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52729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城建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 务 书题 目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交通设计计系 别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交通工程班级0714122学号32学生姓名尚康宁指导教师李爱增发放日期2016年2月29日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主要任务:1. 掌握交叉口交通量、地面渠化、信号配时等调查方法;2. 掌握交叉口渠化设计基本技术;3. 掌握交叉口信号配时基本方法;4. 掌握交叉口问题分析与诊断基本技术;5. 掌握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基本方法;6. 掌握交叉口绿波系统设计基本技术;7. 掌握交叉口交通仿真基本方法与技术。主要目标: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交叉口交通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

2、法,能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并组织调查;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的基本技术;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交叉口问题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技术,并能够提出科学的优化方案;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交叉口绿波协调控制基本技术并能够运用于实践;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交叉口Vissim仿真技术并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与评价。通过本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毕业设计,使学生将交通调查、交通设计等基本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其对课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本毕业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课本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另一方面使本毕业

3、设计成果能够为平顶山市相关部门进行道路交通改善提供参考。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主要内容:1.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现有研究的不足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2. 交通调查与分析2.1 调查地点选择2.2 调查方案设计2.3 调查结果处理与分析3. 交叉口渠化设计及信号配时基本方法分析3.1 交叉口渠化设计基本技术3.2 交叉口信号配时基本方法3.3 交叉口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协调性分析4. 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问题分析与诊断4.1 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运行现状分析4.2 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问题分析与诊断5. 平顶山市凌云路单点交叉口优

4、化方案设计5.1 交叉口渠化方案设计5.2 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设计6. 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设计6.1 协调控制交叉口选取6.2 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设计7. 交叉口设计方案仿真分析7.1 Vissim交通仿真基本方法7.2 交叉口设计方案仿真分析8. 结论与展望基本要求:1. 掌握交叉口交通调查的基本方法;2. 掌握交叉口渠化设计及信号配时的基本理论;3. 掌握交叉口问题分析与诊断的基本技术;4. 掌握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5. 掌握交叉口绿波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6. 掌握交叉口交通仿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7. 设计成果科学合理,可以为凌云路交叉口的交通改善提供参考;8.

5、熟悉相关规范内容并应用于毕业设计之中;9. 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数目不少于20篇,并且在文中引用处要以上标注明;10. 根据研究内容,研究成果需有相关图纸。三、计划进度:第1周:进行文献阅读与分析,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进行技术路线设计;第2、5周:交通调查与分析;第6周:交叉口渠化设计及信号配时基本方法分析;第7-8周: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问题分析与诊断;第9-10周:平顶山市凌云路单点交叉口优化方案设计;第11-12周:平顶山市凌云路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设计;第13周:交叉口设计方案仿真分析;第14-15周:进行论文撰写并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 王建军, 严宝杰.

6、 交通调查与分析(第二版)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2 王炜, 过秀成. 交通工程学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3 杨佩昆, 吴兵. 交通管理与控制(第二版)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4 王殿海, 曲昭伟. 对交通流理论的再认识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1, 1(4): 55-59.5 俞洁, 杨成斌. 交通流理论发展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4, 27(2): 163-167.6 彭国雄, 张扬. 叠加相位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S增刊): 59-62.7 成卫, 张瑾, 姜华平. 信号交叉口左转保护相位

7、许可相位转换阈值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8 (6): 107-116.8 段进宇, 缪立新, 江见鲸. 面向中国城市的先进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规划J. 清华大学学报, 2001, 41(6): 108-111.9 张海军, 杨晓光. 两种交叉口信号相位设计方法的比较J. 交通与计算机, 2005, 23(1): 3-7.10 彭国雄, 王浩, 杨晓光. 诱导条件下信号灯相位相序设计J.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14(4): 85-88.11 周彤梅, 杜亚勋. 多相位信号控制的应用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3(4): 47-51.12 成卫, 丁同强, 李江.

8、 基于知识库的平面交叉口多相位信号设计理论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3, 20(6): 137-139.13 王浩, 彭国雄, 杨晓光. 相位相序安排与交叉口设计之间的关系J. 公路交通科技, 2004, 21(2): 92-94.14 梁仕宇. 浅析多相位交通信号控制J. 技术与方法, 2003(4): 31-33.15 卢凯, 郑淑鉴, 徐建闽, 等. 面向双向不同带宽需求的绿波协调控制优化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 11(5): 101-108, 126.16 姬利娜, 宋清华. 非对称放行方式下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J. 公路交通科技, 2011, 28(10):

9、96-101.17 王雅莉, 宋年秀, 蔡国良. 基于半感应绿波的二次时间分配算法及仿真研究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2(2): 101-105, 117.18 卢凯, 徐建闽, 陈思溢, 等. 通用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模型及其优化求解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1, 28(4): 551-555.19 郭海锋. 绿波协调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 35(2): 333-336.20 王正武, 张平. 公交信号优先与绿波控制协调的自适应控制J. 系统工程, 2011, 29(3): 60-66.21 卢凯, 徐建闽,

10、李轶舜. 进口单独放行方式下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算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0, 23(3): 95-101.22 卢利强, 何广进, 方学新. 无电缆协调控制在绿波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9(4): 117-120.23 苏志忠, 梅林, 李学敏, 等. 一种新的双向绿波实用设计方法J. 交通标准化, 2009(23): 223-226.24 马楠, 邵春福, 赵熠. 基于双向绿波带宽最大化的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S2): 19-24.25 顾勤建, 白云峰. 海宁市交通信号干线绿波协调控制系统J. 中国交

11、通信息产业, 2009(9): 137-139.26 沈国江, 许卫明. 交通干线动态双向绿波带控制技术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42(9): 1625-1630.27 Henry J J, Farges J L, Gallego J L. Neuro-fuzzy techniques for traffic controlJ.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1998(6): 755-761.28 TRB. NCHRP 457: Engineering study guide for evaluating intersection impro

12、vements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 DC, 2001.29 MnDOT. MnDOT Traffic Signal timing and coordination manualR. Minnesota, 2004.30 TxDOT. Traffic signal manualR.Texas, 1999.31 John D S. Queue-based traffic-signal warrant: the 4q/6q warrantJ. ITE Journal, 1994(4): 30-36.32 Louis G. Gap-base

13、d criteria for signal warrantsJ. ITE Journal, 1985(2): 15-18.33 James A B. Assessing traffic control signal installations using capacit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 NCHRP Project 3-58, 2001.34 其它相关博硕论文及期刊文献.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审核意见: (建议就任务书的规范性;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明确具体性;任务书计划进度的合理性;提供的参考文献数量;是否同意下达任务书等方面进行审核。)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注:任务书必须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后,由指导老师下达并交教研室主任审核后发给学生,最后同学生毕业论文等其它材料一起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