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99615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林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平襄镇中林学校2013 年 7 月中林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在教育主管局的决策部署下,全县教育系统远学杜郎口、近学静宁县,通过观摩学习、交流体会使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为了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根据通教体发【2012】211号通渭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通渭县中小学开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和

2、通教发【2013】88号关于转发定西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通知及平襄教育学区7月2日“高效课堂观摩会”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在我校开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力争在2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是通渭县教育体育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我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三、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相对于低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

4、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四、活动目标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3、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2年左右的努力,把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高效课堂建设原则1、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则。要树立正确的高效观念,在学习和推进高效课堂活

5、动时,要学习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首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作为突破口,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作为目标。绝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模仿,忽视了实质内容上的训练,导致形式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2、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学校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学管理、课堂管理、教师管理。认真谋划能体现高效课堂的学校文化,构建学校文化特色。3、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加强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师德榜样,弘扬教师无私奉献精神。引领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学

6、生。大兴学习之风、奉献之风,让每位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4、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加强双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根基,对学生进行有实效的双基训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均得到提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高质量的教育教学。5、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培养学生行为品质、学习习惯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把时间、空间、机会和快乐还给学生,好的课堂教学除了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训练外,还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品质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都是他们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品质的真实体现。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即

7、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又是高效课堂的培养目标。六、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加强领导,保证高效课堂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副校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高效课堂实施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1、领导小组:组 长:师鸣翔副组长:袁益民 杨宗斌 孙 强2、实施小组:组 长:孙 强副组长:姜 鹏 陈文辉 何建东 李多宝 崔有华成 员:孔雪萍 景红玲 王文娟 张小燕 李江龙 梁想龙 何 倩 姜金莲 李小平 张应强3、试点班级:四年级试点学科:语文 数学 英语七、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宣传发动阶段。通过全体教师会议形式

8、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采用集中、分组、自学以及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学校成立高效课堂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拟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二)初步尝试阶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对“高效课堂”课堂模式进行初步尝试,学会导学案的编写。本阶段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结合课堂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照、查排、研究对策与实施补救,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共同研究,确定适合的解决方法。(三)确立模式,有序推进在学校教师初步尝试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县教

9、体局组织的骨干教师远学杜郎口、近学静宁县的契机,学校高效课堂领导小组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五环节”教学模式,并确定四年级为实验班级全面推进学校高效课堂构建工作。1、“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主要流程 (1)、出示目标环节: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提出自学要求,使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和方法,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高速公路(2分钟) (2)、学生自学环节: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自学要求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自学,尝试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建构,解决本节课中的基本问题。教师深入学生之中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也可给“迷路”或

10、“走错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10分钟) (3)、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或学优生带领全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群思广义依靠大家的智慧寻求问题答案。 “兵”教“兵”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也促进了学优生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在巡视过程中分层分组进行指导,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5分钟) (4)、精讲点拨环节:各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成果,教师收集反馈信息,针对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的问题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教学,原则是会的一律不教进。教的要求是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注意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

11、识点之间的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不能就题讲题,而要找出规律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13分钟) (5)、当堂训练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题目(说话、朗读、写作、练习题、考试、调班)及时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思维,形成相关技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快节奏地完成;训练的目的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学段操作要求 (1)、低年级:培养兴趣、适当渗透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性强,在学习时注

12、意力不稳定,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适当渗透“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游戏、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达到快乐高效的目的。 (2)、中年级:培养习惯、灵活运用 中年级学生,总体发展较稳定,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初步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各种习惯,灵活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初步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达到轻松高效的目的。 (3)、高年级:培养能力、全面实施 高年级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有所增强,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13、在巩固习惯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能力,形成基本技能,全面实施“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四)、年级试点阶段。在初步尝试和骨干教师外出培训的基础上,学校决定以四年级语、数、外三个学科、以“五环节”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行高效课堂。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普通教师上好达标课,问题教师上好过关课。学校高效课堂实施小组不定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检查和组织教师观摩其课堂教学。(五)全面推广阶段。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四年级语、数、外课堂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五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全校所有学科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

14、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上好常规课。这是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学校要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常规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常规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2、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3、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学校要进一步

15、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并形成学校导学案。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五)反思深化阶段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活动情况,反思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形成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1、总结反思。学校要分学科、分年级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并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3、通过“高效课堂”赛讲活动评出教师课改之星,召开全体教师会表彰奖励在“高效课堂”实践中做出较大贡献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和班级。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教材,确定自学提示(导学案)如何编写、使用、及使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