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986954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蒹葭》题旨多解考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蒹葭题旨多解考辨 蒹葭题旨多解考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蒹葭题旨多解考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蒹葭题旨多解考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一、美刺之说这是学术史对蒹葭题意最早的定位。毛诗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1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2清代魏源诗古微进一步阐明

2、此论:“襄公初有歧西之地,不以周道变戎俗,反以戎俗变周民,如苍苍之葭,遇霜而黄。”清代学者王先谦十三家义集疏评魏源的解释:“魏说于事理诗义皆合,三家义或然。”这种“我注六经”的附会说法自宋代朱熹以来就遭到怀疑和批判。“郑振铎先生慨叹着说:要研究诗经,非扫除压盖在上面的重重叠叠的注疏瓦砾不可,而毛诗序又是一堆最沉重、最难扫除的瓦砾。(说详读毛诗序)事实的确如此,细绎两千年来的诗学纠纷,其根皆源于诗序。”3 “我们读这诗,觉得序、笺和诗无甚关涉。我们要知道,秦襄公并不靠周礼巩固他的国家。到了秦始皇,还是吞并了六国,首次真正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伟业。”4二、求贤之说宋代王质诗总闻:“秦兴其贤有二人焉,

3、百里奚、蹇叔是也。所谓伊人,岂此流也耶?” 清人汪凤梧说:“蒹葭,怀人之作也,秦之贤者抱道而隐,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以蒹葭起兴而怀之,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庶几一遇之也。”5清代学者姚际恒云:“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6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惜招隐难致也。”7今人陈戍国亦同此说:“ 我们觉得这首诗中的所谓伊人盖即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指贤而隐居者言。”8三、爱情之说“五四”之后,许多学者对政治教化的微言大义提出反驳,反用“六经注我”之法崇尚爱情恋歌说。余冠英诗经选说“似是情诗。男或女词”;邓荃诗经国风译注说“是一首民间恋歌”;蒋立甫诗经选注说“是一首表现怀人惆怅心情的

4、诗”(此“人”指“意中人”);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说“这是寻访意中人而无所遇的诗”;傅斯年诗经讲义稿说“此亦相爱者之词”;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说“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说“是汉广一类的作品”。似此诸如于非、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此说。还有人探讨“水”与爱情婚姻的关系:“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水与原始的婚姻制度密切相关,这与原始人类要生存下去所必须进行的性禁忌以及原始女性隔离制度有关。女性一般被隔离在四周有水、中央是洲的高地,后来演化为水上学宫,天子叫辟雍,诸侯叫沣宫。在诸神的起源中,何新也认为这一现象实际与原于性禁

5、忌的古代学宫制度有关,男子到达八岁就得离开父母膝下,就读于学宫,这种学宫又叫辟雍(即避宫)和明堂,一律建在城郊,有水三面或四面环绕,使之与外界隔绝,故又称泮宫(泮水园即校园),到成丁举行冠礼。” 9四、相思之说作品中“伊人”的不确定性使很多评家见义而止、深得三昧。宋代朱熹首开先河:“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10王照圆诗说高度评价了朱熹的贡献:“蒹葭一篇最好之诗,却解作刺襄公不用周礼等语,此前儒之陋,而小序误之也。自朱子集传出,朗吟一过,如游武夷、天台,引人入胜。乃知朱子翼经之功不在孔子下。”11而此种说法也深得学者之心。“蒹葭一诗是诗人

6、思慕一个人而竟不得见的诗。他思慕的这一个人是知周礼的故都遗老呢?还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旧臣呢?是秦国的贤人隐士呢?还是诗人的一个朋友呢?或者诗人是贤人隐士一流,作诗明志呢?或者我们主观地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硬指这诗是爱情诗,诗人思念他的爱人呢?诗疑辨证说: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又远矣。黄中松这话说得最通。”12 “闻一多古典新义: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13 “本篇抒写怀人之情”。14 “诗人只是倔强于自己这一份思的执著,读诗者也果然觉得这执著之思是这样可

7、珍贵。若一定要为伊人派定身份,怕是要损掉了泰半诗思,虽然诗人之所思原是很具体的,但他既然把这具体化在茫茫的一片兴象中,而使它有了无限的可能,则我们又何必再去追索那曾经有过的惟一呢。”15 “诗人既不愿意将其心思明白吐露,读者又何必寻根问底?况且相思本是人们心灵深处最微妙、最幽婉、最隐约的一种活动,如此表达正切合其性质。”16五、哲理之说“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它可以涵盖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钱钟书称:“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盖非徒儿女之私也。”17 “蒹葭有可能根本就超越了诗人单纯对于恋人的思念,而转化成为对于所要求的人生意境的追求,如果主人公由于现实的阻隔真正实现了一种跃升

8、,那便是成为一种理想。”18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美政理想,浮士德的知识、爱情、政治、审美、事业五大悲剧历程,无不是对这种人生境界的现实诠释。六、其余之说除此而外蒹葭题旨尚有余说。今人李长之诗经试译说“这是怀念友人的一首歌”19;有 “君子隐河上”的 “贤人肥遁”之说;还有祭河新说: “此乃秦人祭河之诗诗所谓伊人;不过诗人心理上构成之幻影,与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乃相同之物。”20 “今人有从民俗学角度提出人祭新说,写的是一种古老的陋俗以女祭河,是河伯娶妇在诗中的印证。”21综上所述,蒹葭正像一个美丽而神秘的美人,世人都觉其美而对其美之奥秘解释不同。王夫之诗绎曰:“作者用一

9、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清代叶燮原诗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诗歌之审美张力正在于此。我们也正期望: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位“伊人”、一千篇蒹葭。参考文献:12孔颖达.毛诗正义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64.3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4 1112陈子展.国风选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吴露.青春的迷惘 年少的感伤蒹葭的心理内蕴透视J.名作欣赏,2005,(6):65-67.6姚际恒.通论卷7M.香港:香港中

10、华书局,1963.7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8陈戍国.诗经图文本M.湖南:岳麓书社,2006.9王妍,薛金东.诗经蒹葭主题及伊人之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5-97.10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3刘绪义.刘绪义诗经心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1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5扬之水.诗经别裁M.北京:中华书局,2007.16莫砺锋.莫砺锋诗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李展.蒹葭与诗人的审美J.美与时代,

11、2004,(1):73-74.19鲁洪生,赵敏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3.20苏雪林.诗经杂俎M.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21金启华,朱一清,程自信.诗经鉴赏辞典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

12、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

13、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4、,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