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1-3单元检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87431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1-3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下1-3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下1-3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下1-3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下1-3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1-3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1-3单元检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3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 ( )1、1917 年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A 沙皇专制制度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推翻了农奴制度 D 推翻了俄国帝国主义 2、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是( ) A1917 年10 月 B1917 年11 月 C1918 年11 月 D1918 年10 月 (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是( ) A 冬宫 B 白宫 C 斯莫尔尼宫 D“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4、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政权是( ) A 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 B 沙皇政府和人民委员会 C 临时政府和苏维埃 D 临时政府和人民委员会 5、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2、是( )A 巴黎公社 B 苏联 C 执行委员会 D 人民委员会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巴黎公社 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 俄国 B 中国 C 法国 D 朝鲜 8、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 ) A 二月革命前 B 二月革命后 C 十月革命前 D 十月革命后 9、苏维埃俄国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是( )A 1917 年11 月 B 1917 年12 月C 1918 年3 月 D 1918 年4 月 10、苏俄人民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基本胜利是在( ) A1919年底 B1920年初

3、C1920年底 D1921年底 11、苏维埃国家开始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 年 B 内战结束后的1921 年 C 成立苏联时的1922 年 D 列宁逝世的1924 年 12、苏联正式成立于( ) A1921 年 B1922 年 C1927 年 D1925 年 1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1921 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1922 年苏联的成立C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 年新宪法的通过 14、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这是由于( ) A 成立苏联 B 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C 社会主义在苏联建立

4、 D 推翻了沙皇统治 15、在1922 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喀秋沙到市场上卖土豆 B 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C 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 D 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16、20 世纪 30 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 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 A 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俄罗斯 17、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 同苏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 在苏联历史上 发挥过积极作用 这种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 年新宪法的通过 这种体制 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A B C D18、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进一

5、步破坏导致中国爆发了( )A 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19、下列国际文件与中国问题有关的是( )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A B C D 20、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 重划德国疆界 B 瓜分德国殖民地 C 限制德国军备 D 占领莱茵河西岸21、“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国际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22、某一历史网站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答案是( ) A 重新确定“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 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6、的体系 D 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2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是因为( ) A 接着开的会议 B 两次大会都是英、美主宰大会C 它同巴黎和会一样仍然是一个分赃会议 D 都是协约国主持召开的24、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的条约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25、1920 年成立的国际联盟被哪两国控制? ( )A 英美 B 英法 C 美英 D 英日 26、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新秩序的是( )A 华盛顿体系 B凡尔赛和约C九国公约 D 凡尔赛体系27、巴黎和会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其中尤其以下列哪两个国家之间

7、的矛盾最为激烈? ( )A 日美 B 日英 C 美英 D 英法 28、下列哪个条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 A九国公约 B五国条约 C凡尔赛和约 D四国条约 29、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的战败国有( ) 德国 奥地利 普鲁士 匈牙利 土耳其保加利亚 意大利 A BC D30、属于19211922 年华盛顿会议上签字的条约有( ) 凡尔赛区条约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A B C D 3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 (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32、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 首先众整顿银行开始 B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企

8、业公平经营规章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 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3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 兴建公共工程 B 整顿银行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34、在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一些国家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有 的还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就是一个典型。与德国类似的还有( ) A 意大利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35、牺牲弱国利益,推行强权统治,是帝国主义列强惯用的手段。哪次会议上, 德、意、法、英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 ) A 慕尼黑会议 B 巴黎和会 C 华盛顿会议 D 雅尔塔会议36、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9、达到顶峰的是( ) A 慕尼黑阴谋 B 美国的“中立政策” C 把德国法西斯引向苏联 D 坐视波兰灭亡37、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 ) A 广大人民群众 B 资本家C 资产阶级政府 D 垄断资本家 38、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 消除经济 B 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C 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D 为美国夺取霸权39、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时期是( ) 19211925 年 B19241929 年 C19221927 年 D19201933 年40、下列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 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指导 C 取得了

10、一定的成效 D 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间长达几年? (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42、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B 德国希特勒上台 C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43、1937 年发生的使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威胁的事件是( )A 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 B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C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 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44、1937 年,德、意、日三国结成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A 轴心国集团 B 同盟国集团 C 协约国集团 D 北大西洋集团45、被慕尼

11、黑协定出卖的国家是( ) A 奥地利 B 波兰 C 西班牙 D 捷克斯洛伐克4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德军突袭波兰 B 德军突袭苏联C 珍珠港事件 D 德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47、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的是( ) A 德国突袭苏联 B 日军偷袭珍珠港 C 七七事变 D 中途岛海战48、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波茨坦会议 B 开罗会议 C 雅 尔塔会议 D 德黑兰会议49、美国直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 ) A 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后 B 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C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 D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5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

12、盟正式形成于( ) A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德黑兰会议的召开51、参加联合国家宣言签字的国家不包括( ) A 中国 B 印度 C 法国 D 苏联 5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 苏德战争爆发 B 太平洋战争爆发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53、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即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A 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 德国对英国发动猛烈空袭 C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D 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5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的标志是( ) A1943 年意大利投降 B1945 年5 月8 日

13、德国签署投降书 C1945 年事8 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 D1945 年9 月2 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55、标志着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 ) A 德国进攻波兰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德国进攻苏联56、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B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 D 科学迅猛发展 57、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 A 封建主义革命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资产阶级民革命58、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59、苏联后来扩大到几百个加盟共和国( )A 13 B 14 C 15 D 16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