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85607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小题(9分)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讲,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多样性。多样性 意味着差异,而差异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当然差异也意味着矛盾,这种矛盾就是说 我们应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差异,如何对待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甚至如何对待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这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文化观或放大的文明观的问题。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半衡的基础,这个基本道理已经相当普及。那么,文化多样性 为什么不能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少数艮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最斑斓的色彩,这一 点显而易见。中国共有38项非遗项目入选联

2、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少数民族项目有14项。这表明,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斑斓色彩,另一 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最为突出。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保 护好中国口身的文化多样性。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 化区别F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加强中华艮族大团结,就是要增 强文化认同,建设各艮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艮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 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的多民族是一个优势,这一点不仅 仅体现在文化上,而J1还体现在多民族的“家底”,包括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

3、 等多方面的优势,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者庆幸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 的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在遇到民族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时,那种把多民族 当“包袱”,把艮族问题当作“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 份、忽略民族存在來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范围也没有可资借 鉴的所谓“成功经验”,反而有不少从否认到承认的普遍实证。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里,“统一”是指中华民族的统一,中华民族 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多民族”是指中国各族人民在语言、文化、习俗等 方面存在着历史形成的多样性差异,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4、态度,是和谐 国内民族关系的前提。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指向,是尊重差异、缩小差距,这是 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民族观在民族事务方面的重耍体现。 缩小差距,缩小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尊重差异,尊重的就是广义的文化差异一一 这是我们民族政策最核心的东西。总体而讲,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共生交响。各民族共生,谁也缺不了谁,它必 须是在多样性的交响当中演奏出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才能够实现这种尊重差异的多元一 体。中华文化的现代“交响”,包容着各民族文化的音质声调。这就是尊重差异、多元一 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摘编口郝时远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

5、”)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以民族为载体的文化的多样性,这种 文化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的差异。B. 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和睦之中具有最根本的作用, 因此就要建设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C. 从口然生态的角度來看,生态平衡的维护就是要维护其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所以维 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也就是文化的多样性。D. 取消艮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的做法表面上可以解决民族问题,但其实质上是将多 民族当作包袱,将民族问题当作麻烦的错误认识上的错误做法。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6、的一项是()A. 中华民族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其中每个民族都有属于口己的文化,它们 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它们对立起來。B. 各个艮族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物质方面來讲的,只有通过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 共同发展,相互尊重,才能消灭民族之间的差异,实现和谐团结。C. 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其优势不仅体现在各个民族文化差异上呈现出的多样性, 也体现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生态屏障、水系源头、资源富集等方面。D. 作为统一的多艮族国家,中国的统一不仅仅指的是国家的统一,还有领土的完整, 最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各民族在中国的大家庭中的统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7、一项是()A. 对于艮族关系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曾经出现过一些否认艮族差异、消灭民族差异的 错误做法,但最终乂回到承认民族差异的正确道路上來。B. 尊重差异,缩小差距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其中的差异主要指文化方而 存在的差异,差距主要指社会经济发展不同而产生的差距。C. 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不仅包括了对于中国各个民族之间差异的尊重、差距的认同, 还包括对于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认同。D. 各个民族在长期以來的发展过程中,在语言、文化、习俗等许多方面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最为突出。参考答案:1. c.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

8、力。解答本题,要以原文为依据。 根据文意可知,C项的表述在原文中对应的语句是“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这个基本道理已经相当普及。那么,文化多样性为什么不能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 这句话意在通过类比相似情况说明文化的多样性应该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并非C 项中所表述的因果关系。2. B.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逐一将选项的 表述与原文进行比对。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B项表述有误,比对原文可以看出,选项中 的“差异”应为“差距”,“差异”是精神方面的,要承认和尊重,“差距”是物质方 面的,要缩小。另外“消灭”也是用词不当,词义过重。3. 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根据文意可知,C项说法有误, 原文说的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指向,是尊重差异、缩小差距”和“这就是尊 重差异、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据此可知,C选项中的“差异的尊重、差距的认同”和原文完全相反。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