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78351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新文化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 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12年6月,康有为尊孔子为通天教主,宣扬“欲治人心,定风俗,必定道立孔教会”。10月,孔教会获北洋政府批准成立,并被称赞说:“卫道之谋,苦心孤诣。”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领域存在复古倾向B维新思想获得官方认可C儒学复兴成为主流思潮 D知识分子尊孔热情高涨解析:选A根据材料得出康有为维护孔教,故A项正确;维新思想并没有获得认可,故B项错误;“成为主流”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知识分子尊孔热情高涨”表述错误,故D项错误。2陈独秀认为:“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这里的“科

2、学”是指()A自然科学 B理性精神C事实规律 D普遍真理解析:选B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可知文中的科学是指用理性来表述一切,故B项正确;事实规律与材料中“综合客观之现象”相符,但体现不出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普遍真理是反映各种事物或一类事物的普遍规律的真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3陈独秀在1917年说:“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成心巩固共和政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

3、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巩固共和政体C反对封建文化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除障碍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但题目中陈独秀的话中并未体现其目的是民主与科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要成心巩固共和政体”“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反对封建文化不是目的,巩固共和政体才是,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4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在其著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这一历史现象

4、可能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时期具有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新知识分子与传统思想强烈对抗,故D项正确。5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据此判断,胡适()A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B提倡民主与科学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解析:选A根据材料,胡适的中心思想谈论的是文学,故A项正确;“民主与科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新道德和旧道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胡适不提倡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6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

5、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A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在北京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C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重大贡献D把北大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解析:选D蔡元培主要是担任北大校长,并未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1919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作用,不是对教育的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7近代中国有一群体的主张常走极端,十分话常

6、说到十二分,并有“偏谬精神”,其核心是反封建的,而只有这种精神才能开辟新天地,摧敌垒。该群体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核心是反封建,思想上走向极端,故D项正确。8据记载,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青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这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B新三民主义已被普遍接受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显现D传统封建思想得到了清算解析:选C根据材料“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结

7、合所学知识得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尚未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出现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日益显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封建思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胡适和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内容1916年4月5日惜乎五百余年来,半死之古文,半死之诗词,复夺此“活文学”之席,而“半死文学”遂苟延残喘,以至于今日。文学革命何可更缓耶?何可更缓耶?1916年7月6日改良之法,余力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摘自胡适日记全编材料二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

8、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199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学生罗尔纲晚年写的回忆录胡适琐记,该书关于1930年胡适从上海迁居北平的叙述,与胡适日记有较大出入。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你认为谁的记录更可靠?请说明理由。(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

9、观点,并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文学革命何可更缓耶”“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和所学概括。第二小问从史学理论角度看,胡适的记录更可靠;从史学理论角度看,胡适的记述是亲身实践并记录,能较准确反映他当时的思想和行动;而罗尔纲不仅是一个旁观者,而且是事后回忆,较前者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大力革新;根据材料二“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破坏,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答案:(1)贡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可靠:胡适。理由:胡适的日记一般记载的是当天的事情,而且有文字保留下来;而罗尔纲是在事情过了大约60年后再追忆,难免会记忆出错,因此胡适日记更可靠。(言之成理即可)(2)观点:认为新旧思想文化完全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评价: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全面批判,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对待传统文化存在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