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90291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平凹动物叙事的文化意义(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贾平凹怀念狼的深层发掘:现当代作家“动物情结”的叙事特征贾平凹在一系列的创作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在30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 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 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 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 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 化和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贾平凹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些作品既显示了非同寻常的艺术功 力,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生存整体状况的生态关注,这就是以还念 狼等小说为代表的动物叙事作

2、品。下面,我们就贾氏动物叙事作品 的叙事特征入手,分析他运用动物叙事题材搭建的思想与艺术空间所 呈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意蕴,透视作家的关注人类整体生存境遇 的忧世情怀。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创作,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 中见真情真性,平淡中寓悲悯哀婉,笔力丰赡,寄托遥深,不仅在我 国拥有数量众多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 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深度认同。他以混沌粗朴的叙事风格、优雅 从容的语言表达、浑然一体的章法架构,特别是以文学语言继承传统开创新格的的民族化熔铸,为新汉语写作实践探索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格局,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开阔了汉语写作新异的话语空间。第一

3、节 核心特征:以动物为主的意象叙事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论话语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 的诗学范畴,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创造和古代诗学中的意象论对现代 文学创作仍然发射着深远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它还促进了欧美意象 派诗歌的诞生和发展,对审美意象的探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美学课 题。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都非常重视对意和象的关系的探究,周易 中往往以卦爻之“象”来占卜吉凶祸福,所谓“八卦以象 告,”“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是故易者象也”(周 易系辞下)。而其中关于意、象关系的集中论述,则 见于系辞上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 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

4、以尽其言。” 就是说,“言”与“意”是不能被人们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的,而 “圣人”则通过设“象”来加以表达。关于“象”的所指,系辞上 则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 象。”在系辞上中还说到:昔者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 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里所说的 “象”并非是自然之象,而是八卦之象或象形文字之象,是象征吉凶 祸福的图案,卦象就是象数、符号,具有直觉性和象征性,它可以表 达出抽象的或隐秘的思想意念。可以说,周易是从认识论论上奠 定了中国古代意象说产生的哲学基础。随后,庄子“荃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

5、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 言。”(庄子外物)。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英若言。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把意 与象的表里主从关系作了较为透辟的辨析,也为后来诗论家追求“象 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作了张本。刘勰在文心雕 龙神思中则首次将“意象”运之于对文艺现象的认识:“陶钧文 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 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

6、,谋篇之大端也。”刘勰所提出的“意 象”,是作家在生活中有了深切的感受和感动的产物,是在外物的感 召和催动下而产生的心灵“镜象”。唐宋时期的诗歌、书法评论中, “意象”成为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品味的常用术语。王昌龄诗格 中说:“诗有三格。一日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 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这说明意象是诗人的创造。司空图 在诗品缜密中说:“意象欲生,造化已奇。”强调意象创造要 巧夺天工,以奇取胜。明清诗评中,“意象”的有无不仅普遍用来评 价作品的得失,而且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其内涵也越来越充实和丰 富。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说温飞卿商山早行时说,“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

7、“音韵铿锵,意象具足。”胡应麟在诗薮 中指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把意象作为评诗的最高标准。叶燮原诗内篇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迹之事,遇之于默会意 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可见意象论已成为写诗和评 诗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云:“夫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他对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辩证 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把古典意象论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 度。钱钟书先生对意与象的关系也作了精到的辨析与梳理:“易 之有象,取譬明理也。所以喻道,而非道也。求道之能喻而理之 能明,初不拘泥于某象,变其象也可;及道之既喻而理之既明,亦不 恋着于象,舍象也可。到

8、岸舍筏,见月忽指,获鱼兔而弃筌蹄,胥得 意忘言之谓也。词章之拟象比喻则异乎是。诗也者,有象之言,依像 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相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非诗矣。故易之拟象不即,指示意义之符(sign)也;诗之喻不离, 体示意义之迹(icon)也。不即者可以取代,不离者勿容更张。是 故易之象,义理寄宿之遽庐也,诗之喻,文情归宿之菟 裘也,倘视易之象如诗之喻,未尝不可以摭我春华,拾 其芳草。苟反其道,以诗之喻视同易之象,等不离者于 不即,于是持诗无达诂之论,作求女思贤之笺,忘言觅词外 之意,超象揣形上之旨;丧所怀来,而亦无所得返。”(注:钱钟书管锥编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一卷12-15页

9、。)意象在历代诗人和理论家的不断诠释中也形成了其共有的内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表象符号化,意象是作家艺术家 将形象思维的种种表象以特定的语言符号加以概括显示。其二是比兴 象征性,作家艺术家为表达一定的情绪意念的需要,往往选用能引发 某种联想的具体事物来展示其内心世界,有所寄托从而显示出某种象 征意蕴。其三是模糊多义性,审美意象很难用明确、严格、清晰的语 言界定其意义,它总是模糊的、含蓄的、宽泛的、多义的,给读者留 下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余地,有的甚至形成歧解或悖论。其四是复现传 承性,许多审美意象在不同时代被诗人们反复运用以表现类同的思想 情感从而沉淀为某种原型,而对这种原型意象的

10、运用在一定意义上是 诗人集体无意识的某种表征。总之,意象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 为表达一定的审美理想或思想感情而精心营构的融入了主体的情感、 意绪和思想的主客统一的符号化表象。它首先是诗歌语言的根本特 征,也是诗歌结构的基本元素。诗人正是通过意象营构作为话语方式 去艺术地掌握世界和诠释主体心灵,读者也通过意象的桥梁走进绮丽 迷人的诗意世界与诗人的诗心诗魂相触相摸相激荡,从而建构诗意的 人生或凸现人之为人的诗意栖居的本真理想,意象在沟通创作主体和 接受主体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文学艺术在本质 上都是诗的,从诗歌到散文、小说乃至戏剧,意象营构受到作家的普 遍推崇和重视,这是审美意

11、象的胜利,也是作家艺术家回归诗性创造 与追求的必然产物,同时也为读者通过意象审美进入文学艺术的诗意 世界敞开了空间。贾平凹深受古典意象论的影响,诗歌创作的意象化追求自不必 说,单就其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而言,对审美意象的诗性追求也始终 是其偏爱有加的重要表达方式。在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时,贾平凹很 早就说过:“我欣赏这样一段话:艺术家最高的目标在于表现他对宇 宙人间的感应,发觉最动人的情趣,在存在之上建构他的意象世界。”(贾平凹:浮躁序言之二见浮躁第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年版)这句话实际上透露了贾平凹的艺术追求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构 一个意象世界,同时也道出了建构这样的意象世界的途径。贾平凹

12、以 卓而不群的风姿,高扬意象主义大旗,在各种文体写作中均自觉不自 觉地执著于意象世界的营构,以一系列精美的意象创造熔铸了一个有 一个含蓄蕴藉、意味隽永的艺术意境,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审美殿堂。 而以动物为对象的意象叙事则是其意象创造的重要探索,也是值得我 们深度关注的当代文坛重要文学现象之一。在早期的散文创作中,贾平凹就开始了对动物意象的叙事。如云 雀中那只被放飞却又自己飞回鸟笼的云雀,燕子中那群燕子“面 对这现代化的建筑,无动于衷,疯狂恋着鼓楼,是因为只有这一处鼓 楼,才是它们有情物”(贾平凹:散文集丑石第72页,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8年版)。对这两种动物意象的叙事和表现,无疑都寄予着 作家对

13、动物世界自由秩序的追寻,也隐含着他对破坏动物生存自由的 人为因素和现代性力量的谴责与批判。在太白山记五魁等小 说中,我们也能找到动物叙事的影子,不过这些小说里的动物与人类 生活世界是密切融合的,动物意象更多的是出于情节表现的实际需要 而出现的,不是作家有意识的叙事需要。出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尊崇, 贾平凹在文学创作中常常会借用古典文学的一些表现形式和叙事模 式建构现代意象。废都是对金瓶梅的有不少戏拟的成分,高 老庄与怀念狼则与西游记的叙事模式有所取法。废都 中奶牛意象是一个哲学家的化身,它身上既有牛的动物属性,又从动 物牛中抽象出来,通过富于牛性的哲学思辨而具备了一种哲理品格。 怀念狼中的狼则具

14、有了贯穿情节发展始终的中心意象的特质。在创作怀念狼这部小说时,贾平凹有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惯 常的路子,不再看重情节发展的生活化流程,而通过一些具体物象的 叙述描写,借助小说语言的隐喻和变异功能,“直接将情节处理成意 象。”他还要求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着要写的人与事,以物观物, 使万物的本质得到具现。(贾平凹怀念狼后记,见怀念狼270 页,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也就是通过整体意象的营构,传达主 体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哲理性的认识,力图达到“得鱼忘筌”的效果。 “物象作为客观事物而存在着,存在的本质意义是以它们的有用性显 现的,而它们的有用性正是由它们的空无的空间来决定的, 存在成 为无的形

15、象,无成为存在的根据。(贾平凹:怀念狼后记,见 怀念狼 271页,作家出版社, 2000年版。)人类的语言有强大的表 达功能,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很多玄之又玄的 形而上思想与复杂的情感难以用准确语言说出来,世界上不可表达之 物大量存在,对不可言说之物,人类既有敬畏恐惧之情,同时又有仍 要言说出来的需求、智慧和勇气, 因为只有说出来,不为人知的才能 为人所知,正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贾平凹在小说中就 是要用“以实写虚 体无证有”(同上P271)的方法,让读者既能进 入小说中人物活动所串起的情节,通过情节把握一个故事(或一连串 的故事),又能透过情节与语言领悟作品传达情

16、感与形而上思想。具 体到怀念狼这部小说,狼作为中心意象连缀了小说中主要的人物 关系,而主要人物傅山、烂头与叙述者子明在对狼的认识上产生了尖 锐的矛盾。猎人傅山、烂头以及他们周围的村民是从传统观念出发来认知和 对待狼的,他们把狼单纯地看成与人为敌、作恶多端的动物, 狼是恶 的化身, 人与狼是敌非友,人与狼的遭遇意味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人 要生存, 就要消灭敢于侵扰的狼,狼要生存,也要吃羊、吃猪、吃人, 猎人的存在价值就是要通过消灭狼而保护人们平静的生活,见狼就打 是猎人的天职。很显然,他们对狼的存在价值是否定的,而这种态度 产生的根源是单纯从切身利益出发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作祟。与傅山等 人不一样,叙述者子明是个久居都市的文化人, 尽管对狼的认识也有 一定的矛盾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