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77097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不安全因素防控和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工程申报指南建议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方案(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等12个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方案“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重点专项面向公共安全保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共性根基科学问题、国家公共安全综合保障、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国家重大根基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

2、风险防控与治理、综合应急技术装备等重点方向不同重点任务的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根基理论研究、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旨在大力提升我国公共安全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为健全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度已在共性根基科学问题、社会安全治安防控、城市火灾防治、司法鉴定、毒品查缉和吸毒管控、煤矿灾害预警与处置、化工园区事故防控、油气及危化品储运设施安全、应急技术装备等方面安排部署32个工程。2017年度拟在重大综合灾害耦合、社会安全治安防控、犯

3、罪侦查与防范打击、煤矿灾害防控、危化品及工贸企业生产事故防控、工程施工安全、国家物资储藏库等重大根基设施安全、现场应急保障救援装备等方面安排39项任务,其中2项任务拟定向择优。2017年度拟重点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等方面的研究。本工程指南要求以工程为单元组织申报,工程执行期3-4年。对于企业牵头申报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指南各方向拟支持工程数原则为1项,假设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评审结果相近,可以择优同时支持2项,根据中期评估结果择优再继续支持。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工程均应整体申报,

4、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工程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10个,参与单位数不超过30个。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工程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工程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开展实验区等区域开展。1国家公共安全综合保障1.1 重大综合灾害耦合实验和模拟技术与设备研究内容:研究多灾种及其耦合作用的实验技术和多尺度大型实验装置,研究灾害环境下的人员行为、灾害动力学演化与应对的大规模快速数值模拟技术及仿真系统;研究包括现场机器人和大型实验装置在内的多类型大数据融合分析与虚实结合的动态交互技术,研究基于实验-数据-仿真综合的重大灾害情景推演与集成分析技术,研发情景推演与综合分析平台。考核指标:实验装置为

5、公共安全提供模拟环境,可实现三种以上灾害及其耦合作用,最大风速70m/s, 上下温范围-4070,最大雨强和雪强150mm/h,震动台尺寸3.5m3.5m,火灾热释放速率2.5MW;数值模拟系统具备复杂建筑构造、火灾和危化品泄漏等典型灾害演化过程、人员与交通行为规律、及其交互影响的大规模快速计算和仿真能力;情景推演平台可实现与现场机器人、实验、仿真、数据系统的交互集成。制修订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5项,申请创造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项。2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2.1监管场所智能监控、预警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在押人员生理数据、行为、监管改造等综合信息实时采集技术;研

6、究在押人员异常行为风险评估及心理变化趋势预测智能研判模型;研究监所内无线信号屏蔽侦测技术;研究监所周界防范与管控技术;研发监所内移动警务监管智能技术与装备;研究监所智能巡检值勤技术;研发在押人员外出智能管控技术与装备;研究基于狱内侦察的监所视频浓缩技术;研究袭警、冲监、闹监、越狱、脱管等突发案件的智能侦查预警技术。考核指标:在押人员生理特征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0%,典型异常行为分类准确率不低于95%,行为分析相关理论模型和策略不少于5项;智能预警技术漏报率、误报率低于5%;无线信号屏蔽侦测技术支持多制式、多频段;在3个以上省份的12个以上典型监所(涵盖高度、中度、低度戒备等级)开展应用示范,制修

7、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技术标准不少于5项,申请创造专利不少于5项。2.2犯罪嫌疑人特征精细刻画与精准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案事件嫌疑人生物特征及相关医学症候关联分子标记检验推断关键技术;研究体液斑痕中内、外源性特征成分高灵敏度检验技术;研究基于视频的动态生物特征识别与目标对象鉴定技术;研究指掌纹、足迹、人脸、虹膜、声纹等多生物特征综合应用技术;研制快速、便携、高通量法医DNA检测设备与试剂耗材;基于以上技术的集成应用,研发犯罪嫌疑人特征精细刻画与精准识别应用系统。考核指标:特征刻画准确度80%,年龄误差100万人份的高通量法医DNA检验线;基于100万库容量的生物特征综合应用系统,

8、比中率95%;基于视频的人脸属性识别精度大于95%;虹膜识别距离50cm,识别拒真率0.1%且认假率0.0001%。制修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4项,申请创造专利不少于4项。2.3毒品犯罪处置与戒毒康复技术装备研究研究内容:研制寄递物品藏毒的快速查缉装备;研究中远距离侦察制毒加工厂的技术与装备;研究缉毒动物训练理论与技术;研究疑难样品和复杂体系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毒品的新技术;研究毒品代谢组学及技术体系;研究戒毒康复心理干预技术。考核指标:研制至少1台快速扫描查毒装备,检测时间小于10秒,对于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的漏检率低于10%;研制至少1台侦察半径不小于200米的甲基苯丙胺

9、、氯胺酮加工窝点的车载侦察设备;训练至少1种新型缉毒动物,对于3种常见毒品的漏检率均低于10%,误报率低于10%;形成至少2种毒品检测新方法;建设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合成毒品代谢动力学模型;形成至少2种戒毒康复心理干预新方法,干预成功率大于60%;制修订相关行业标准(送审稿)不少于3项;申请国家创造专利不少于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2.4 社会安全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公安机关及社会有关公共安全信息资源的采集、会聚关键技术,研究分布式架构下多类型数据的智能存储、语义检索、按需服务、漫游计算和标准化整合方法;研究基于内容保护的公共安全信息资源对外共享关键技术;研发

10、面向立体化治安防控的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型,研究监测预警和智慧警务高效协同技术;研究针对特定场所、特定目标和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动态获取、综合集成研判和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安全危机主动预防和快速处置方法;基于国产云计算平台研发社会安全大数据应用和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技术。考核指标:平台系统架构支持PB级数据存储,信息整合不少于千亿条有效数据;数据加载、抽取速度不少于每秒10万条记录;对于百亿级数据规模下针对特定场所和特定目标的数据检索,检索时间不大于2秒;实现面向视频图像等多类型公共安全数据的内容脱敏和对外共享;提出不少于50种针对各类犯罪行为的监测预警模型;社会安全大数据公共服务系统与5个以上行业部门

11、对接,提供10种以上社会公共服务,成果在公安部及3个省级公安机关的云计算平台上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制修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6项,申请创造专利不少于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5项。2.5案事件现场勘验与目标关联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案事件现场主客体、媒介环境、时空等全要素信息演化规律与快速采集、研判技术;研究现场四维重建与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基于地质学、地球化学、植物学、孢粉学的区域环境推断与物证溯源技术;研究爆炸、纵火现场残留物和产物的综合检验鉴定技术;研究现场电子设备检验鉴定技术;研制各类物证的现场快速发现与临场检验装备;研发法庭科学地理信息标记系统;基于以上技术的集成应用,

12、研发现场勘验数据可视化展示与目标关联分析研判系统。考核指标:建设的现场勘验技术可用于4类典型现场,整体勘验时间缩短20%以上;物证区域环境推断与溯源准确度大于85%;法庭科学地理信息标记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达2km2km;形成国产化、便携式现场物证快速发现提取与临场检验设备不少于3台套,检验时间小于30分钟;形成现场勘验数据可视化展示与目标关联分析研判系统1套。制修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5项。2.6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集成研究内容: 研究行驶车辆安全性网络诊断、车辆安全隐患在线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客运车辆重大交通事故下的应急逃生、自主救援等关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行为立体化监测

13、、不良交通行为取证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短临预测预警、行驶车辆安全风险主动干预等关键技术;研制高可信智慧安全驾驶、客运车辆一体化应急救援及交通安全信息化执法等装备;集成开发具有车辆安全性诊断、自主报警定位及交通行为特征谱等功能的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系统。考核指标:构建通行车辆安全性诊断与测试平台,实现车辆安全隐患的在线预警;重大交通事故下客运车辆自主报警定位时间不大于秒;不良交通行为取证有效率到达95%以上;车辆重大交通安全隐患预警时间不大于秒;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系统在个以上省域内应用示范,示范车辆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上;制修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项,申请

14、创造专利不少于项。2.7职务犯罪智能评估、预防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多源信息的职务犯罪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技术,犯罪社会关系链及目标对象识别模型;研究海量多样反腐案例的特征发现和分析方法,多维多模腐败案件开展态势预测及模拟推演;研究反腐舆情动态智能抓取、自动甄别评估技术,多源异构举报线索研判和辅助决策;研发基于行贿档案信息的反腐防控决策模型,构建行贿档案综合管理与评估系统;建设反腐案件综合研判的示范工程。考核指标:建设职务犯罪领域的自动发现、评估、预警模型不少于5个,原型实验系统不少于10个并开展应用示范;制修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技术标准不少于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8项;形

15、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职务犯罪发现与预防的关键技术、产品和数据库等不少于10项。3.生产安全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3.1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动态智能探测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隐蔽地质异常体煤岩物性参数的地球物理响应规律及致灾机理;研发地质异常体高精度多维多分量地面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地面复杂地形地质致灾体悬空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深部地层致灾地质体地震精细成像技术;研发煤岩含水量与火源位置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井下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机载超前精细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地质异常体井上下立体探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智能在线多方法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与示范。考核指标:建设隐蔽地质异常体大型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多维多分量地面电磁仪地质异常体探测准确率不小于75%;悬停探测装置探测地下深度不低于600m;地震解释精度断层断距分辨率不大于4m、陷落柱直径分辨率不大于10m;含水量探测误差不大于8%,隐蔽火源定位误差不大于15m;井下机载超前探测装置断层断距分辨率不大于1m,陷落柱直径分辨率不大于2m;实现3种以上物探方法实时解译及数据融合,应用示范矿井不少于2个。制修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4项,申请创造专利不少于5项。3.2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识与堵水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研究矿井突水不安全性辩识与评价技术;研发煤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