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73268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大不放小,杜绝钢筋浪费和损耗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占工程造价60%80% 之多,钢筋工程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造价占比最高,占80%左右,由此可见钢筋工程的重要 地位。因此,钢筋成为工程造价中成本控制的主要成分之一,如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钢 筋资源浪费,提高钢筋的使用率,节约成本,提升项目利润水平,成为项目重要的管理内容 之一。本文通过对钢筋的准备、采购、进场、领用、施工等全过程的业务研究,根据施工现 场实际需求,提出了不同阶段降低钢筋损耗的方法和业务重点。一、施工前准备1. 熟悉图纸和规范在钢筋施工之前,熟悉图纸、规范、明确图纸做法和规范的具体要求是至关重

2、要的。随 着平法施工图集已在结构设计图纸中广泛使用,结构设计人员简化了图纸中设计节点详图。 钢筋节点详图不是无针对性的在图纸上进行罗列,就是简单的以文字说明并标明。设计图纸 的这种简化,虽然加强了设计图纸的标准化,但也提高了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想要在钢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精细化的管理,首先就要在熟悉设计 图纸,并能够充分领会图纸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 规定,了解设计材料参数以及可替换材料性能。其次要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要熟悉相关规 范。目前施工单位已不能单纯地依靠图纸进行施工,钢筋安装中的大多数构造做法主要依据 11G101-1混凝

3、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进行选用。因此, 结构主体施工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对平法的理解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施工验收及设计规范不 十分熟悉,钢筋安装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最后,要对钢筋的加工制作等工艺工法要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具体下料、加工和绑扎等过程的的专业化管理和控制。2、加强钢筋翻样的管理钢筋翻样是建筑工地的技术人员、钢筋工长或班组长,把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图纸中各 种各样的钢筋样式、规格、尺寸以及所在位置,按照国家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详细的拉出 清单,画出组装构图,作为作业班组进行生产制做装配的依据。翻样是设计转化为施工的一 步重要转换工作,在钢筋翻样工作中,应综合

4、考虑原材和余料等因素,注意对翻样表进行优 化调整,使得样表中的长料、短料能搭配使用,尽量减少余料,提高钢筋的使用率,降低损 耗。常用钢筋下料方法如下:(1) 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通常做法是按下料单中的先 后顺序下料,但是这种做法没有综合考虑原材规格等因素,容易造成浪费。好的方法应根据 组合排列的规律下料,先截长料,再做短料。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例:某框架梁需用以下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25钢筋,钢筋料单需要:号筋4.2m 和号筋4.7m。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号筋时,可以截两根,这时会 有600mm短头出现;而

5、如果在截号筋时会剩余4.3m钢筋。如果采用搭配法下筋料,只 有10cm短头出现,避免了短料的出现。因此,在实际短料过程中,应该走出按照钢筋下料 单的编号逐一下料的误区。(2) 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使用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减少钢筋短头数量。例如,某标准层主梁需用8箍筋3000 个,单个箍筋料长1.9m。在调直机普遍使用之前,盘条的调直加工一般是先使用绞磨或卷 杨机调直后,再用大剪子或钢筋切断机随意先断长料然后截取箍筋,这样往往会出现大量的 短头。正确的作法是:在盘条调直后,先计算1.9mX5=9.5(m),调直后的钢筋上截取600 根9.5m长直条,然后再截取1.9m长箍筋。这样就不会有短头出现。因

6、此,应该改正不经过 计算直接先截取9m或12m钢筋然后做箍筋的误区。(3) 相加计算钢筋下料法利用不同规格钢筋相加去匹配原材,避免分别截取造成的钢筋短头。例如,某基础大梁 需用以下两种长度的25钢筋,分别是:号钢筋规格是25*5.7m;号钢筋规格是 25*6.2m。其数量相近。现场有12m长钢筋。利用相加计算钢筋下料法,先将两种钢筋长度 相加,5.7m+6.2m=11.9m,显然,在1根12m长钢筋上可截取5.7m和6.2m长钢筋各一根, 比分别截取两种钢筋,可减少短钢筋头。(4) 混合计算钢筋下料法综合考虑下料钢筋规格,并结合现场原材的规格进行断料。例如:某框架楼需要以下两 种长度的20负弯

7、距筋,钢筋规格是20*3.8m;钢筋规格是20*4.2m。混合计算得 到3.8X2+4.2m=11.8(m),现场有12m的钢筋。在一根12m长钢筋上截取2根3.8m钢筋和 一根4.2m长钢筋为最佳下料方案。2. 精确制定钢筋需求计划钢筋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的采购和施工。首先,通过以 上的优化断料,可以大大节省钢筋的需求量。一般是钢筋工长按样表计算所需钢筋量,经过 预算工程量对比后,下达钢筋需用计划,并进行采购。其次,应大力推广钢筋翻样的信息化 工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钢筋翻样工作,可以随时随地地对翻样数据进行统计,使得 钢筋需求计划及时和准确。3. 尽量使用较长

8、定尺的钢筋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 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在综 合考虑各种下料规格的前提下,对料单进行优化,配合较长的钢筋的使用,使得下料后短头 最少或者为零。二、钢筋进场的管理办法目前,由于项目部人员缺乏或管理力度不够,对钢筋材料进场的管理较为松懈,经常是 进场后直接签收并交给分包进行管理。没有实现随钢筋进场、验收、堆放等规范化管理。钢 筋进场管理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加强钢筋进场的点验工作。钢材运输到达现场后,按进场物资的验收、贮存、保管、 发放工作程序规定,由项目材料人

9、员对有关凭证、订货合同、验收单、质量证明文件、产品 合格证等核对无误后,进行过镑验收。2. 加强钢筋数量的验收工作。钢筋进场后的验收由材料人员、钢筋工长等共同验收, 并请监理参加。按采购计划数量进行验收进场钢筋数量,并作好实际情况记录。有变形或有 质量问题的钢筋不得进场验收。3. 严把钢筋进场质量关。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进场钢筋质量,这是保证钢筋施工质量的 首要任务。凡是进场的钢筋原材均按试验规定抽样进行复试,由试验员通知监理,并在监理 的监督下按批、按量取样送检。复试结果必须经监理审查批准。试验合格后由试验员通知材 料、钢筋工长,钢筋方可使用。钢筋未出质量检验结果前,不得对钢筋私自进行加工及制作

10、。4. 发现进场材料质量不合格时,应做出标识,并报告项目技术部门,及时与材料供应 商联系。按不合格品处置程序进行处理。5. 加强钢筋现场堆放管理。首先,钢筋应分类堆放,堆放场地需将一级、二级、三级 钢筋分开堆放。未检验和已检验钢筋不得混堆,并在现场设立钢筋规格型号标识牌。同时, 钢筋在进场时严禁二级、三级钢筋使用同一车辆运送。其次,钢筋在吊装过程中由专人将钢 筋吊装至指定地点,并标识明确。避免在倒运过程中混淆。还有,钢筋加工成品在堆放场地 明确标识规格及型号,吊装过程中钢筋上挂标识布条,保证在施工中能够正确使用到结构施 工中。最后,钢筋堆放场地购置足够的塑料布,防止雨、雪天气造成钢筋锈蚀。三、

11、材料的使用管理钢筋的使用过程管理,是钢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在钢筋的使用过程中丢失 和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在材料领用出库的环节上控制外,还需加强施 工队伍的管理力度,制定严格惩罚制度、加强现场的日常监督等。1. 加强钢筋的领料管理和控制。进场的钢筋做到先进场材料先用,避免钢材生锈而浪 费。钢材实行限额领料,现场材料员凭工长开出的限额领料单和单位工程分部分项用料预算 单进行对比审核后方可发料,无限额领料单材料人员可拒绝发货,由此影响施工由工长负责。2. 加强钢筋使用过程的监督。对钢筋的使用,材料人员、工长有权予以监督。若施工 完后有余料,钢筋工长应安排人员及时回收,同时

12、通知材料人员参与回收入库的验收,并在 限额领料单上注明节约材料量。四、施工要求钢筋施工是钢筋管理最后的实施环节,在施工阶段,钢筋管理的重点保证加工和绑扎的 顺利完成。首先,保证钢筋按照下料单和图纸设计进行加工。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运用计算 机进行钢筋优化下料,经项目工程师对钢筋下料单核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应按钢 筋下料单加工,钢筋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如图1所示。图1按照料单进行加工其次,现场加工要符合规范要求,并遵循科学化、合理化、浪费最小化等钢筋施工原则。 合理布置钢筋场,冷拉调直的长度尽量较长,冷拉率控制在4%。大批量下料前、应进行试 弯,试弯合格后方可大

13、量下料。制作时,长制长料,后制短料。余料用来制作预埋件,拉钩, 对口撑等。严格按样表数量制作,制作的尺寸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负偏差以内。还有,要规范的钢筋现场管理。要对制作好的钢筋进行料牌标识,分类堆放整齐,方便清料。同时,对钢筋短头废料要及时清理,并按指定地点存放,确保现场干净文明。施工好的钢筋避免其他人员踩踏,造成返工浪费。多余的钢筋运至钢筋房,分类堆放整齐以备下次 利用。如图2所示。图2规范现场堆放最后,要加强钢筋绑扎和验收的管理。钢筋绑扎之前要按照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合理排 布,并能够出具钢筋排布图,按照排布图高效施工,如图3所示。同时,要加强钢筋工程的 过程质量控制工作,例如,严格规范钢筋锚固长度,保证保护层厚度,以及注意与其他部位节点钢筋工程的配合。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图3施工现场钢筋合理排布五、结语随着我国近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钢筋混凝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当中,其费用占 工程总投资的比重十分巨大。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着许多粗放型因 素,这也导致了工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不足,致使钢筋的浪费严重。建筑施工企业 应从钢筋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按照相关的设计、施工组织和相应方案来不断加强钢筋精 细化管理。同时还应结合信息化技术,提高钢筋实际应用能力,为不断降低项目钢筋损耗, 提高钢筋利用率,提升项目部利润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