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87457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状态空间平均法151109,状态空间平均法是平均法的一阶近似,其实质为:根据线性RLC 元件、独立电源和周期性开关组成的原始网络,以电容电压、电感电流为状态变 量,按照功率开关器件的“ON”和“OFF”两种状态,利用时间平均技术,得到 一个周期平均状态变量,将一个非线性电路转变为一个等效的线性电路,建立状 态空间平均模型。对于不考虑寄生参数的理想PWM变换器,在连续工作模式(CCM)下一个 开关周期有两个开关状态相对应的状态方程为:x = Ax + Bv 0 t dT (7-1) 11 ix 三 Ax + Bv dT t T (7-2) 22 i式中d为功率开关管导通占空比,d = t

2、/ T,七.为导通时间,T为开关周期; x = i/L X是状态变量,x是状态变量的导数,;是电感电流VC是电容电压, V是开关变换器的输入电压;A , A , B , B是系数矩阵与电路的结构参数有关。i-1212对式(7.1)和(7.2)进行平均得到状态平均方程为x = Ax + Bv 0 t T(7-3)式中,A = dA1 + (1-d)气,B = dB1 + (1-d)B2,这就是著名的状态空间平均法。 可此式可见,时变电路变成2了非时变1电路,若d为常数,则这个方程描述的系统 是线性系统,所以状态空间平均法的贡献是把一个开关电路用一个线性电路来替 代。对状态平均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

3、,令瞬时值 d = D + d、d= D- d、 D + D,=1、vg=Vg + Vg、x = X + x。其中 d、Vg、x 是相应 D、vg、X 的扰动 量,将之代入到式(7-3)为:X + x = A(X + x) + B(v + v ) (7-4) i iA( X + x) + B(V + v.) = ax + Bx + (D + d) A + (D - d) A X +(D + d) B +(D d) B V (7-5) 将其中的扰动参数变量分离就得到了动态的小信号模型式。 2 x = Ax + Bv. + (A1 - A2)X + (B】-B)Vd (7-6) 将(7-6)进行拉

4、式变换,得到S域小信号模型,其中等号左边的x拉式变换后的结果为sx(s)。ccc人,一sx(s) = Ax(s) + Bv (s) + (A A )X + (B B )V d(s) (7-7)i1212 i可通过此式求出对应拓扑的传递函数。7.2简单boost电拓扑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151110, Boost直流变换器拓扑如图7-1所示,其主电路由储能电感L、滤 波电容C、功率开关Q、二极管。和负载R组成。电感L上,为电感1储存能量,电容C给负载R供电。此时,电路的状态方程 如下: di (t)Ldr=*(t)i dt(7-8)du (t) _ u (t)CooI dt R在dT t T期间,

5、功率开关Q关断,二极管D承受正压并导通,电感L放 电,电源和电感共同为负载R供电,并为电容C充电。其状态方程如下:di (t)L dt i ,、 du (t) Co dt=Vg (t) u (t)uJ2+i (t)R L(7-9)由式(7-8)和式(7-9)取平均得式(7-10)boost电路的状态空间模型加下:d dtd dt01 - dC1-dL1RC根据式(7-6 )得到boost电路的动态小信号模型为:1 - dL1RC? n a+TLIVg +u 1 方Luo0-L L cd (t)(7-11)将式(7-11 )等号两边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式(7-12)。si (s)=-LsU =O

6、(1-d)L,、uVg (s)u (s) + o d (s) +oL L3i (s)-U-Ld(s)Cl RC C(7-12)(7-13)(7-14)1 - d L1RC 11L + LVg (7-14)化简式(7-12)得到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为:u (s)1 - d= L-g ()d (s)=0 LCs 2 + Rs + (1-d )2由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为:Lsu (s)(1-d 虬(1一 Ri2)K = L d (s)曰 n LCs 2 + Ls + (1-d )2u (s) =0R7.3 Boost直流变换器建模的验证不考虑纹波时,所得到平均化的 Boost电路状态方程如式(7-1

7、0)所示,再 将其简化,从而得到基于状态空间的数学模型:假设图 7-1 电路中的参数为 Vg=30V, R=4q , C=470 四F ,L=400 pH ,d=0.5。根据状态平均法公式(7-14)的数学模型,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建模得出 图 7-2:图7-2基于状态空间法boost仿真模型对图7-2的两路输出进行观察的到图7-3和图7-4的电压、电流输出波形图。图7-3电压、电流输出波形图7-4放大后的输出波形由图7-3和图7-4可以看出,给定输入电压30V,占空比0.5,输出电压为 60V和理论值接近。输出负载为4q,则输出端电流为15A,由此可知输入侧电流为30A与理论值接近。

8、另外,通过图7-4的短时间输出波形可以看出,利用状 态空间平均法不能产生电压和电流的纹波,这是因为在建模过程中使用了纹波近 似,忽略了纹波的影响。di八m苛0 - Ldu1m1hr_ CRCiLuo下面将考虑纹波对输出的影响,需要修改状态方程,修改后的状态方程加 (7-15)所示:1+ L * (7-15)0其中,定义变量印作为开关器件通断的标志。m=1时表示关断,m=0时表 示开通,其他参数均未改变,另设功率管开关频率为10K,由以上状态方程构造 Boost电路的模型加图7-5所示,仿真结果如图7-6所示。图7-5开关频率为10K,输出带纹波的电压、电流波形由此可证明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的正确

9、性。利用simulink中的电力电子模块搭建Boost升压电路模型,在相同参数下的 波形图如下所示:二者波形几乎吻合,纹波的产生原因,是功率开关器件的动作引起的,当开关频率发生变化时, 其产生的纹波也不同。由状态空间平均法可知,当开关器件的动作频率增大时, 对应的纹波在减小,当频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纹波可以忽略不计。图7-7为开 关频率为50K时,电压、电流的波形图。图7-7开关频率为50K电压、电流的波形图由图7-5和图7-6对此可以清楚地发现,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加,纹波在减小, 与理论分析相符。结论,已经初步掌握了一阶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建模方法,对状态空间平均法 纹波的产生,工作的原理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要仔细研究争取尽快掌握二阶 状态模型时的建模及仿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