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990946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畜牧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畜牧科技开展“十二五规划为全面部署“十二五我省畜牧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畜牧业开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开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和?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开展规划?,结合我省畜牧业科技开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十一五畜牧业科技开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省畜牧业科技开展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在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减少疫病损失、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支撑作用。畜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科技成为推动畜牧业开展的主要力量,为“十二五畜牧科技开

2、展奠定了坚实根底。一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在省农业良种工程、科技攻关方案、国家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工程的支持、引领下,我省在地方畜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十一五以来,我省鲁莱黑猪、鲁烟白猪、文登奶山羊3个培育品种和2个优质肉猪配套系、2个优质肉鸡配套系、3个肉兔配套系获得国家审定。莱芜猪、里岔黑猪、鲁西黄牛、济宁青山羊、济宁芦花鸡等品种的开发利用已初见成效,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自然养猪法技术为核心的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奶牛信息化管理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饲料

3、资源开发利用、畜牧生产环境控制、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综合防治等相关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研制出新型兽药14种、生物制品4种、饲料添加剂4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获得各类畜牧科技成果200多项。畜牧业科技创新不仅增强了产业开展后劲和活力,而且拓展了产业开展领域和路径。二畜牧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通过实施成果转化工程、财政支农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良种补贴等工程,在全省重点推广了优质肉牛生产技术、羔羊快速育肥技术、生猪健康饲养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技术、奶牛DHI测定技术、奶牛TMR饲喂技术、优质牧草与饲料作物种植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

4、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高。根本建立了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稳中有升。五年间,先后实施了省农业良种工程、成果转化、现代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攻关方案、财政支农、良种补贴等十多项畜牧科技类工程,共向畜牧产业投入3亿多元,推动畜牧科技向生产转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依托36个地方畜禽品种建立了33个畜禽资源场,5个保护区,有8个品种实现了保种场活体保种,3个品种实现了场区结合保护。以地方品种为根底的畜禽年生产肉类100万吨、蛋类50万吨,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7.9%和10%。猪鸡根本实现良种化,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

5、分别到达80%和50%,奶牛单产到达5.5吨,蛋鸡年产蛋量到达12公斤,生猪出栏率到达173,肉鸡饲料转化率到达了2.0:1,蛋鸡2.3:1,生猪2.8:1;畜牧产品加工率超过30%。全省畜牧业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6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到达了70%以上,有效地提升了畜牧业整体生产水平。三畜牧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国家和省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农业良种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有力地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要素向畜牧业生产集聚;立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化基层畜牧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以县乡为根底、省市为先导,四级配套的畜牧科技推广效劳体系

6、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全省初步形成了与科技创新体系相接轨、与畜牧业开展相适应的畜牧科技体系。全省与畜牧业相关的高等院校到达20多所,科研机构8处,全省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2870多个,从事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18000多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60多人、高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1100多人。全省拥有实验研究、检验检测实验室1000多个,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个,通过省级以上认证认可的实验室10多个,畜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个,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万余台件。国家启动了50个品种的农业产业技术

7、体系建设,其中包括我省畜禽品种11个,设立11名岗位科学家、21处试验站。(四)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十一五期间,在政府、科研教学单位、行业管理部门、企业等多层面上,加强了与国内、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畜牧业科技合作,合作范围逐步扩大,交流深度逐步拓展。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一是在有方案引进畜禽良种、仪器设备的同时,畜牧业关键技术、经营管理、人才智力的引进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德国合作社联盟联合开展合作社研究与示范活动长足推进,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衔接更加紧密。二是和国外的科技合作工程不断增多。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先后同1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合作工程涉及生物技

8、术、繁殖育种、营养饲料、疫病诊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三是国际间双向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国外每年来我省进行技术交流活动的专业人员达1000多人次。走出国门学习深造、合作研究、交流培训的科技人员也不断增加。在国内交流合作方面,依托农业良种工程、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重大科技专项,聘请国家和外省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参与课题、指导科研;面向争取国家重大工程,积极与国家大院大所和有关省市合作,联合开展申报研究工作;以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抓手,邀请国家和省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十一五期间我省畜牧科技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与兴旺国家相比、与畜牧产业开展要

9、求相比,科技支撑能力依然薄弱,畜牧业科技问题一直比拟突出,存在“三多三少一脱节现象,即提高产量技术多,改善质量、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少;外来引进技术品种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少;畜牧科技研究和推广存在脱节,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存在障碍。地方品种重视程度不高,畜禽良种体系还很薄弱;优质粗饲料生产技术还没有突破;粪污处理和环境控制技术还存在空白;畜产品质量平安检测技术标准缺乏;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牧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还不够紧密,科技根底条件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等。二、“十二五畜牧业科技面临着新的需求“十二五是我省畜牧

10、业再创新优势、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最关键时期,也是畜牧业开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最突出的阶段。转变开展方式、保证产品质量平安、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和保护环境生态等一些事关畜牧事业开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问题,都会对畜牧业的科技开展产生巨大需求。一转变畜牧业开展方式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质量平安要求不断提高,保障畜产品质量平安和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而畜禽养殖用地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劳动力本钱迅速上涨,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本钱不断提高。实现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迫切需要加快畜牧科技创新步伐

11、,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对科技需求表现为:一是畜牧业增产、增收的优良品种及配套饲养技术体系;二是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与创新养殖模式研究开发;三是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四是先进适用的设施装备研究与开发;五是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六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七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畜产品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二保障畜产品质量平安的需求。畜产品质量平安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是新时期畜牧业面临

12、的主要任务。对科技需求表现为:一是优质、专用、抗病新品种培育;二是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三是兽药、饲料、调节剂、添加剂等投入品的合理使用与控制技术;四是畜产品的质量平安检测检验技术与设备研究;五是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六是畜产品的保质、保鲜、贮藏和减损技术。三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需求。我省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加工技术装备弱,加工工艺相对落后,绝大多数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态进入市场,造成我省畜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对科技的需求为:一是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宗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畜产品的加工和功能食品开发技术;三是提取畜产品生化

13、成份增值技术。四维护畜牧业生态平安的需求。生态平安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底,依靠科技进步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任重道远。对科技需求为:一是资源节约型节地、节粮、节水、节能畜牧业生产技术;二是畜牧业投入品节约控制技术;三是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四是畜牧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和监测技术;五是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五畜牧业经济管理的需求。把调控产业运行的政策法规和引导产业开展的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配置,不断增强工作手段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提高畜牧业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是今后畜牧业管理的重点。对科技的需求为:一是畜牧业开展战略研究;二是面向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调控监管水平,

14、组织开展数字生产、信息管理、质量追溯、预警预报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三是实现畜牧业生产管理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的技术研究。六适应畜牧业经营主体新变化的需求。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养殖大户、畜牧专业合作社和畜牧企业等逐步成为畜牧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对关键生产环节和经营环节的技术效劳产生巨大需求。对科技的需求为: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增强畜牧科技专业化、社会化效劳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新型农民素质,提升科技效劳的质量和水平。三、“十二五畜牧业科技开展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

15、产业,率先跨越的指导方针,在畜牧科技定向上,坚持从畜牧业开展实际需要出发,坚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畜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研究体系、科技推广体系和科技教育体系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把创新作为畜牧业科技开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畜牧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藏能力和转化能力,提高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为再创我省畜牧业开展新优势、建设现代化畜牧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根本原那么1、突出重点的原那么。立足产业需求和开展,着重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实现转变开展方式、保证产品质量平安、缓解资源环境

16、约束和保护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系统技术集成和技术推广三者的能动开展,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及成果转化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跨越式开展。2、统筹兼顾的原那么。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生产加工、生态协调开展,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资源开发利用与永续利用同步,理论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开展相得益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技术相结合,既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投入、政策鼓励开展畜牧科技,更要依靠社会力量,特别是畜牧企业自身力量推进技术创新。3、协调推进的原那么。在科技开展布局上,要在与国家整体科技布局搞好衔接的同时,省里重点要组织好关键技术研究、先进技术集成和重大技术推广,市县要切实把精力放在组织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在创新方式上,处理好引进吸收和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