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85024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_3(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往往须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王维浓浓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其次课时一、复习反馈:1、今日我们接着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

2、(板书课题)首先检查生字驾驭的状况。2、师:这个题目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板书:王维)你们会背吗?指名握学生背诵。3、这么多同学都会背了,信任大家肯定能把诗句中的几个生字填出来。请拿出练习纸来,填空。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在()乡为()客,每逢()节()思亲。()()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师出示正确答案,学生比照订正4这首诗是在什么状况下写出来的,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二、读文悟情。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古诗前两句。1、学生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话告知我们什么。2、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

3、年了。(1)指名读句,从“15岁”、“两年”这两个带有数字的词语中你读出什么了?(2)老师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板书:家乡)(师作简介,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王维的家乡在蒲州,在华山以东,所以诗题称“忆山东兄弟”。)(3)试想王维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异地求学,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会是什么心情?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寂单一个人,在他乡做客。(指名多个学生读)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庆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1)家家户户在欢庆什么节日呢?(重阳节)重阳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呢?(2)这是个怎样的节日,你能找到文中的词来说一说吗?课文中哪些句子能

4、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庆节日的热情场面呢?(指名读)(3)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喧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地去登高游玩。“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兴致勃勃”能换个词吗?(兴趣盎然 欣喜若狂 欢欣鼓舞 喜笑颜开)(4)这样的情景,还让你想到哪些词?(喧闹非凡 人山人海 喜气洋洋)(5)是呀,这重阳佳节可真喧闹呀,据了解,重阳节人们不但要登高游玩,人们还会品尝重阳糕,还饮菊花酒。真是一个喧闹、欢乐的节日。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喧闹的长安城呢?指名读,齐读。(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庆节日,作为一个异乡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3、这两段内容对应了是古诗中的哪几句的意思?

5、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知道“独”是什么意思?“异乡”指哪里?“异客”又指什么?“佳”,指美妙。“佳节”即美妙的节日,在这里指哪个节日?“倍思亲”指怎样思念亲人?你能用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4、理解了这两句诗,我们再来读一读,肯定会读的很好。指名读。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古诗后两句。1、过渡:重阳节的快乐不属于王维,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只能沉醉在对过去美妙生活的回忆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沟通沟通。2、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

6、。大家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兴奋啊!(1)指名读句,读后评议,他读得怎么样?指导朗读。(2)师简介“茱萸”。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3、欢乐的时间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的。(板书:亲人)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会面。4、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会面(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快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品出了什么?(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

7、呢?5、出示:此时此刻,兄弟们肯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老师加以指导)(2)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意。思念就像一跟长长的线,将他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一起。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老师范读,生自由读,齐读。)6、这段话对应了诗中的哪几句呢?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吗?能给大家说说吗?带着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学习第四自然段,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8、1、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庆节日的喧闹场面,王维想了许多许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2、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合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4、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忆”字。(板书:忆)一个“忆”字,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齐诵古诗。)三、情感延长,课外拓展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9、说诗人仅仅在重阳节的时候才更加思念亲人吗?出示句式:中秋之夜,王维看到家家户户吃着团聚饭,便不由自主地吟诵除夕之夜,王维看到,便不由自主地吟诵这句诗现已成为很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完成作业纸上的填空:中秋之夜,坚守边疆的子弟兵们,看着天上一轮圆月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人,不由自主地吟诵:2、读一读作业纸中思乡的诗,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借助课文内容,结合诗句的理解,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初步感悟古诗写作是有感而发,尝试组织语言,理

10、解诗歌的写作是有背景和缘由。教学重难点: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2、敬重学生特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特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第23课(指板书) 学生齐读。2、我们知道这句话出自王维的一首诗,那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出示古诗)谁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3、每逢佳节,这里的佳节指的是(生接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有什么习俗?4、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重阳节是一个美妙、团聚的节日,每到这样的节日,王维会倍思亲。5、你能说说“倍思亲”的意思吗?(更加思念亲人)我们再来读好

11、它。二、教学其次小节1、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故事,走进他的内心。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哦,原来是王维望见长安的人们在欢庆节日呀,(出示其次节)再读读这段话,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抓重点字词。2、重阳节就是这样喧闹啊!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喧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指名朗读句子。)3、让我们一起来读出长安街上的喧闹吧。(齐读句子)三、教学第一节1、看到别人都是家家团聚,是如此的华蜜,可王维怎么样呢?是的,他(出示: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5岁,只比我们大了6、7岁,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孩

12、子呢,却已经离开家乡两年了,700多个日日夜夜,想想看,这两年来,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学生想象说话。2、这么小年纪,本该在父母身边好好地享受父母的关爱,而如今却独自一人在外求学,他的内心是多么孤独呀!(板书:孤独)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3、这就是诗中的(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我们一起来。谁来读出王维孤独的心情。指名读、齐读。4、看着大街上喧闹的景象,王维的内心是特别的孤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内心世界。老师读第一节,同学们读其次节。师生合作读第1、2节。5、在这样的情景中,王维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出示两句诗,齐读。四、教学第三节1、王维孤寂一人,不由伤感起来,在这美妙的

13、节日里,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小节,和你的同桌沟通沟通。出示第3节学生练习说话。2、大家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兴奋啊!同学们,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感受王维和兄弟登高的喜悦吧。齐读。3、王维还想了许多许多,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说就是思绪万千。他还想到了什么?生答:如今我们却一句是呀,他和兄弟(天各一方)同学们,王维所在的长安,在华山以西,而家乡在华山以东的山西蒲州。一山之隔,千里迢迢,天各一方,不能会面。你能读好这两个词吗?(天各一方,不能会面)4、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老师加以指

14、导)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意。他们彼此牵挂,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浓浓的思亲之情。(指名读,齐读。)(板书:牵挂)这真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引读)。让我们来回味王维无尽的思绪吧。男生读山这头的王维,女生读山那头的兄弟,老师读两者天各一方,不能会面。(分角色朗读这一段文字。)5、那时的欢乐,现在的孤独、王维与亲人彼此牵挂,难怪他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五、学习诗1、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诗题)(1)同学们,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作客他乡,这就是生:独在异乡为异客。(2)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庆在一起去登高游玩的情景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生:每逢佳节倍思亲。(3)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王维想到兄弟们确定和往年一样,头插茱萸,携手登高,嬉笑快乐,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这就是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王维将自己浓浓的思念,凝于笔端,写下了这首思乡名诗。就让我们当一回小王维,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配乐指读)3、多么动情呀!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配乐齐背)4、但是,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