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97857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一、 单选(每题1分,0题,共20分)二、多选(每题2分,1题,共20分)三、案例分析(每题分,4题,共20分)四、简答题(每题5分,题,共20分)五、论述题(每题0分,2题,共20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教学重点绪论1、大学生活的特点1-3 学习规定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2、培养优良学风5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现代大学生的成才9-10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现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0-11 抱负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广阔;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第

2、一章 追求远大抱负坚定崇高信念5、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P13 (总)马克思主义指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分)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引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名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本。1、抱负信念的含义与特性P2-33 抱负的含义:抱负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也许实现的、对将来社会和自

3、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的上的集中体现。抱负的特性:抱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地带着特定期代的烙印;抱负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抱负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抱负之因此可以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发明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并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抱负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步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抱负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干实现,抱负与实践互相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将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结识基本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

4、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的特性:信念具有高于一般结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容易变化;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性等方面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虽然是同一种人,也会形成有关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 信奉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体现形式。一般来说,信奉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唐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实物发展规律的对的结识为基本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在诸多状况下,抱负亦是信念,信念亦是抱负,两者互相依存,互相理解。(部分内容要看书)2、抱负信念与大

5、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P4-2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的;提供人生的迈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鼓励大学生为什么学。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28-3 (总)这个共同抱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4、抱负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4-35 抱负的实现是一种过程;抱负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久越长。对的看待实现抱负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由于顺境也许只是一时的,必须

6、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敢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抱负就一定可以实现。(部分内容看书P34-35)第二章 继承爱国老式 弘扬民族精神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40-41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2、爱国主义的优良老式P4-43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3、做忠诚的爱国者56-62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当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7、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规定;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发明人生价值1、人生观的概念及其内容P-64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主线见解,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人生道路的方向和看待生活的态度。领悟人生真谛,一方面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种科学的结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8、社会关系的总和。2、错误人生观的共同特性及分析P1 错误人生观涉及:拜金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 它们的共同特性: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不也许具有无产阶级的广阔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对的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张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忽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人生价值的原则与评价P -7 原则: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她人作出的奉献,是社会评价一种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

9、原则。劳动和奉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主线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当今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原则就在于看一种人与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颖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竭力服务。 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奉献须竭力相统一;坚持物质奉献于精神奉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4、科学看待人生环境P988 科学看待看待人生环境,重要就是要增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她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热的和谐等。一、增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树立对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措施。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进

10、人际交往。二、增进个人与她人的和谐: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对的结识和解决竞争与合伙的关系:对的结识竞争,对的结识合伙,对的解决竞争与合伙的关系。三、增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对的结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对的结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对的结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对的结识享有个人权利与承当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四、增进人与自热的和谐:对的结识人对自热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热的改造活动,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热的关系。(部分内容看书79-88)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道德的本质、功能91-9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究竟是由经济基

11、本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悲观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功能:道德的重要功能是结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与能力)和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引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能与能力),尚有导向功能、鼓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都是道德的结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本之上)。2、对的看待中华民族道德老式P9 中华民族的道德老式式一种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髓的部分,体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体现出

12、悲观、保守、落后的一面。在看待老式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在看待其她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措施,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认、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本上加以借鉴、吸取,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吸取其带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对今天有积极意义的精髓。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P10-10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觉得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定,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

13、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注重和保障个人的合法利益。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2-21 特点:活动范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部分内容看书10)2、社会公德、特点及其重要内容P1-18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本层次。今天,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学生

14、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规定。特点:继承性,基本性,广泛性,简要性。重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定P131-33 对的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第六章 哺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定18-149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爱情与人生P164-16 爱情的本质: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本和共同

15、的生活抱负,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性爱、抱负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她情感明显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 抱负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根据。 责任是对性爱和抱负的升华,因此也成为爱情得以长期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当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大学生的恋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看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3、家庭美德的内容P18170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P1012 结婚,家庭关系,离婚(具体内容看书P70-173)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法律的含义175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P182-186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