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吹操作规程(18处)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53844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吹操作规程(18处)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气吹操作规程(18处)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气吹操作规程(18处)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气吹操作规程(18处)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气吹操作规程(18处)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吹操作规程(18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吹操作规程(18处)(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硅芯管管道及气流吹放光缆施工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第一章 总则 1.1本规程为硅芯管道及气流吹放光缆施工操作、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在施工中除设计文件另有要求外,均须按本规程要求进行施工。 1.2本规程范围主要包括硅芯管线路复测、进货检验、配盘、敷设以及气流吹放光缆、竣工技术资料的编制和竣工验收等,其余在硅芯管工程中的相关内容如直埋光缆、水线光缆、架空光缆、市区管道光缆的敷设、接续请参照光缆通信干线线路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1.3本规程所需安装的各种器材、设备的规格、程式和质量应符合本规程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凡本规定未包括的新设备规格、程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4凡因特殊情况而达不到设计及规格要

2、求的施工项目,应同建设、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并办理有关手续。 1.5本规程编制的主要依据为邮电部颁布的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第二章 硅芯管路由的复测2.1一般要求2.1.1复测的主要任务 一、根据设计核定硅芯管路由走向敷设位置。 二、核定和丈量中继续段距离,其中包括直埋光(电)缆、硅芯管管道、城区管道、水线等段落和进局距离。 三、核定硅芯管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四、核定防护地段及处理措施。 五、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和数量。 六、核定管道光(电)缆占用管孔的位置。 七、为中继段硅芯管的配盘、硅芯管的运输提供资料。 八、

3、修改、补充施工图。2.1.2复测小组的组成 一、复测小组应由施工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建设(维护)、监理单位的人员参加。二、复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拟订计划,复测应在配盘和挖沟前完成。三、复测小组的劳力组合和所需机具材料见表2-1、表2-2表2-1 复测小组劳力组合表工作项目技工(人)普工(人)插大标旗23看标和传送花杆12拉地链12打标桩11绘图2画线13小组负责人1生活管理员1复核距离、青苗及障碍登记1汽车司机1合 计1210表2-2 复测小组机具、材料配备参考表序号机具、材料规格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大标旗6-8米根32花杆2米、3米根各43地链100米条24皮尺30米盘2序号机具、材料规格名

4、称单位数量备注5钢卷尺30米盘16望远镜台17斧子把18袖珍经纬仪块19手锤把110绘图板根111多用绘图尺把212测钎只1013箩筐个414油画笔把415红漆公斤216瓢勺把117汽车部118测远仪部119口哨副220三角板个121大对角红白旗副222木桩个13每公斤用量23铁锹把1序号机具、材料规格名称单位数量备注24水壶把125水桶个226扁担条227激光测距仪与经纬仪套1特殊测量用28麻绳米若干29对讲机部230接地电阻测试仪套131帆布手套副若干32白石灰公斤若干33倒灰袋个42.2 路由复测的原则:2.2.1路由的选定:一、复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路由,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设计路由时应与

5、设计、建设单位协商确定。二、市区内硅芯管埋设路由及在市郊规划线内穿越公路、铁路位置如发生变动时应报当地相关部门审批后确定。三、硅芯管管道路由应选择在路由顺直、地势较平坦、地质稳固、高差较小、土质较好、石方量较小,不易塌陷和冲刷的地段,避开地形起伏很大的山区。四、硅芯管管道路由宜沿靠现有(或规划)公路敷设,并顺路取直。与公路(含支线公路)的隔距不宜超过200米,避开公路升级、取直、改道、扩宽和路边规划的影响。五、优先考虑在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边沟或路肩上建设硅芯管管道。六、不宜选择在地下水位高和常年积水的水网地区。七、应便于空压机(由汽车拖载)设备运达。2.2.2硅芯管与其他建筑物的平行或交越

6、时的净距:一、埋设硅芯管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净距表埋式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净距表 表2-3序号建筑设施类型最小净距(米)平行时交叉跨越时1市话管道边线0.750.252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缆0.50.53埋式电力电缆35千伏以下0.50.535千伏及以上00.54给水管管径小于30厘米0.50.5管径30-50厘米1.00.5管径大于50厘米1.50.5序号建筑设施类型最小净距(米)平行时交叉跨越时5高压石油、天然气管10.00.56热力、下水管1.00.57煤气管压力小294103帕斯卡(3公斤/平方厘米)1.00.5压力294103 -784103帕斯卡(3-8公斤/平方厘米)2.00.58

7、排水沟0.80.59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010市内及村镇大树、果树、穿越路旁0.7511市外大树2.012水井、坟地3.0注:1).地下硅芯管采取了防腐蚀的高压石油、天然气管接近时,除满足表中的距离外,还应考虑防腐蚀的距离要求;或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2).地下硅芯管采用了钢管保护,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等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0.15米,光缆与热力管靠近时,应采取隔热措施。3).地下硅芯管采用了防腐蚀和防机械损伤后,与粪坑积肥池的净距可降为1-1.5米。4).硅芯管与易塌方的土井的净距不小于5米。2.2.3硅芯管敷设位置的选择硅芯管管道应铺设在路由较稳定的位置,避免受道路扩改或其他部门建

8、设的影响.避开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较多,经常挖掘动工地段,可参照表2-4。硅芯管铺设位置 表2-4序号铺设地段硅芯管管道铺设位置1高等级公路中间隔离带边沟路肩2一般公路定型公路:边沟、路肩、边沟与公路用地边缘之间非定型公路:离开公路,但隔距不宜超过200米3市区街道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4其他地段地势较平坦、地质稳固、石方量较小,便于气吹设备运达。 2.3 路由复测的方法 2.3.1 定线 一、根据设计施工图,在前方三角定位桩或转角桩上竖起大标旗,始标点至大标旗间插入二根以上花杆,始标、花杆和大标旗成一直线,以此画线和丈量距离。 二、复测中需改变路由时,如遇有新路由比原路由增加长度超过100米,

9、连续变更路由超过2公里或改变水线路由等情况应上报主管单位审批后方可修改。 2.3.2测距 一、测地距离时一般使用100米地链,地链应每天用皮尺校正以免由于地链变化而造成测量误差。 二、测距时拉前后链人员应保持在始标至大标旗的直线上,地链应拉直。 三、穿越较大的障碍物(铁路、河流,一、二级公路等)时,如位置变更应绘出新的断面图。 四、每隔100米打一记数桩,在转角点穿越障碍处应打定位桩。桩号应随时与绘图记录者核对。 五、在前、后桩之间把地链拉直沿地链用白灰画线,沿途预留处应划出,余留长度应记入距离数之内。 2.3.3绘图 一、核实复测的路由与设计施工图有无差异,路由变动部分应该按施工图的比例绘出

10、路由位置,左右50米以内的地形和主要建筑物。 二、核实施工图上的各种障碍及“防护”段落。 三、提供配盘及硅芯管运输的资料(障碍分布及沿途交通情况等)。第三章 硅芯管的进货检验和配盘 3.1.硅芯管及接口连接件的规格、性能 3.1.1硅芯管的规格、程式、型号和盘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硅芯管的规格、外径、厚度应符合表3-1的规定硅芯管规格 表3-1-1序号规格外径(mm)厚度(mm)标准长度(m)标准值允许偏差标准值允许偏差单盘每卷138/46mm460.0+0.44.00.0+0.11000500233/40mm400.0+0.33.50.0+0.11000500 2.成盘硅芯管、盘号、型号、

11、长度及颜色色条应与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一致。 3.硅芯管主要性能应符合表3-1-2的规定硅芯管主要性能 表3-1-2序号项目主要性能1原材料硬度邵氏D59-612耐压性应能承受0.5h、0.6mPa压力3拉伸强度至少应为15mPa4断裂延伸率至少应为350%序号项目主要性能5抗侧压强度在1500N/100mm压力下扁径不少于硅芯管外径的70%,卸落后检测能恢复到硅芯管外径的90%以上,硅芯管无裂纹。6内壁摩擦系数大于0.157弯曲半径38/46mm硅芯管为550mm,33/40mm硅芯管为500mm 4.硅芯管外部及内部必须是光滑的,内外径的均匀性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不得有任何缺陷,硅芯管端面

12、应是平滑的,并与轴向垂直。 5.硅芯管包装必须成卷或固定在卷轴上,卷轴的直径至少应为硅芯管外径的20倍。若已成卷,生产厂家必须捆绑牢固,确保运输及装卸过程中不致散架和损坏,否则无法确保硅芯管敷设质量。 6.成盘硅芯管必须有聚乙烯薄膜卷在成盘硅芯管外层,并将其宽度全部覆盖。 7.硅芯管的标志应包括: 工厂名称 制造年月 产品编号 原料 外径和厚度 硅芯管长度,标记隔距为1米 8.成盘硅芯管的标签应包括: 制造单位 HDPE字母 硅芯管数量 外径与厚度 硅芯管长度 运输和储存时小心的常规标签 卷和卷轴号码 9.硅芯管两端堵头应完整无损,密封(防水)可靠。 3.1.2 硅芯管接口连接件主要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接件壳体主要性能见表3-2-1表3-2-1 连接件壳体主要性能性能单位ABS(工程塑料)PVC(硬质聚氯乙烯)硬度邵氏洛氏R62-113D75-85R110-120拉伸强度mPa34-5035-55性能单位ABS(工程塑料)PVC(硬质聚氯乙烯)冲击强度(缺口)KJ/M240-50不断20-108不断热变形温度90-18067-82脆化温度-60燃烧性慢自熄耐候性与耐化学性较好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