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77714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43998797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某金精矿氰化浸出试验研究黄丽娟,姜亚雄,聂祖明,周韶,杨同正,朱坤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北衙矿业有限公司,云南 大理 671507)摘 要:云南某金精矿经过工艺矿物学研究,该矿石为含金氧化矿-石英脉型岩金矿。金品位为38.23g/t,银品位为28.82g/t,金银可以一起进行综合回收,Cu、As、Sb等杂质元素含量不高,碳含量较高,它的存在将会对金、银的浸出带来不利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搅拌浸出可以获得金浸出率为93.12%的良好指标。关键词:氧化金矿;氰化;浸出Experimental study of cyanide leaching of gold concentrate i

2、n Yunnan provinceHUANG Lijuan, JIANG Yaxiong, NIE Zuming, ZHOU Shao,YANG Tongzheng , ZHU Kun(Beiya Mining Co., Ltd. of Yunnan Gold Mining Group Co., Ltd., Dali Yunnan 671507, China)ABSTRACT: A gold concentrate in Yunnan province with the ore of gold bearing oxidized ore, quartz vein type gold deposi

3、t by the process mineralogy studied. The grade of gold is 38.23g/t, and the silver is 28.82g/t, There are can be recoveried with together, and it is contains As, Cu, As, Sb and so on, but there are not high, however,the carbon is higher, it is will be influence the leaching of gold and silver. The s

4、tudy found that use the direct cyanide leaching with stir can obtained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gold leaching rate was 93.12%.Key words: Oxidized deposits of gold; Cyaniding; Leaching1前言 1890年,JSMacarthur提出用稀氰化物溶液溶解矿石中的金,用锌屑置换后再熔炼成金锭的氰化法工艺,并于同年在非洲建立了第一座氰化厂1。以后氰化法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国,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标志方法。至今,氰化法仍然是从细粒金矿

5、石中提取金、银的主要方法。金的氰化浸出是固体金颗粒与含氧的氰化物溶液之间的多相反应,属于电化学的反应过程2。氰化法提取金是最经济而又简便的方法,同时,它具有成本低、回收率高和对矿石类型适应性广等优点,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氰化物剧毒,对环境危害大,浸金速度慢,容易受到铜、铅、锌、砷和硫等杂质的干扰,对细粒包裹金、高砷、高硫、含有机炭的难1黄丽娟(1989年),云南腾冲人,选矿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选矿工艺与技术管理工作。处理金矿石的浸出效果较差3。该金精矿为含金氧化矿-石英脉型岩金矿。金品位为38.23g/t,银品位为28.82g/t,金银可以一起进行综合回收,经探索试验发现采用直接氰化搅拌

6、浸出可以获得良好的浸出指标。于是,本试验研究针对影响氰化浸出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条件试验,试验主要包括: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石灰用量(矿浆pH值)、矿浆液固比及浸出时间。经过以上条件试验获得了该矿石的最佳浸出条件,此时金、银浸出率均较高,金浸出率为93.12%,银浸出率为52.43%。2工艺矿物学研究2.1光谱分析 为考查矿样中有益及有害化学成分,首先对原矿样进行了光谱半定量分析,其结果见表1。表1 光谱分析结果 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spectroscopy元素SiFeAlCaMgTiMnPb含量(%)10.0010.001.001.000.30

7、.030.10.01元素CuNaVNiCoAgAuMo含量(%)0.131.000.010.010.030.0030.003-0.010.01由表1知道,矿样的主要有用元素为金、银、铁、铜等。其中金、银、铁为主要回收对象,铜没有单独回收价值。2.2多元素分析 根据光谱分析结果,结合矿样性质特点,为了进一步查明矿样中不同组分的具体含量,对原矿样进行了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2。表2 多元素分析结果Table 2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multi-element 元素 Au(g/t)Ag(g/t)AsSCuFeCSbMgOCaOAl2O3SiO2含量(%)38.2328.82

8、0.150.260.1224.120.580.151.463.688.0544.49 从表2知道,该矿样中金的含量较高,达38.23g/t;银含量较低,为28.82g/t,可以和金一起进行综合回收;矿样中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硅酸盐类,含量达44.49%;硫含量较低,初步确定该矿石为含金氧化矿-石英脉型岩金矿;Cu、As、Sb等杂质元素含量不高,但矿样中的炭和铁含量较高,铁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在溶液中有较高的溶解度,会消耗溶液中的氰化物和溶解氧,给浸出带来不利影响,炭也会对浸出过程产生不利影响。2.3 XRD分析 为了进一步查明原矿样中的各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我们采用XRD、光学显微镜等手段互相配合,

9、对原矿样的物质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见表3。表3 XRD分析结果Table 3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XRD 矿物名称石 英 磁铁矿钠长石 白云母 铁白云石 高岭石含量(%)19.6425.1324.744.325.455.72矿物名称赤铁矿方解石硫化铁砷 华方锑矿其 它含量(%)7.742.250.830.160.143.88 由表3可以看出,该矿矿物组成相对复杂,矿样中的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钠长石、石英、赤铁矿、铁白云石、高岭石等。通过镜下鉴定,石英、磁铁矿、钠长石、赤铁矿等矿物是与金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矿物,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由于金有一定的亲硫、亲铁性,故常与

10、硫铁化合物密切共生,但金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硫化合形成金的硫化物,故主要呈自然金赋存于硫铁化合物中或包裹在石英等硅酸盐中。石英、磁铁矿、钠长石、赤铁矿等均为金的主要载体。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硫化物含量较少。金大部分赋存于主要脉石及风化的金属氧化物裂隙中,金粒度变化较大,矿物组成相对简单,金的解离度相对较高,矿物中的金能充分暴露与氰化物直接接触,通过较高氰化物的用量保证一定的氰根浓度,可获得较好的浸出效果。2.4金的物相分析 矿石中的金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4。表4 金的物相分析结果Table 4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gold phase 相类自然金包裹金合计

11、 含量(g/t)41.513.2838.23占有率(%)91.428.58100.00由表4可以看出,矿石中的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占91.42%,包裹金只占8.58%;裸露和半裸露的自然金对于浸出极为有利,对于包裹金,则需要较长的浸出时间、消耗大量的氰化物把包裹体腐蚀后才能被溶解出来。3氰化浸出试验研究矿石性质组成研究表明,石英、磁铁矿、钠长石、赤铁矿等均为金的主要载体。金大部分赋存于主要脉石及风化的金属氧化物裂隙中,金粒度变化较大,矿物组成相对简单,金的解离度相对较高。对于这类矿石,适宜采用氰化法工艺流程4-6 。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氰化浸出的主要因素: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石灰用量(矿浆

12、pH值)、矿浆液固比及浸出时间。3.1 磨矿细度与时间的关系粒度是影响浸出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该矿石的可磨性,在实验室小型球磨机中进行了磨矿细度与时间的试验(磨矿浓度65%)。磨矿时间分别为0、2、4、6min。取金精矿原矿4份,每份500克,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磨矿,然后进行筛分分析,计算出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分别见表5和图1。试验时,根据所需细度,查询磨矿曲线便可得到需要的磨矿时间。表5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Table 5 The results of grinding fineness磨矿时间(min)0246-0.074mm( %)86.095.298.499.2图1 磨矿细度与时间关

13、系 图2 磨矿细度对浸出率的影响Fig.1 The relationship of grinding fineness with time Fig.2 The influence of grinding fineness3.2 细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裂隙金和粒间金对氰化浸出影响较小,对氰化浸出影响最大的是包裹金。对于与矿物呈连生体存在的细粒金,虽能用氰化法浸出,但其效果取决于金与共生矿物的密切程度以及在磨矿过程中的解离程度。为了考察不同细度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磨矿细度的条件试验。细度分别为-0.074mm86%(原金精矿)、90%、94%、98%。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4份

14、不同细度的金精矿各500g,液固比3:1、氰化钠用量为3.0kg/t、石灰7kg/t(pH值11)、搅拌速度为450r/min、浸出时间28h,试验结果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磨矿细度在-0.074mm94%时,金的浸出率最高,达到92.34%。银的浸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增幅不大。与金精矿直接浸出相比(金精矿细度为-0.074mm86%),再磨矿金、银的浸出率提升不大。因此,综合考虑,选择金精矿不再磨矿,直接进行氰化浸出。3. 3氰化钠用量试验一般情况下,浸出时氰化物浓度为0.03-0.08%时,金的溶解速度随氰化物浓度的提高而呈直线上升到

15、最大值,然后缓慢上升,当氰化物浓度达0.15%时,金的溶解速度和氰化物浓度无关,甚至下降(因氰化物浓度过高后,氰化物容易和贱金属发生反应,反而影响了金的浸出。)为了确定最佳的氰化钠用量,进行了条件试验,氰化钠用量分别为2.0kg/t、3.0kg/t、4.0kg/t、5.0kg/t。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液固比为3:1、细度为-0.074mm86%(原金精矿)、矿样500g、石灰7kg/t、搅拌速度为450r/min、浸出时间28h,试验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氰化钠用量的增加,金的浸出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而银浸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综合考虑,选择氰化钠用量为4.0kg/t。此时,金浸出率为92.21%,银浸出率为49.61%。 图3 氰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图4 石灰用量试验结果Fig.3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