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860215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解析)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提升练九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武汉模拟)“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了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C.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选D。首先要明确这场战争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它客观上动摇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及封建的经济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因而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鸦

2、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解析】选C。材料中的对英“晓谕”体现的是乡绅对土地国家的感情,不是乡绅饱读儒家经典的体现,故A错误;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政府的战争,乡绅没有主动指挥,故B错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乡绅“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知中国乡绅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国家观念,故C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近代化的内容,故D错误。3.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

3、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解析】选D。根据材料“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得出清政府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故D正确。【加固训练】1843年11月27日,英国驻广州领事要求租用广州石围塘围地,该块地皮本是中国商人潘绍光的物业。地主潘绍光同意出租,但要求英方必须补偿佃户搬迁损失二万两,否则不能强拆。由此可见广州租界()A.侵犯了清朝司法主权和农民利益B.是中方受制于

4、英国而被迫划割C.遭到当时国人痛恨并且强制收费D.由清人拥有所有权并收取租金【解析】选D。潘绍光是地主,所以不能说明英国侵犯了农民利益,故A错误;材料没有说国家受制于英国,而是站在个人角度说明,故B错误;材料也没反映国人痛恨英国,故C错误;材料意思是地主潘绍光向英国出租土地时,要求英国支付搬迁补偿费和租金,说明其拥有所有权,故D正确。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咸丰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B.地方官员主动适

5、应国际外交C.地方自主性增强D.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解析】选D。根据材料“广州沦陷后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没有认识到英法两国行为的本质,故D正确。【加固训练】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解析】选C。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被动对外开放无关

6、,故A错误;据材料中所述,可知该“反入城风潮”并非是合理维护主权,故B错误;中方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消极抗拒南京条约,故C正确;根据南京条约,在通商的五口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D错误。5.某地一清代官署衙门旧址现有一副气魄阔大的楹联:“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称雄,西岳东瀛一屏障。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两师生。”由此可推测此官署应为()A.两江总督衙门B.直隶总督衙门C.理藩院衙门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解析】选B。根据材料“北吞大漠,南亘黄河,中更九水合流”可知该官署在北方,故A错误;根据材料“内修吏治曾前李后两师生

7、”负责国内和对外事务,且曾国藩、李鸿章曾任职,故B正确;理藩院主要负责民族事务和对外事务,故C错误;曾国藩不曾在总理衙门任职,故D错误。6.(2019德州模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地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解析】选B。据材料“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可知清政府仍然抱着天朝上国的心

8、态与外国交往,故B正确。【加固训练】18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A.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B.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C.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D.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解析】选B。根据材料“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可知,大战在即,但即便像林则徐这样的封建地主阶级开明之士都没有意识到战争的风险,依然高估“天朝上国”的影响力,故B正确。7.(2019江淮十校联考)伊藤博文在中日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之事,李鸿章答以

9、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博文却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伊藤博文此“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日本()A.国际地位已得到列强的认可 B.与英国形成瓜分中国同盟C.能获得列强的默许和支持 D.经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解析】选C。题干问的是主要依据,结合甲午战争背景可知C正确;A不符合史实;英日同盟形成于1902年,故B错;D虽是原因但不是主要依据,列强并非出于对日本的忌惮不干涉,而是出于自身利益需求采取默许纵容。8.(2019黄冈模拟)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

10、”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C.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使馆界”【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是指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故选B。【拓展延伸】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1)从中国方面看: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

11、涨,如义和团运动。(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9.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解析】选C。根据“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可以判断出“新约”是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马关条

12、约。据“设机造货”可知该条约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资本输出),故C正确。A、B是针对南京条约,D是指辛丑条约。10.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D。“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太后赶出了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攻下北京,故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主政

13、皇帝不是太后,故B错误;义和团的旗号是“扶清灭洋”,不会将太后赶出深宫,故C错误;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故D正确。1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据图可知()A.中国将出现被瓜分局面B.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C.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D.中国抵抗意识逐渐丧失【解析】选A。由材料中“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故选A。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直接加速武昌起义爆发的“外力冲击”是()A.甲午战争签订

14、马关条约B.开始出现“西学东渐”局面C.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解析】选C。“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引发的中国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故A错误;“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故B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亥革命正是在这种冲击下应运而生的,故C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这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内在的经济基础而非“外力冲击”,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92年9月26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了中国。这次会见,因为“礼仪之争”而历史闻名

15、。马戛尔尼提出在北京开使馆、设货栈,允许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处贸易,予以英国货物免税或减税等七项请求,被乾隆拒绝。但乾隆本着“怀远柔夷”“薄来厚往”的基本原则,厚重赏赐了英王以及使团的主要成员。使臣对中国做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并且说“只要我们(英国)派两三艘小战舰,不消两个月工夫,就可以把中国沿海的海军全部摧毁”。两百多年前,英国代表团访华的真正目的 材料二大致说来,近代中国的变革至少贯穿了下面四条明显的线索,或称之为四个过程自身衰败的过程、半边缘化即半殖民地化过程、革命化过程、现代化过程。从起因来看,第一和第三两种是内源性的变化,第二和第四两种是外源性的变化。从效果来看,第一、第二两种趋势引向沉沦,第三、第四两种趋势引向复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主要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从“引向沉沦”和“引向复兴”两方面各选一个近代中国的变革过程,概括其含义并结合史实进行说明。(12分)【解析】第(1)题从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时间和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