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765603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湘教版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B.恳求,乞助C.需要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B.出使C.派,差遣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A.管理,治理B.生长,发育C.增加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B.跑,奔跑C.通过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

2、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2. 课外阅读我能行。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座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山(清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渡)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维也纳也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3、就连王宫花园的花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音乐演奏的传统,尤其是在合家欢乐的时候,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贯惯)例。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画上“”。2填一填。( )的摇篮( )的乐章( )的乐声( )的舞曲3文中画“”的句子中,“这”指的是什么?4请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5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维也

4、纳是音乐之都?; 。3.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称赞)之曰B.吾矛之利(好处)C.于物无不陷(穿透)也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4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4. 阅读回答问题。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

5、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 当时的文学家。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水底日为天上日(_)(2)因请其对(_)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_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_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 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上联:轻风_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孔_曰:“_。”儿应声答日:“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

6、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_)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6. 课外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竿入城选自笑林,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计无所出

7、:指想不出办法。计:办法。俄:不久,一会儿。老父:老人。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中截:从中间截断。遂:于是,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_亦不可入 _遂依而截之 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7. 课外阅读。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走奔跑,逃跑。耒(l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翼希望。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1根据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冀复得兔。_1请你用现代汉语把这个小故事翻译出来好吗

8、?_8.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注遽:急忙,立刻。契:用刀刻(记号)。惑:愚蠢,糊涂。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涉江者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3)求剑若此_2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A.看风使舵B.见机行事C.随机应变D.墨守成规3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C.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

9、、不知变通。9. 小古文阅读。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盖士人读书_第三要有恒_如井蛙之窥天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2翻译句子。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翻译: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翻译:_10.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

10、_。“夫子”指的是_。2“此是君家果。”这句话是_说的,他这样说是因为_。3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C.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结合他说的话来分析)_11.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齐心抗疫己亥末,荆楚初有疾,人蔑之。庚子春,染者剧增,溢至九州,人皆惶恐。此疾曰新冠,或

11、因愚人以鸟兽蛇虫为上肴,滥食,终致疫至。京师得讯,颁令战疫,封三镇之城,召九州之医。子离高堂,母别稚子。临别无他言,唯曰:国有召,召必前,前必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吾辈必不辱使命也。嗟夫!世间无天降之英雄,唯挺身之凡人耳。数万白衣医者聚至荆楚重地,共议疫,同抗之。然毒流之广,实非几日所控。于是乎,急建火神、雷神二院,誓十日成。世间诸国多以为妄语,或曰:是言儿戏乎?遂万余巧匠夜以继日,身不反顾。未十日,立。举世惊。世间诸国叹曰:奇迹也!然国人笑曰:常事尔,吾辈乃龙之后也,何奇之有哉?今抗疫逆行者以救国为己任,医无惧,警无畏,民齐心。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经数月,云销雨霁(j),彩彻区明。春风十里又拂绿神州大地,膏(go)壤沃野再沐浴黎明朝阳。(注释)荆楚:是指古域包括现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围,现指湖北省。蔑:这里是轻视的意思。或因:或许因为。肴:做熟的鱼肉等。嗟夫:表示感叹。 唯:只是。耳:罢了,只不过的意思。妄语:虚妄不实的话、谎言;说假话。立:指建立起来。举世:全世界。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