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测试大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530081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源测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电源测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电源测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电源测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电源测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源测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源测试大全(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源测试大全(一):极限测试导读本文将具体简介电源测试中的极限测试,涉及模块输出电流极限测试、静态高压输入、温升极限测试、FT抗扰性测试、温度冲击强化实验、低温步进实验、高温步进实验、绝缘强度极限实验等。模块输出电流极限测试模块输出电流极限测试是测试模块在输出限流点放开(PFC的过流保护也要放开)之后所能输出的最大电流,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模块的限流点设计与否合适,模块的器件选择与否合适。如果模块的输入电流极限值偏小,表白模块的输出电流量不够;如果模块的输出电流极限值设计过大,表白模块的输出电流裕量过高,模块的成本还可以减少。测试措施: 将模块的输出限流点放开,按额定输出电流的%逐渐增长模块的

2、输出电流,每个电流值保持0分钟,直至模块损坏(或输出熔断丝断),记录模块损坏时的输出电流值即为模块的输出电流极限值。为了避免在测试过程中模块浮现积热损坏,每一种测试点测试完毕之后,须将模块冷却到测试前的冷机状态。测试的电流极限值为模块额定电流的120%(也就是说,超过12%后来,无需进行测试)。 鉴定原则: 模块的电流极限必须满足11%,合格,同步测试成果作为模块设计的根据(参照数据)。否则不合格。 2.静态高压输入 测试阐明:在静态高压时,PFC电路实现了过压保护,此测试重要是评估一次电源模块在静态高压状况下的可靠性。 测试措施: A、按规格书规定将模块输入电压调节为最大静态耐压点,运营小时

3、。 B、从最大静态耐压点开始,以1V10mi的速率向上调高输入电压,直至模块损坏,记录模块损坏时的输入电压值即为模块的最高静态极限输入电压。记录器件损坏状况,分析因素。 鉴定原则: 在上述A状况下,一次电源模块不浮现损坏或其她不正常现象,合格;否则不合格。在类条件下,记录模块的最高静态输入电压,作为模块的资料参照,在B类条件下测试的成果只作为参照,不作为判断与否合格的原则。 3温升极限测试 测试阐明: 温升极限测试是指在于模块过温保护失效的状况下,使模块损坏的最高环境温度,测试的目的在于考察模块所能承受的最高环境温度,从而为模块的设计提供参照。 测试措施: 将模块的温度保护装置去掉,然后将模块

4、置于温箱中,模块的输入电压为最低电压,输出为最大功率点,监测模块的温度保护继电器处的温度,从模块的最高环境温度开始,以5oC/0in的速度逐渐升高环境温度,直到模块损坏为止。 记录内容: 记录模块损坏时,内部各个核心器件的温升,分析故障点;记录温度极限时的损坏状况(运营时间、温度、损坏器件等具体状况),作为资料参照。 鉴定原则: 规格书定义的工作温度上限,电源模块屏蔽过温保护,长时间满载工作模块不损坏,合格;否则不合格。 此项测试成果可以作为模设计的参照,鉴定的原则是看模块损坏时的最高温度与模块继电器把保护处的温度(或软件保护点)的距离,如果两者相差为负,则表达温度继电器保护功能(或软件保护功

5、能)没有作用,如果两者相差在610oC,则表达模块的热裕量太小,如果两者相差不小于0度,则表达裕量太大。4 EF抗扰性测试测试阐明: 测试电源所能承受的最高FT抗扰性指标,以确认其裕量。测试产品在抵御由于如高频炉等设备产生的电网T发生的累积失效的能力。 测试措施: A、将FT可抗扰性开路电压设为规定级别电压+500,进行冲击抗扰性测试。 B、以50为一步进电压级别,反复A环节,每一电压级别实验按照原则的EFT测试措施进行测试,记录电源性能劣化及损坏的实验级别电压值(实验最高电压为EFT抗扰性设备最高电压)。 C、确认电源损坏部位,分析因素。 鉴定原则: FT极限值不小于规格书规定的5%,合格;

6、否则不合格。 温度冲击强化实验 测试阐明: 验证产品在存储和运送过程中所能承受的高下温冲击极限。(1)实验前按照有关规范进行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检查,保证受实验样品在进行温度冲击实验前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正常。(2)实验过程中样品不通电,不进行功能监测。(3)实验结束后通过目测等手段检查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与否正常,同步按通信电源模块基本性能测试规范对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应满足规定。 测试措施: 温度强化冲击实验的措施见下图: HT:高温箱温度,取0度 低温箱温度,取-度Ny:循环次数,取20T t:样品在保温段的停留时间,取60min t:高下温之间的切换时间(由冲击箱决定

7、,不用选择) 附表温度冲击强化实验条件:样品种类 高温箱温度T 低温箱温度L 保温时间D 转换时间Ct循环次数yc 表贴元件制成板 30 -30min 5min 50 一般元件制成板 10055 3in 5mn 50T整机 0 45 4565in 5i0T 阐明:如果制成板上既有表贴元件,又有一般元件,按一般元件的规定执行。 整机保温时间根据样品体积的大小在455mi之间选择,体积小的短,体积大的长。 温度冲击测试环节: ()实验前对受试样品进行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和电气性能检查,保证样品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将样品合理的布置于温度冲击箱中,样品和温度箱四壁间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

8、便于空气流通。 (3)按上表选择温度冲击实验条件。()选定温度冲击实验从高温开始,按起动键起动温度冲击实验。 (5)实验进行设定的循环次数后自动停止。 (6)实验结束后将样品从温度冲击箱中取出,在常温小恢复直至样品温度达到稳定。 ()观测实验后的样品有无机械损伤(如表面翘曲、破裂、元器件松动、脱落等)并检查电气性能有无异常。 (8)如果样品发生上述的机械损伤或电气性能指标不符合有关规范,即觉得样品也损坏,具体填写实验登记表。 (9)对实验暴露的单薄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措施。(1)对样品进行修复或改善,如没有浮现损伤,应增长温度冲击量级别,取上表温度冲击实验条件中一般元件制成板级别或表贴元件制

9、成板级别继续实验,直至样品损坏。 鉴定原则: 样机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正常,合格;否则不合格。导读验证样品正常工作温度下限和产品损坏温度下限。6 低温步进实验测试阐明: 验证样品正常工作温度下限和产品损坏温度下限。 (1)实验前对受试样品进行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和电气性能检查,保证样品在进行实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实验过程中在保温一段时间(约15mi)后通电进行功能监测。 (3)实验结束后进行通过目测等手段检查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与否正常,同步按通信电源模块基本性能测试规范对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应满足规定。测试措施:低温步进实验措施见下图:实验条件:根据规格书,选

10、择最低工作温度,以-10度作为第一次步进的起点温度,然后每次减少1度,找到低温工作极限后改为5度。低温实验环节: (1)实验前对受试样品进行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和电气性能检查,保证样品在进行实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将样品在无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实验样品和温箱四壁之间应有合适的距离,实验样品不得对箱内产生明显的影响。 (3)将温箱以最大变化速度降到温度设定值,降温过程中加电扇使温度达到均衡。 (4)将温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状况后,样品在设定点保温至少15min,模块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接近一致,本阶段温箱设定为等待模式。(5)上电,开机,按

11、照规范进行基本性能测试,并监测输出电压波形,并将观测到的现象具体填入登记表。 (6)如果功能正常,进行()步。如果任何一种监测项目超标或由异常,即觉得发生失效,记录失效温度T和失效现象。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功能监测,如发现功能恢复正常,阐明样品没有损坏,T+1度即为低温工作极限,填写实验报告中极限温度,进行(7)步;如果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如发现功能不能恢复正常,觉得实验的样品已发生损坏,找到样品损坏极限,填写实验报告中极限温度,即可停止实验,进行()步。 (7)继续降温,反复(3)(7)步直到找到样品的损坏极限或达到温箱的低温极限。 ()对样品进行失效模式分析,找到单薄

12、环节,并提出改善措施。 (9)改善后的样品进行验证明验,保证改善的有效性。 (0)用改善后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直到:A、达到温箱的低温极限 B、浮现非正常失效 C、与同类产品比较觉得可以终结实验 D、继续改善需耗费较大的成本,得不偿失 注:(9)(0)可根据实际状况拟定与否进行。 鉴定原则: 样机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正常,合格;否则不合格。 高温步进实验 测试阐明: 验证样品正常工作温度上限和产品损坏温度上限。1)实验前对受试样品进行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和电气性能检查,保证样品在进行实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实验过程中在保温一段时间(约15n)后通电进行功能监测。 (

13、3)实验结束后进行通过目测等手段检查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与否正常,同步按通信电源模块基本性能测试规范对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应满足规定。测试措施: 低温步进实验措施见下图: 实验条件: 根据规格书,选择最高工作温度,以+10度作为第一次步进的起点温度,然后每次增长10度,找到高温工作极限后改为度。 低温实验环节: (1)实验前对受试样品进行机械性能(外观和内部构造)和电气性能检查,保证样品在进行实验前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将样品在无包装,不通电的状态下放置于温箱内,接好输入输出及测量引线,实验样品和温箱四壁之间应有合适的距离,实验样品不得对箱内产生明显的影响。 ()将温箱以最大变化速

14、度升到温度设定值,升温过程中加电扇使温度达到均衡。 ()将温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状况后,样品在设定点保温至少mn,模块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接近一致,本阶段温箱设定为等待模式。(5)上电,开机,按照规范进行基本性能测试,并监测输出电压波形,并将观测到的现象具体填入登记表。 (6)如果功能正常,进行(7)步。如果任何一种监测项目超标或由异常,即觉得发生失效,记录失效温度T和失效现象。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进行功能监测,如发现功能恢复正常,阐明样品没有损坏,-度即为高温工作极限,填写实验报告中极限温度,进行()步;如果将温度恢复到常温足够长的时间,如发现功能不能恢复正常,觉得实验的样品已发生损坏,找到样品损坏极限,填写实验报告中极限温度,即可停止实验,进行(8)步。 (7)继续升温,反复(3)(7)步直到找到样品的损坏极限或达到温箱的高温极限。()对样品进行失效模式分析,找到单薄环节,并提出改善措施。 ()改善后的样品进行验证明验,保证改善的有效性。 (10)用改善后的样品继续进行实验,直到: A、达到温箱的高温极限、浮现非正常失效 C、与同类产品比较觉得可以终结实验 D、继续改善需耗费较大的成本,得不偿失 注:(9)(10)可根据实际状况拟定与否进行。 鉴定原则: 样机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正常,合格;否则不合格。 8绝缘强度极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