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83328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地震知识目标:1.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能力目标: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难点:地震成因重点:地震危害及怎样避震。主要内容:地震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活动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理解地震的成因。3.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避震的科

2、学常识,懂得如何从容面对地震,知道自救的方法,进行地震模拟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生命。教学过程:一、 录像激趣,引入课题。教师以谈话方式导入,看到“5.12这个日子,大家想起了什么?”“关于地震,大家对他了解有多少呢?”_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大家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共同探究有关地震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有什么前兆?地震怎样来预测

3、?地震发生后人们怎样来自救?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3.根据地震的现象,研究地震的形成原因观察地震现象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让学生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对生活中的了解,来说一说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反常表现、山体滑坡、井水异常、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二、研究地震成因学生猜测地震成因。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棒、盒子、木块放好。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展示)请每位同学反复实验,注意观察

4、发生的现象,并认真体会木棍断裂时手的感觉。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形成的原因。课件资料补充:PPT(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师小结:大家想,一个筷子在断裂的瞬间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那么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会引起的怎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呀?三、 拓展活动:1.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介绍地震前兆以及正确避震常识让学生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巨

5、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地震该怎样预测,尽量避免灾难的发生。用课件展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教育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五、科学应用,避震自救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地震 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陈艳知识目标:1.搜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能

6、力目标:注重学生参与模拟地震实验过程的感知,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难点:地震成因重点:地震危害及怎样避震。主要内容:地震是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教材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活动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有更清晰的认识。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理解地震的成因。3.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避震的科学常识,懂得如何从容面对地震,知道自救的方法,进行地震模拟演习,让学生认识到用知识守护生命。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国在近

7、几年发生过的灾难性最大的一次地震吧?你们还记得当时电视画面上地震发生时那悲壮的场景吗?(说明: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看当时地震时所留下来的画面,了解一下地震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好吗?。(说明:为了加强导入的渲染效果,在PPT中,我又加入了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图片然后再放视频,这样会更震撼。)让学生讨论交流观看地震短片后,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先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学生小组讨论。(说明: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

8、筑物晃动使它造成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着。学生交流地震资料。(说明: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达到充分感知,激励学生探究实践,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求。)二、研究地震成因学生猜测地震成因。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棒、盒子、木块放好。出示实验要求: (课件展示)(说明:学生通过ppt图片,从开始的观看地震转移到思考地震上来,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对地震的成因进行猜想,使问题更有探究价值。)3演示实验:毛巾褶皱,竹片折断;4总结。模拟实验:1、把毛巾折叠铺在桌面上。(毛巾代表岩层)2、在毛巾上放置几件物品。(如橡皮、纸杯代表现实中的建筑物和人)3、

9、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并向中间挤压。(挤压时动作要慢,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出现的现象。)请每位同学反复实验,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认真体会木棍断裂时手的感觉。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说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实验现象,动手实验操作来解答心中的疑惑,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基础上,加深对科学现象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课件资料补充:PPT(说明: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师小结:大家想,一个筷子在断裂的瞬间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

10、那么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会引起的怎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呀?(说明: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概念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师也克服了以往教学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实验的弊病,让学生在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去找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提取旧知、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拓展活动:1.地震的危害。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说明:应用ppt或视频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的可视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成因和危害。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地震前兆以及正确避震常识让学生知道

11、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地震该怎样预测,尽量避免灾难的发生。用课件展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说明:通过ppt观察演示,让学生清楚了解地震前兆及危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震的破坏力直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四、 科学应用,防震避险,避震自救当观看完当地震发生时,学生交流防震知识,交流讲解防震要领,演练防震要领如何逃生的短片后,让学生模拟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自己如何去做?进行避震演习,

12、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教育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说明: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学会震后要做好自救,达到了本课预期的目的。)五、知识巩固。六、谈收获。板书设计:1. 前兆及自救教学反思:学习地震一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震的产生是因为地下岩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压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快速断裂,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形成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避免,但加强宣传,掌握防震知识,可以减少地震灾害。我在本课中利用信息技术讲授,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这些资源,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可 以将深奥的地震产生的原因简易的呈现在学

13、生的面前,触目惊心的图片和巨大的伤亡数字,能提高学生对地震的认识,从而提高其防震意识,提高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地震是可怕的,他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本课中,为提高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及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技能。(同时我校每年都组织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演练活动,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防震知识)。能够充分的结合四川大地震的相关图片和各种视频,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地震来临和震后所造成灾难和损失,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知道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都要珍惜生命,同时,也让学生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必需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才能战胜困难,让学生记住:人定胜天。2.在修改前由于针对学生地震自救知识匮乏的现状,着重介绍了地震的

14、常识和自救的技能。我采取了教师提供资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3.本课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细致,没有用生动的语言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小部分学生情绪没有调动起来。其次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前到网络中自主查找资料,独立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有小部分没有放开手脚。在调整修改设计以后,在讲授本课时,着力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地震的事实,理解实施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事实研究事实理解事实”的探究科学方法,以此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在课前通过学生在网上搜集、查阅、了解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现象,以及地

15、震带来的灾难,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先行对小组进行“信息发布”,在讨论时。我发现每个小组进行信息交流,讨论问题积极,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开口讲话时间比先前要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优势。教学设计修改后,学生能充分在课堂上展开探究,了解地震安全防护常识,懂得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紧急自救。并让学生用收集资料、图片做成展板、简报、手抄报。修改后的教学设计选材切合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前做好充分知识准备,是学生更加了解地震后的安全防护常识,掌握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通过这次磨课,我获得以下心得:上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内容;教师对讲课语言要反复推敲,要有针对性,做到概括简练、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