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设计模板(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977557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实验设计模板(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理学实验设计模板(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实验设计模板(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实验设计模板(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班级倉都條检孕院实验设计姓名学号课程名称指导老师设计成绩实验名称实验类型一、引言(分析实验背景,明确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等)自十九世纪叶末,现代心理学发端时期著名德国学者Ebbinghous开创记忆研究以来,记忆问题在各个时期都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从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记忆的研究总体是沿着Ebbinghous的方向进行的,所研究的都是那种可以容纳大量材料、并可保持很长时期的记忆,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长时记忆。1890年,美国心理学之父WJams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记忆可分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1965年,Waugh和Norman借用了Jams的初

2、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术语,最早提出了两个记忆系统模型,这个模型即“两种记忆说”的典型代表。在“两种记忆说”的基础上,有人提出,记忆系统不应从短时记忆开始,而应有与感觉知觉紧密联系的更早的加工阶段或更为基本的记忆结构,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感觉记忆。其实,早在1905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Broadbent在他的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中就已经指出:由于外界信息量太大,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及其有限,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选择一些信心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的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而这种“暂时存储一些记忆,之后迅速衰退”的记忆,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感觉记忆”。1960年,Sp

3、erling利用他创造的部分报告法所做的实验堆感觉记忆的确认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试验中,Sperling先给被试用“全部报告法”进行测试,即给被试看一张有9个字母的卡片,分为上、中、下三行,每行三个字母。然后让被试将全部能够记忆的字母报告出来。结果,被试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然后,再用“部分报告法”进行实验。试验中,先给卡片上的三行字母分别配以声音信号,第一行配以高音,第二行配以中音,第三行配以低音。在给被试呈现卡片后,立即呈现一种声音信号,要求被试报告出声音信号所对应的卡片上的那一行字母。结果,被试几乎每次都能正确报告除了某个声音指定的那一行字母,正确率约达100%,也就是说,被试对全部

4、材料的保存量是3*3=9个字母。Sperling由此指出,存在着一种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信息保持时间及其短暂,很快就会消失。这为感觉记忆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实验的目的即通过Sperling部分报告法的实验来验证感觉记忆的存在。二、实验方法(一)被试(怎样选取被试)十名大学生,男五名,女五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二)实验仪器与材料(具体的仪器型号,材料内容可作为附录提交。如进行表情识别的实验,就将表情图片作为附录)十张含有9个字母的卡片(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个字母);速示器,用以呈现卡片;注意分配仪,用以给卡片上面的三行字母配音。(三)实验程序(指导语、如何操纵自变量、怎样分

5、配被试等) (1)全部报告法主试用速示器向被试呈现一张卡片,呈现时间为1s。 被试尽可能多地将记住的字母报告出来。 主试将被试报告出的字母纪录下来,并呈现下一张卡片,直至十张卡片全部呈现完毕。 (2)部分报告法主试先给卡片上的三行字母分别配以声音信号,第一行配以高音,第二行配以中音,第三行配以低音,并告知被试。 主试用速示器向被试呈现一张卡片,呈现时间为1s,然后立即用注意分配仪来呈现声音信号被试将声音信号对应的卡片上的那一行字母报告出来。 主试将被试报告出的字母纪录下来,并呈现下一张卡片,直至十张卡片全部呈现完毕。三、预期结果与整理(记录什么、何种统计方法处理数据,如何呈现结果一怎样的图或/

6、和表等)两种报告法十名被试保存量的平均值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总保存量上中下全部报告法的平均正确率为A=部分报告法的平均正确率为B=四、问题与讨论(本实验过程的问题,结果数据的含义,怎样解释,有何不足与改进等)比较全部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的总保存量。预期全部报告法的总保存量与,立刻部分报告法总保存量差异显著,立即部分报告法的总保存量显著高于全部报告法的总保存量,与Sperling感觉记忆实验的结论相符。则说明,在实验中,被试能够看清所呈现的全部字母,只是在全部报告法中其中一部分字母在被试报告其他字母时迅速遗忘了。由此可推断出,确实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有相当大的容量,信息保持时间及其短暂,并且会迅速遗忘。被试选取仅为大学生,选取人数有限,无法有力说明感觉记忆普遍存在。五、参考文献(格式要正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