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75748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阶段特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1、中外历史先秦阶段特征政治:西周实施分封制。经过春秋争霸,王室衰微,战国新兴地主阶级手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生产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萌生。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政府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思想文化:百家争鸣2、古希腊罗马阶段特征1.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从梭伦改革 Bc594年开始 克里斯提尼改革 Bc509年开始 伯利克里执政 Bc443Bc429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Bc450年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2.经济:雅典的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

2、3.思想: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以智者学派 Bc5世纪 和苏格拉底 Bc469Bc399 的思想主张为代表。3、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治:建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初步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深入强化思想文化: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后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大融合。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2.经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地域得到开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

3、济占有主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3.思想: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5、隋唐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繁。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创建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不过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科举制度的实施,确保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深入成熟。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3.思想文化:出现”三教合一”局面;雕版印刷术创造;楷

4、书、草书、行书流行,唐诗更是繁荣。4.对外关系: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6、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北宋中央设二府三司,地方经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来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取得了对地方分权斗争的绝对胜利。元朝中央实施中书一省制,地方实施行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经济: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坊市制被打破;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发达。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3.思想文化:理学兴起,活字印刷术的创造、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艺术多元化、

5、世俗化、市民化。4.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四大创造在此期间传入欧洲,推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7、明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封建社会走向衰落。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废丞相、设内阁,强化皇权。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在明朝中后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私营手工业超出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还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3.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束缚了大家的思想;其次,在明朝后期出现了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追求婚姻自主的进步思想。4.对外政策:实施“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步落后于世界时尚。

6、8、清朝前期的阶段特征1.政治: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其次,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和限制君权理论和设想的早期民主思想。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政府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出现了批判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追求私欲的进步思想。3.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实施文化专制;其次,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主张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4.对外政策:实施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步落后于世界时尚。9、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阶段特征中国:1.政治: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中国通商口岸及

7、周围地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3.思想:新思潮萌发,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4.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改变。世界: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在德国、法国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经济:工业革命的扩展 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思想文化:出现了自由主义 自由贸易政策 、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民族主义 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三大思潮;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4.科技:进化论诞生10、1

8、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阶段特征1.政治:1894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签署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兴起了维新变法,农民阶级兴起了义和团运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签署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开展清末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发动了一系列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2.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3.思想: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阶段发展到制度阶段,维新思潮兴起。11、1910-1929年阶段特征中国:1.政治:1911年的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9、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共产党成立,新三民主义指导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世界:1.政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苏俄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3.思想文化:当代主义文学艺术12、二战后70年代初的中国阶段特征1.政治:经过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 政协、人大、民族区域自

10、治制度 和曲折发展 1957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2.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详细史实及经验教训 ,19661976的文革是国民经济的灾难。3.思想文化: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及以后遭遇挫折;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挫折。4.科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1973年5.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三大政策 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标准的提出,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意义13、二战后70年代初的世界阶段特征1.政治:40、5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经济:首先世界处于经济政策调整

11、时期,关键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表现 ;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其次经济全球化进程加紧: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表现 ;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3.思想文化:当代主义文学艺术4.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14、20世纪70年代末1990年中国的阶段特征.政治: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议;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内容 ;一国两制。2.经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后,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

12、革的中心步骤是增强企业活力。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3.思想文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理论的萌芽和形成。双百方针的恢复,1977年恢复高考及教育的发展。4.科技:863计划,银河型计算机5.外交:新时期外交的表现15、20世纪70年代末1990年世界的阶段特征.1.政治:世界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时期。2.经济:世界处于经济政策调整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表现 ;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思想文化:当代主义文学艺术16、1991年后中国的阶段特征.1.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内容2.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2021年加入wTo。3.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的深化 南方谈话 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4.科技:银河型计算机和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17、1991年后的世界阶段特征1.政治: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临时展现一超多强的局面。2.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3.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