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83004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构造 复习全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总复习概念1、石香肠构造(boudinage):原先存在的比围岩强硬的岩层在垂直层理的挤压作用下被分割成一系列彼此平行的拉长体,亦称香肠布丁构造。布丁的延长方向平行于B轴方向,将之划归b线理。2、窗棂构造(mullions):由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圆柱状大型线理构造。棂柱体的边界可以是层理面或原先存在的面,也可以是新生面如节理、劈理等。窗棂延长方向代表了应变椭球体的Y轴,属b线理3、褶劈理(crenulation cleavage):发育于有先存面理的岩石中。先存面理被褶皱成微型褶皱,对称或不对称。它由褶皱的平行翼或平行于褶皱翼发育的微断层所确定。发育于各种变质程度的含层状硅

2、酸盐的岩石中。4、伸展褶劈理(ecc):为韧性剪切带中的近平行的间隔性剪切条带,以小角度切割糜棱面理,常呈单组,有时成共轭组出现。5、A线理(Alineation):即拉伸面理,拉长方向平行于应变椭球体的长轴(a)方向。常见有:拉伸矿物与矿物集合体;对称压力影;柔性层中拉伸的刚性体如拉伸黄铁矿、圆形化石;拉伸砾石与鲕粒。6、S-C-C面理(S-C-C fabrics):韧性剪切带经常发育两种面理,平行于剪切带应变椭球面的呈形展布的剪切带面理;平行于剪切带边界的间隔排列的糜棱岩面理C。糜棱岩面理实质是小型强剪切应变带,常由微细颗粒或云母等矿物组成。面理和面理的锐夹角指示对侧的剪切方向7、A型褶皱

3、A-fold:又称a型褶皱,是指褶皱轴枢纽与拉伸线理a线理方向大致平行的褶皱,一般发育在剪切带的强烈剪切部位。8、鞘褶皱(sheath fold):最早是Carreras等1977年提出的,是特殊的A褶皱,因形似刀鞘而得名,是韧性剪切带的标志性构造之一,其规模一般几米到几百米,有的可达数公里。大多呈扁圆状、舌状或圆筒状,多数为不对称褶皱,沿剪切方向拉的很长。9、眼球构造(augen structure):混合岩化过程中,外来物质沿着片状、片麻状岩石注入时形成眼球状或透镜状的团块,断续分布,常有定向排列,眼球多为碱性长石组成,大小不一,有时晶形较好,呈卵形,长方形,有时眼球为长英质的长石,石英集

4、合体所组成,当此眼球含量增多时,可成串珠状断续连接,并逐步过渡为条带状构造。10、压力影构造(pressure shadow):由岩石中相对刚性的物体与其两侧或四周在变形中发育的同构造纤维状结晶矿物组成。是矿物生长线理的另一种表现,常产出于低级变质岩中。11、雪球构造snowball structure:剪切带中常伴随同构造期的石榴石等轴矿物的变斑晶(porphyroblast)在剪切作用过程中生长,即边旋转边生长,类似于滚雪球,形成螺旋式尾巴,指示相反剪切方向。12、双重逆冲构造(duplex):是逆冲推覆构造中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结构型式。它由顶板逆冲断层(roof thrust)与底板逆冲断

5、层(floor thrust)与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夹块(horse)组合而成。13、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是大洋地壳的离散边界。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剪切滑动,通常既没有板块的生长,也没有板块的消亡。转换断层一般呈直立状,切割两侧的大洋地壳。转换断层有三种类型:脊脊转换断层、脊沟转换断层、沟沟转换断层14、应变(strain):岩石变形的度量,即岩石形变和体变程度的定量表示,物体变形时部各质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变化的两种方式:线段长度的变化,称为线应变(linear strain);两线间的角度变化,称为剪应变(shear strain)15、付林图解(Fl

6、inn diagram):是一种用主应变化比a与b作为坐标轴的二维图解。a=X/Y=1+e1/1+e2, b=Y/Z=1+e2/1+e1,坐标的原点为1,1,任意一种形态的椭球体都可以表示为一点。椭球体的形态用数值k来表示 k=tan=(a-1)/(b-1),k值相当于图中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据k值分为五种形态的椭球体:k=0:轴对称压缩,铁饼型;1k0:压扁型;k=1:平面应变;k1:拉伸应变;k=:单轴拉伸,雪茄型。16、复理石flysch:是浊流沉积的海相地层,厚度较大,少含化石,发育递变层理,砂泥岩层的韵律组合,前造山。17、磨拉石molasses:形成于近海至陆相,分选、磨圆

7、差的粗碎屑沉积,厚度较大,无递变层理,具交织层理,一般下部细海相上部粗陆相,不同于山间盆地,同造山作用产物。18、位错(dislocation):即线缺陷,线状排列的晶格缺陷,一般是晶格一个滑动面的边界。位错的运动是晶变形的主要方式,所以位错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重要因素。位错是储存变形能的一种方式。19、蠕变(creep):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其机制有两种。扩散蠕变:矿物晶体在应力作用下通过质点扩散迁移产生的蠕变;滑移蠕变:由晶滑移或由位错促进滑移引起的蠕变。拆沉作用delamination由伯德P.Bird于1979年提出,其原意指岩石圈地幔

8、因软流圈侵入而与上覆地壳剥离的过程。经后来的研究,目前一般理解为在板块会聚地区岩石圈因挤压而缩短、增厚,使等温面下移。深部岩石圈根因变冷而重于周围地幔,导致在重力上失稳、拆离并沉陷到下伏热地幔中并被后者置换。因此它发生在后造山阶段,有拆离和沉陷的双重含意。岩石圈地幔被热软流圈所取代将引发快速的均衡回跳,并使地表的构造体制从挤压状态变为伸展状态,导致造山带坍塌和造山侵蚀作用的发生底侵作用underplating曾称板底垫托作用。是大陆垂向生长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太古宙时期。源于上地幔的局部熔融作用或软流圈上涌减压熔融作用所产生的玄武质岩浆从下面添加到陆壳底部的过程。玄武质岩浆的底侵导致区域热

9、流值升高,进而使地壳岩石局部熔融,侵入上覆中、上地壳。大洋岩石圈沿消减带俯冲也是从下方添加到增生楔的底部,使后者加厚并趋于抬升,如加勒比部巴巴多斯增生楔的情况。地幔物质通过底侵作用进入地壳,岩石圈根通过拆沉作用而进入地幔,壳幔正是通过这两种过程相互作用并彼此循环而演化。俯冲断层是指下盘为主动盘的逆冲断层。作为俯冲断层,随着运动的进展,需要负起的上盘断块的重量会愈来愈大,因此,大多数俯冲断层不会延伸很远,位移量也不会太大上冲断层?根本理论1、 节理的力学性质分析答:节理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在剪切作用下首先形成两组里德尔剪破裂(R和R)与裂(T), 继之可形成压剪性破裂(P)。里德尔破裂R(剪性

10、)与主剪切断裂C的夹角相当于摩擦角的一半(15 ),二者滑向一致,这一锐夹角指示本盘的剪切方向;与性破裂垂直方向形成压性构造(S)如褶皱轴、面理等。与主裂面(C)呈小角度(1015)相交的R 破裂往往平直,指示本身盘的剪切方向。随着剪切作用的持续进展,逐渐向靠近性面T的方向旋转,使之具有剪性质,被岩脉充填,呈S形。与主剪裂面呈大角度相交(45 )的节理T多一头开口或中间较宽,被矿脉充填,特征明显,锐夹角指示本盘剪切方向。剪切作用的持续进展,使之呈S形。2、 构造岩的根本类型与特征答:构造岩(tectonite)或断层(裂)岩(fault rocks): 即形成于断裂带剪切带中的变形岩石。Sib

11、son (1977)根据对构造岩的的结构:1、固结与未固结;2、紊乱组构与面理化组构;3、碎斑的大小与基质的含量;4、重结晶程度。断层角砾(shattered rocks)与断层泥(gouge)均是未固结成岩的断层产物,主要由一些晚期和近地表的表层断层 (1-4 km)形成。断层角砾以岩石碎块为主(30%), 基质为同成分的碎屑,假如碎块定向明显可称为透镜化带;断层泥是由断层破碎和研磨作用形成的糊状物,矿物颗粒小,肉眼难以识别,其中碎块90,递进剪切应变将首先使标志层缩短加厚,然后褶皱。2当韧性差较小, 90,递进剪切应变将使标志层逐渐变薄。3当韧性差较大,根据角的大小可形成A3、B3、C2和

12、C3等情况。4剪切带中雁列脉的形成过程,指示剪切方向。韧性剪切带是地壳深部岩石变形的一种根本构造型式,形成于地球演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它不仅在前寒武纪克拉通区普遍存在,而且在新生代陆-陆碰撞造山带,如喜马拉雅造山带,都有一定的分布。韧性剪切带可以形成于各种构造环境,如造山前的隆滑构造振升,1995,造山期的逆冲-推覆韧性剪切带许志琴,1997,造山后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以与许多走滑韧性剪切带。大量研究文献明确,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构造层次的韧性剪切带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许多大的地质体边界都存在大型韧性剪切带。5、 伸展拆离构造和变质核杂岩答:变质核杂岩(metamorphic core plex)

13、和拆离断层(detachment faults)是造山带伸展构造的特征产物。变质核杂岩:近圆形或椭圆形,由强烈变形变质的岩石以与侵入其中的岩体组成,其上为变形变质程度较轻的岩石覆盖(I型),或者被覆以拆离并远距离运移的岩石。变质核杂岩的特征:1、主要由深部隆升的中、下地壳古老的中深变质岩组成的,常有晚期(同构造或其前后)中酸性岩浆侵入的,空间上呈穹隆状或长垣状的孤立隆起,通常具有一翼陡一翼缓的特征;2、核杂岩顶部和周缘为以糜棱岩状岩石为特征的区域或准区域性的大型拆离带,糜棱岩带的顶部被拆离断层切割,使早期的糜棱岩发生脆性变形,同时造成大规模地壳伸展和地壳切除(缺失);3、拆离断层下盘为糜棱片岩和片麻岩(可能出露更深的非糜棱岩化的结晶岩); 上盘为变形变质较轻的上地壳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4. 上盘的脆性伸展方向、拆离断层的滑动方向、下盘糜棱岩的运动方向具有一致性,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