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痔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70957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针灸治疗痔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针灸治疗痔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针灸治疗痔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治疗痔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治疗痔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针灸治疗痔疮凡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 为“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以久坐办公的成人多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脏腑本虚,兼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饮食失调,嗜食辛辣肥 甘;或长期便秘、泻痢;或劳倦、胎产等均可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 成痔疾。【临床表现】根据痔核的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生于齿线以上者为内痔;生于齿线 以下者为外痔;内、外痔兼有者为混合痔。临床以内痔为多。以便血、痔核脱出、疼痛、 瘙痒为主症。肛门、直肠检查能进一步确诊,并可排除直肠癌、直肠息肉等。1气滞血瘀 肛内有肿物脱出,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或嵌顿

2、,肛缘水肿,触痛 明显,大便带血,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2湿热瘀滞 便血鲜红,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坠胀或灼热疼 痛,腹胀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脾虚气陷 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不能自行还纳,便血色淡,肛门下坠,少气懒 言,面色少华,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方法】1基本治疗治则:气滞血瘀、湿热瘀滞者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脾虚气陷者健脾益气、升阳举陷,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长强 会阳 百会 承山 二白方义:长强属督脉,会阳属足太阳经,为近部取穴,可疏导肛门瘀滞之气血;百会属 督脉,位于巅顶,功擅升举下陷之气,亦是下病上取

3、之意;足太阳经别自尻下别人肛门, 取足太阳之承山穴清泻肛肠湿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二白为经外奇穴,是古今治疗痔 疮的经验效穴(玉龙歌中曰:“痔痛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 血,二白穴在掌后寻”)。加减:气滞血瘀加白环俞、膈俞疏通肠络、化瘀比痛;湿热瘀滞加三阴交、阴陵泉清 热利湿;脾虚气陷加气海、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固脱;肛门肿痛加秩边、飞扬行 气止痛;便秘加大肠俞、上巨虚通调腑气;便后出血加孔最、膈俞清热止血。操作:长强沿尾骶骨内壁进针11.5寸,会阳常规会针刺,均要求针感扩散至肛门 周围;承山穴向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百会可用艾条温和灸1O15分钟。2其他疗法 三棱针

4、:取龈交穴点刺出血。 挑治:在胸7至腰骶椎旁开1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1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或粘液。每周1次。 耳针:取直肠、肛门、神门、皮质下、脾、三焦。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 激。埋线:取一侧关元俞、大肠俞、承山。埋人羊肠线:2030天1次。【验案举例】王某,女,36岁。因产后长期便秘而患痔疮8年,每因劳累或食辛辣即发作,痔核 肿胀疼痛,偶有少量出血,肛门刺痒,坐卧不宁。查: 6点、 8点处有2枚分别为 2cmX3.5cm、2cmX3cm大小的痔核,红肿发硬,触之痛甚。诊断为“外痔”。以锋钩针 刺长强、腰俞、八髎、承山。 2次后疼痛缓解,红肿减轻;6次后肿痛消失。巩固治疗3 次,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金明月,锋钩针的临床应用。针灸临床杂志 1995;11(9): 36)。【文献摘录】 1针灸资生经:痔若未深,尾间骨下近谷道(肛门)灸,一穴七壮,大称其验。2. 针灸大成脱肛久痔,二白、百会、精宫、长强五痔,承山、委中、飞 扬、阳辅、复溜、侠溪、气海、会阳、长强。3. 类经图翼:痔漏,命门、肾俞、长强(五痔便血最效,随年壮灸之)、三阴交 (痔血)、承山(久痔)。【按语】1. 针灸对本病疗效较好,可减轻痔疮疼痛和出血等症状。2.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痔疮的发生。3. 平时多饮开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