此影响集体舆论。同时也可以利用班中的墙报、手抄报、宣传站等阵地,使学生从始至终沐浴在强烈而又健康的舆论下。2、 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制定合理奋斗

5、目标。每个人,每个集体在一定阶段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目标好比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一旦目标得以实现,它能给学生带来某种满足感。因此,教师要在班集建设中依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情合理的奋斗目标,使自己制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规范性。因此,在奋斗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可试行“由大到小自然过渡”的模式,即在一个学期中有一个大目标,根据这个大目标,在每个月实施中确定每个月的小目标,然后以每个月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制定每周的训练目标。如本月的目标确定为自觉学习,那就可根据这个前提分设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完成课堂作业、自觉完成家庭作业,自觉预习、自觉复习、自觉进行学习小结等几个训练环

6、节,在由弱到强的训练中,逐步去实现自身制定的目标。这样的制定由于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信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受到不错的效果。3、 以健全的竞争机制,实施科学有效管理。班集体的常规管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静态管理形式,严格的班集体常规管理,对提高班集体的整体教育质量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同。因而教师应合理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中去,让每位学生在各项活动评比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并能做到取长补短。为能切实达到这一效果,在班级中开展规范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用量化形式进行管理

7、。如班中开展“我争第一”的活动。将第一的定义扩展到学习、劳动、特长等多个方面,也可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划分为几大板块,将所量化的结果及时反馈出来,做到天天记、周周记、月月评。根据所评定出来的结果设定一些有新意的奖励,如最佳个人、最佳小队、突出进步生、越位大奖、闪光新星 ,使好学生和后进生都得到被认同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更好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三、在环境中锻炼,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力 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伸手去向大人要自主权,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学生在锻炼中逐渐培养了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意识,给学生一定的自

8、主地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务,让他们在班集体这个大熔炉中去充分的锻炼自己,体现自身价值,做好自我评价。怎样才能起到锻炼作用呢?建议一 :在班中建设岗位责任制班级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使班级管理民主化,增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在班中建立诸如以下的几个责任岗位:负责每天关锁门窗、设计板报、墙报、收发作业、收集废旧电池、管理图书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力,去竞争适合的岗位,在明晰岗位具体要求的情况下,去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以便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发挥全班学生的监督作用。教师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来保证这一责任制的建立,这样

9、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也培养了他们的班级责任感和与他人合作的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建议二:建立值日班长制度很早以来,在教师的观念中,班干部应有班中成绩优秀,纪律好的几名学生专职担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不仅埋没了班中其他学生的才能,更容易造成成绩不佳的学生产生自卑与失落感。给全体学生一次做干部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全心全意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也保护了每位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虽然,这种值日班长的制度在不同的班级中都曾有所尝试,但由于有些班级在实施中没有制定好一系列措施,所以开展起来没有收到较好效果。结合曾经出现的

10、问题,在活动中可以从以下三步做起:第一步是宣传发动阶段。明确值日班长意义,激发学生争做值日班长的热情。第二步是实施行动阶段。在明确了值日班长的职责后,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三步是总结评比阶段。根据同学们各自在一日的表现,评选出优秀值日班长。(每周评一位优秀值日班长,每月评一位突出值日班长,学期评出最佳值日班长)。这种制度的建立,极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实现班集体建设向更高层次的提升,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用爱心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拉近彼此距离,在说理中教育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在环境中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这样,优良班集体才能在实践与完善中提高自己。* * * * * * * * * * * * * * * * *天津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学术年会征集论文* * * * * * * * * * * * * * * * *谈对班集建设的几点建议吕文菊津南区葛沽第二小学2003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